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记 | 对声音的迷恋,是不是露头

小时候,我常常会趴在一个大大的叫做红灯的箱子前面,听里面传出来的声音,这个小箱子真的很神奇,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世界在里面。对那个很少出门的我,有无穷的吸引力。告诉我小喇叭的故事,还有遥远的其他地方的那些事儿,那些小朋友。

中午的时候,还没到第四堂课下课,我就急不可耐了,因为要回家听昨天评书讲到哪里了,长篇小说的钩子又到哪里了。那个时候,这些比中午饭更加重要和美好。

上语文课的时候,读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郎朗上课,很是喜欢,也被老师表扬。

不知道以上这些是不是让我今天有了对声音和电台的情结。虽然这种情结不像是看书写字那样日常,却也时不时露一点头。

曾经在单位的艺术节表演诗歌朗诵,这是一次按耐不住的露头,后来,又去学了播音系夜大,也是一种露头。

最后,没有作为工作,仅仅作为爱好,也是在活动时,组织诗歌会和声音课,不停露头。

今天,当我打开一个网络电台,听到高晓松在里面讲述他的新节目,某一年,历史发生了什么, 他自己发生了什么,那曾经在电视上显得有点嘈杂的声音,竟然很好听。

好像在讲述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高晓松,静静讲述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并且准备明年就开始结束现在这些手上的事,重新开始人生的另一段旅程。这好像是一个仪式,在今天早已不是小箱子般的网络电台里传来,依然有一种亲切感。

电台和视频的很大区别,就是一种仿佛在耳边娓娓道来的朋友,不是在宣讲和热热闹闹的大场子,是在一个很小的环境中,三两好友默默在说话。这时候说的话似乎更能听得进去。

又搜到一个看理想电台,听到那些做看理想熟悉的编辑们在说看,听到道长说起理想。

时不时分享一些作者的声音,让大家好奇作品背后的他们是什么样子。

听起来有点杂乱,不似日常的电台,但又亲切,好像就在身边的闲聊。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些小时候的习惯,不知不觉,在某些时候就会被牵引出来。


就好比这里对于声音的喜欢,时不时就会提醒我一下,这声音不是唱歌,也不是别的,是电台里发出的声音。

也许,我真的还是通过电台做一点什么事情吧。

就好像高晓松,希望晓年鉴号召更多人一起做一些民间记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光记 | 对声音的迷恋,是不是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