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友:民俗是文学的奶娘

民俗是作家的奶娘

民俗在文学艺术的血脉里蠕动,从《诗经》、《离骚》到《红楼梦》、《水浒传》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不曾休克……

钟敬文先生认为,文学的本质是用形象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思想感情),因为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社会风俗、习惯以及有关的思想感情,所以要形象地真切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就必须以具体的生活样式来表现,如果离开了跟人们生活密切相联的风俗就不免显得抽象了,无力。周作人说的更直接:要了解一国的文化,非从民俗学人手不可。

文学与民俗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在《诗经》里就有大量的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原始民俗。朱熹谈《诗经》的十五国风,为“民俗歌谣之诗”,许多现代的研究者亦认为它们是“地方民歌”,大部分为“里巷歌谣之作”。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楚辞中也有大量的反映了古代南方的社会风俗,如《九歌》中的祭祀场面,《离骚》中请巫师占卜的叙述及《招魂》等等。现实主义作家,不仅是在模拟民俗,更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表现民间风情,反映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地域风俗。贾平凹就是把民情风俗作为自己创作的一种关怀对象,通过民情风俗去构筑自己的文学世界,去追溯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心态,去表现自己艺术追求的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他写乡村民俗,写都市风情,写关中人“喝西凤,吃泡摸,唱秦腔”,写关中村居,“黄土版筑,墙高檐宽”(《关中论》)……在他的《商州三录》(《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中,他以朴实的笔致描绘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繁衍生息。

与贾平凹的地域相对,鲁迅的作品中更多的反映的是浙东的民俗。如《阿Q正传》中阿Q性格的形成、《祝福》中祥林嫂对生死的观念、《药》中用人血馒头治肺病的俗信等等。作品中的这些民俗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反映“民族的劣根性”是有很大的辅佐作用的。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所描写即是发生在浙东的“典妻”习俗。“典妻”是典方与被典方双方利益的互为,作为被典方,更多的是为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典方的目的则是为了子嗣。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不仅写出了“典妻”的原因,描述了被“典”妇女的典期生活,及解典后的悲惨结局。“典妻”不仅剥夺了亲生母亲对于儿子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了典方妻子不可推卸的做母亲的职责,不管她是否愿意,她都必须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否则她将不能在这个家中生存下去。因为在传统的“正统”观念中,“家”的扩大是以父系一方单系发展为原则的,父子是家庭的主轴,子女是父亲的财产,是父亲血脉的延续,夫妻、母子都不过是配轴,这就决定了“子”的意义大于“妻”的意义,子的延续是第一位的,所以“典妻”现象的出现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岂不是解读社会的一把钥匙?

自然风情、建筑特色等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表现,故沈从文的作品被称之为“湘西风情画卷”,并非空穴来风。

可以说,有人情的地方就有民俗,任何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受到自己所在地域的民俗的影响。文学要写人情、人性,探索个性的实质、人物性格的命运,就不可能离开风土人情的描写,除非作家面对的是纯虚构的东西,虚构的世界……


安徽省民俗学会会长:王贤友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贤友:民俗是文学的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