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城市的年味大概就这样了

现在城市过年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一般来说,临近过年,心里还是有些躁动的,主要是盘算着还有几天就放假了,也还是要准备些年货。单位和小区也会贴上对联,挂上欢度春节的横幅,大概也仅次而已。

真正到了过年到时候,城市的人也空了,车也少了,喧嚣沉寂,一下子冷清了许多。本应该是更加热热闹闹过年氛围,却变得冷冷清清,走在街上,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遥想小的时候,那可是进入腊月就想着过年了。那时候放假也早,到了二十几,就开始念唱“二十三,吃猪肝,二十四,吸鱼刺,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等等。现在都记不得全了,念着念着,心情就更迫切了。而且那时候是有事情做的,每一项为过年做准备的工作,全家人都参与,热热闹闹,小孩子帮倒忙换来的也不是责骂,或者是一堂欢笑。那时候家境不好,也许大人们心中有许多无奈,小孩子是体会不到的,高高兴兴盼着。哪怕是什么好吃的都没有,新衣服有没有,记得有一年,直到年三十正餐,家里都没吃过一片肉,结果盼到过年了,却吃一点就饱了,惹得父母亲很不高兴。回想那时,是一种幸福与心酸的杂陈。

等到上大学的时候,离家千里,基本上所有的同学和我一样,都是在寒假赶着回家,空着手或者带点礼物。到家的温馨与幸福其实也是过年的一部分,看到父母和弟弟妹妹都热切。倒没有全家团圆的意识,反正是高兴的。那时候家里已经好点了,基本上可以有一些新衣服,后来又买了电视机,物质上已经丰富了许多,年也过的舒畅一些。

参加工作就变了,工作需要,基本上过年很少回家,开始是想回家的,父母亲也是早早就写信询问能不能回去过年,但部队医院的工作需要,加上交通不便,往往不能回去。到后来就对回家过年的意识慢慢淡了。有孩子以后就更少了。自己小家过过年仿佛顺理成章,回老家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尽管那里有故乡的山水,但生活已经不太适应了,唯一惦记的就是鞭炮了。

需要说一说的是放鞭炮了。近年来城市年味的淡淡而去,我想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开始禁止的时候,人们还偷着放,但现在仿佛一种“心死”的感觉,已经没有人寻思这个了。一声唏嘘。我知道有污染,有伤害,但真的没有办法吗?正如衮之治水,禁止放鞭炮是个疑问!

其实没有抱怨,城市年味淡了,年味还在乡下。央视每年腊月早早的就在节目中煽情,弘扬中华文化的卫道士也在呼唤回家,全然不顾那些工作需要不能回家的人的感受,又不提供具体帮助,惹得一阵阵心酸。其实用不着这样,植根于血液的中华文化时刻驱动着人们在大年到来的时候,奔往那灵魂深处的温馨,回家!那些回家的摩托车大军就是最真实的反映。那些春节千方百计抢票的,那些不远千里驱车回家的……,心理装着的都是年味!

应该是大多数的人回了老家,要不过年打麻将怎么凑不齐人呢?。

年味在天南地北回家的老乡的互相招呼中,在打工的父母和留守的子女的相聚中,在外地的子女与老家的父母团聚里,在饮宴上,在麻将桌上……,年味一直都在,在农村,在乡下!在骨子里!从不曾遗忘!

倒是有变化,在城市生活的人,慢慢地变了。因为平时生活在一起,相聚不相聚就无所谓,生活丰富多彩,不缺吃少穿,不在乎那一顿年饭。所以过年只意味着一次长假,七天的休息,也有人外出旅游,沾春节长假的光,把过年变成了旅游的好时光。

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是,拜年还在,只是变化很快。乡下是人要拎着东西到家拜年的。城市上上世纪也是,后来是打电话,然后是发短信,记得那几年中国移动过年的短信营收是上百亿的,相当拽的。现在微信就更方便了,朋友圈一发,万事大吉。估计中国移动,应该有淡淡的忧伤吧?好的狐朋狗友,约一顿饭吃,了不得了。

有一个现象的是,那些从乡下来到农村的,年龄比较大的人,年的意义正在逝去。而这种人很多,哪怕你出生在城市,上溯三代,基本上也是农村的。这些人已经居住在城市,农村已经失去了根基,对年味的失去是最明显的了。我的一位师长和一位同事,2018你有长辈去世,他们的父母是乡下的,按照老家的规矩,过年是要有些仪式的,他们都是孝顺的人,对父母生前照顾的很好,但老家已经没人了,没办法,只能罢了。思念在心中,与年无关,尽管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味,在心里,说来话长。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年的味道,年的意义都在变。跟寻内心与形势,随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