"我们犹豫不决不去碰的东西,似乎往往正是拯救我们自己的关键。"——唐·德里罗《白噪音》
上文讲到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中,第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是“原生家庭里,你是否感受过无条件的爱?”
本文我们再继续探索另外两个问题。
一、你是否承担过边界不清的情绪?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无论什么关系都有界限。有身体、物资这些「外部界限」,也有心理、情绪这些「内部界限」。如果边界不清,你就会陷入纠结的痛苦中去。
1、什么是边界不清的情绪?
健康的情绪边界使你不会因别人的情绪和问题而感到内疚,也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话,更不会把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放在首位,而忽略自身的需求。
而恰恰是敏感的人,情绪界限是薄弱的、不清不楚的。一方面你因敏感而容易与人产生共情,富有同理心,另一方面你也因敏感被人轻而易举踏入情绪界限。
回顾一下过往经历:
你真的分得清,哪些情绪是你的,哪些情绪是对方的吗?你有多少行为,是在刻意取悦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你有多少时刻,是在为别人的情绪负责,而没有在为自己负责?
如果一幕幕让你心累、纠结、后悔的画面浮现出来,那么,再问问自己:
为什么你总在承担别人的情绪责任,而认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就是不重要的呢?
2、情绪边界不清的原因
也许,在你的童年时期,有一位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主要抚养人。在与这个人长时间的相处中,你发现TA虽然看起来比你拥有更多的权利,但TA的情感能力却是脆弱和反复无常的。
TA不知道该怎样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也不知道该怎样来处理内心世界的波动。所以TA常常会把自己身上这些无法承担的情绪与感受,转移到你——TA身边最亲近、最重要也是最弱小的人身上。
而长期浸染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你逐渐认定了,替这个重要的人承担TA应该去承担的情绪与感受,变成了你的责任,尽管你可能并没有准备好。
为了完成这一重负,你只好牺牲掉自己的一些正当情感和需求,来优先满足TA的。不仅因为你害怕无法完成这一重负而产生更糟糕的后果,更因为你真心实意地依恋着这位无比重要又无比脆弱的TA。
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当你遇到任何一个让你想要亲近、想要维持良好关系的人,你都会情不自禁地牺牲自己来讨好TA。
而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在年幼无力的时候,仅凭你的爱主动承担起了本不该属于你的责任。
3、如何建立清晰的情绪边界
那么现在,你已经知道这不是你的情绪责任。你要开始练习,把自己的情绪感受放在第一位,在每一次说「不」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情绪边界。
告诉自己:我为我的行动和情绪负责,我不为他人的行动、情绪负责,我也不要求他人为我的行动和情绪负责。
再重复一遍:我为我的行动和情绪负责,我不为他人的行动、情绪负责,我也不要求他人为我的行动和情绪负责。
当别人希望你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时,要清楚知道,那是选择的权利还是必须的义务,该拒绝就拒绝;
当你想要满足别人的需求时,也要觉察一下,那究竟是你的意愿还是对方的意愿,你有没有僭越别人的界限。
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反复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建立起健康的情绪边界——了解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感受,知道对自己和他人该负怎样的责任。
因为我们人生唯一重要的事情与义务,就是在不伤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重视自己的感受,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非仅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
正如尼采所言: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你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篇。生命中最难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二、你是否从小被教育要善良、谦虚、与人为善?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除了缺少原生家庭无条件的爱,以及过分承担了他人的情绪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中国式家庭根深蒂固的思想——「做人要善良」,在代代相传孕育和培养着这种“好欺负”的人格。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你的父母可能一生老实本分,你的家庭教育观念非常正统,注重道德,你的父母从小教导你要懂得体贴、体谅别人的感受,要当一个容易相处的人,要与人为善,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和别人争斗。
在这种教导下,你被夸“听话”“乖巧”“友善”,你渐渐觉得对别人好就是好的,对人善别人也会回赠你善。但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相处的,对谁都客客气气的人,别人也就不会喜欢你。
可是,当你进入社会,却发现不管在人际交往还是职场中,你总在碰壁和吃亏:
你会在办公室里,一直被要求做很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而不敢拒绝;你总被人轻而易举窃取工作成果而不是你获得加薪;你一直被发好人卡,弱弱离开连真实情绪都不敢表达;你忿忿不平而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人心并不如你一般单纯和善良?为什么你什么都替别人着想,别人却不能这般将心比心对待你?为什么你一直奉行“做人要善良”“对人好”,最终却让自己吃力不讨好,受尽委屈和欺负呢?
