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测试流程

1.一般测试流程

测试常常是做原型设计的终极目标,即使不是终极目标,也应该是整体流程当中主要的里程碑之一。不过可用性测试并不适合所有情况。

可用性测试准备

设计测试情境

测试原型

记录观察过程和反馈意见

分析并决定下一步行动


2.常见错误

a.错误一:可用性测试是过程,而不是事件

可用性测试包括很多重要程度相当的部分,计划、招募、主持测试、分析及报告。

可用性测试是过程,每一部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解这一点对于改进结果质量非常重要。

 

b.错误二:计划不当

计划可用性测试的时候要理解测试对象、测试内容、测试时间、测试地点、测试动机以及测试过程。

设定测试日期,倒推。从制定计划到产出报告,时间表一般如下所示:

一:招募筛选表,测试场景开发;

二:招募测试者,完成测试脚本和原型;

三:测试原型,开始分析;

四:完成分析,报告结果。

 

c.错误三:没有招募到合适的测试者

可用性测试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产品使用者的视角来观察设计。

研究领域有一句名言:“进来的是垃圾数据,出去的也是垃圾数据 ”。

 

d.错误四:研究问题的形式不当

正确制定研究问题是可用性测试最难的挑战之一。

关键在于怎么获得答案而又不实际提出问题。比如我们会问:“你怎么使用这个网站来计划你和朋友的周末活动?”而不是问:“你如何使用这个网站来计划和朋友一起吃饭看电影?”

 

e.错误五:测试主持不当

什么因素才能造就优秀主持人?平衡。

好的主持人知道如何平衡,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安静得像墙上的苍蝇,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推动测试。他们知道如何抽象出正确级别的细节,而同时又不会在杂乱信息当中离题万里。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让测试者自己去探索,什么时候把他们拉回来。他们知道如何不提问就能得到答案。

提高主持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找导师、练习、听取批评、然后进行更多练习。也可以把自己的主持过程录下来,回放音频和视频进行自我评价。你也许会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到非常惊讶。

 

f.错误六:选择错误的方法来传达结果和建议

有时我们做的研究报告的唯一目的是证明研究已经完成...但是报告还得写。

每天工作结束时,快速回顾测试者的情况是非常有效的。快速回顾环节可以讨论每个测试者发现的关键问题,并且可以随着当天的任务进展识别出模式。

用于报告结果汇总的PPT或者Keynote演示也很有用。视频剪辑能特别有效地突出测试中的关键而有趣的时刻。听测试者可用性测试情况报告是一回事,看视频是仅次于直接体验。

 

3.可用性测试准备

还记得原型第一条指导原则“理解用户和意图”吗?这也是可用性测试准备的第一步。就像原型设计一样,该原则是其他所有决策的基本指导原则。

和产品团队一起决定测试者应该具有哪些关键特征和行为。同时,确认不想要哪些关键特征和行为,这也很重要。结合这些信息建立一个详细的筛选标准。

理解测试意图会影响场景、研究问题和原型。这三个因素——场景、研究问题和原型——互相影响。可以从设计场景和研究问题着手,然后再驱动原型设计,原型也会产生更多研究问题,甚至还有可能产生出全新的需要测试的场景。保证测试的时候这些信息同步即可。

将测试时长限定在45~60分钟内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这个时间应该足以测试5~6个关键场景,同时也不会超过测试者的注意力时间范围。我们通常测试执行45分钟,中间休息30分钟。使用这种方式,我们一天可以进行6~8场测试。不同测试之间休息30分钟能提供足够的弹性。

 

4.设计测试情境

测试情境可以具体到判断测试者是否能够使用网站的某个特定特性,也可以是探索性的,由此来了解用户实现目标时所采用的整体方法。

好的测试情境聚集于目标,同时也推荐实现目标所需的步骤和流程。对此,一个好方法是把情境介绍以及观察点或关键问题结合起来。

“圈定”测试场景——列出一些关键问题或观察结果——针对情境引入某种形式的打分系统。我们倾向于使用1~5分的滑动积分表,测试者和主持人都可以使用计分表给情境评分。

 

5.测试原型

如果测试者感觉良好,收集他们的反馈就比较容易。我经常使用的技巧是,请主持人主动招呼测试者,让他们做自我介绍,给他们提供一些饮料,和他们一起走向测试室,边走边聊。这样一来,主持人就有机会和测试者建立关系,让他们尽快轻松下来。

在开放式对话中,测试者会告诉你一些信息,你可以用这些信息来“圈定”情境,并为测试者提供真实的情境。这种情境框架包括两个关键细节:基于测试者真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和可以用作测试设计概念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的前一天,确保原型可用。

 

6.记录观察过程和反馈意见

记录观察过程的时候,最好宁可多记也不要少记。选择合适的方式来传达结果。

如前所述,我们用1~5分的计分表给情境评分,测试者和主持人使用同样的计分制。每个情境结束的时候,主持可以问:“有一个五分表,1分代表非常困难,5分代表非常容易,找出洛杉矶的周末活动,您打几分?”测试者打的分会记录下来,主持人也单独给任务打分。主持人打的分不会告诉测试者。

相比之下,测试者的打分更主观、以定性的方式表达他对完成任务的满意度。主持人的打分更客观、定量,因为它依据的是更容易度量的因素,比如时间和精力。

在记笔记的时候,我发现从以下三点信息出发,更容易得出分析结果:

观察报告: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时间戳:视频中事件发生的时间点。

标签:用于描述观察报告的关键词。

建好自己的定制框架后,记笔记和分析更容易了,可以把这些数据点记在纸上或者电子表格上。

 

7.分析并决定下一步行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我开始分析流程时,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简短的重要问题列表。它们是我在测试中重复看到的典型问题。这个简短的列表仅仅是一个起点。

我们最近为一个客户做了很多现场测试和远程测试。我们知道我们已录制了很多信息,但是直到把每个观察结果打印在即时贴并贴在墙上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录制了多少信息。看到墙上贴着的1000多个数据点,我们不仅很容易看到整体,还可以深入挖掘,识别出主题和次级主题。我们花几天时间才走查完1000多个点,但我深信,相较于其他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同时进行深度和广度分析。

识别出主题之后,就可以决定这些主题的意义及从中得出的结果。


内容来源:ToddZaki Warfel的《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一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型测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