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栓‖语文主题学习100问(6)


6、怎样做到因文定教,以学施教?

一是重视文体。从文体的角度来说,主要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儿歌、韵语、记叙文、散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现代诗歌、说明文、文言文、古典文学名著等,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特点,表达特点不同,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统编教科书比较重视文体意识,选文在以记叙文、应用文等实用文为主体的基础上,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根据文体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以确保不同文体教育价值的实现。

例如现代诗的教学。首先是读的训练,在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上下功夫,感受诗人的情感;在调动想象力上下功夫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韵味,感受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关照文体的特点)

二是关注学情。仅仅关注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还不够,我们还要关注儿童不同阶段理解能力上特点和阅读发展水平,做到因文定教,以学施教。

比如三、四年级各安排了童话故事单元:三年级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丰富有趣的想象;四年级读童话时能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举个反例看教学的重点是什么,用句式的训练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或者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对童话进行意义重构)(关照教材能力体系下的大概学情)

需要思考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表达了怎样的主旨?情感基调是什么?在把握好文章或文学作品的主旨和情感基调上,还需要在读懂文本上下功夫。比如,情感基调欢快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能让学生读出愉悦之情;面对一篇悲情伤感的文章或文学作品时,教师和学生都要能从中受到触动,获得感动。

依托统编语文教科书,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习惯兼顾。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送温暖,给《慈母情深》的母亲说一说心里话等,这类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或教学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要问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问题?

        摘自《陈先云:教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五大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贵栓‖语文主题学习100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