因为你并没有理解什么是善,也不清楚在这些善的行为背后究竟在诉说什么。
1、什么是善?善的行为背后究竟在诉求什么?
人们常把善等同于「利他」的思想和行为,然而当我们在施与人善的时候真的是完全利他的吗?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即人心本无善恶,所为的善恶只是起心动念罢了。而这些念头和想法来源于哪?就是你未被满足的欲望。
那么你未被满足的欲望,最想获得的究竟是什么呢?恰恰是你极力施予别人的。
你施予人善,你未被满足的也是善;你施予人理解,你真正渴望的也是理解;你施予人爱,甚至到了无私的地步,那你最匮乏的也正是爱。
所以,当你在无止尽的与人为善、讨好、牺牲自己取悦别人时,你内心未被填满的无底洞恰恰就是你施予人的这些,你渴望别人看到你善良背后的真实需求,渴望别人回报你正在竭力付出的这些举措。
换句话说,你不是在利他,你是在利己。你是在用这种看似利他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只是很悲剧,好像并没有人能看到你真实的需求,施予你一直给予他人的“善”与“好”,于是你一面怀疑是不是自己付出的不够多,变本加厉地讨好,一面又无法忍受想要挣脱这种卑微的感觉,然而你又觉得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挣脱,担心害怕破坏你在人际关系中友善的老好人形象。
2、为什么难以摆脱老好人形象?
因为你的「人格面具」太厚了。
所谓人格面具,是著名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理论。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目的。
人格面具于童年早期开始形成,它产生于遵从父母、同伴和老师的期待。儿童很快能够懂得哪些态度和行为受欢迎,可能得到嘉奖,哪些不受欢迎,会导致惩罚。
儿童的基本倾向是把受欢迎的特质构建到人格面具中去,把不可接受的特质藏匿起来或压抑下去,在成熟过程中,这些不受欢迎的部分通常被置于个人潜意识中,形成情结,荣格称之为阴影。
没错,现在的讨好型人格的你,就是你过往全部经历的总和。因为童年早期人格面具的形成,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一直压抑着人格中的阴暗面。直至成年后,仍戴着厚厚的人格面具,希望以此赢得喜爱与接纳。为了让人们喜欢你,你牺牲了内在一部分自我,那个你拒绝承认可以表现出“攻击性”并保护你的那部分自我。
举个例子:
当你参加一个社交活动,你想给大家留下好印象,让别人喜欢你。于是你放低姿态,笑脸相迎,试图照顾每个人的情绪,跟每个人相处融洽。
然而当你回到家,你却痛恨起自己在社交场合里的低姿态和虚假笑意。你会咄咄逼人地想,刚才对方那个笑话非常无礼,我本该这样回击他而不是笑眯眯。你甚至会想,下次一定要找机会羞辱、报复他。
而这就是你人格面具下的「阴暗面」,它具有攻击性,是你不愿承认的一部分真实的自我。它被压制着不表现出来,但你确实需要它,而且非常需要。
要不然,你的人格面具展现的就是一种「无害的善良」,而善良如果是无害的,没有长出獠牙的,那就等同于软弱。
你的善良面具下的软弱和讨好,会让那些想蚕食你的人,一眼精准地认出你来。正如《达利》中的描述——面具就像大海的表面,从不将背后的东西展示在人们眼前。然而,一看到海面,熟练的渔夫就知道在哪个角落撒网。
3、人格面具怎么破?
那么,这厚厚的善良的人格面具该怎么破?
1)你要克服父母和文化环境所施加的影响,脱去“人格面具虚假的外包装”,努力认识它,让自己不同人格之间达成和解。
2)你要将被你压抑的这部分“攻击性”的阴暗面整合进你的人格里,在任何场合,任何关系里,不再需要通过放低姿态迎合和讨好他人,来让别人喜欢你。
3)你要敢于直面冲突,敢有狠咬人的能力。把你满脸写着“我是好人”“我很善良”“请随意欺负我”的谦卑姿态,换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斩草除根”的坚毅面容。
而这一转变绝非易事,在你没有整合好自己的阴影,没有在善良里长出獠牙时,你仍然会来回摇摆,不够坚定。没有关系,这是一个过程。但在这个过程里,你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可以保留善意,但温柔下必须有坚定;我可以维持道德准则,但我也有狠咬人的能力;我可以对人友好客气,但我绝不逃避冲突来临。
只有合理地展现这些,别人才不会来欺负你,你才有选择「亮剑」的机会。
就如同我们学习泰拳、格斗一样,不是为了动不动和人打架,而是在面对被冒犯的时候,有一招致命的选择权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