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方艺术史》 | 一本带梗的书带领你读懂西方艺术史

每一种艺术都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或是历史性的改革所带来的一种升级产物。

早在我国的战国、秦汉时期,便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当时的雕塑艺术已非常卓著了。同时绘画品类也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还有篆隶形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勃兴,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相继开凿,大量的壁画和泥塑,在描绘宗教内容的同时,也反应了当时宗教对社会的影响。

我国《清明上河图》就真实的描绘了宋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及街景文化,给历史学家、考古家、人文学家等带来宝贵的参考资料。

艺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展现出其背后的意义是历史赋予它们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魅力背景。

艺术也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语言,正是有了艺术的存在,也让我们发现了更多的美好事物。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带有一种神秘、柔和、内敛且充满意境的气息。同样,在西方艺术上也有他们独特的魅力。

还记得断臂的维纳斯吗?还有神秘的蒙娜丽莎等等,西方艺术史从中世纪艺术开始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直到当代艺术。

每次艺术的变革都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所以也可以看做是历史的进迁。历史被人们认为是既真实又有趣却有深刻意义的故事。

我们如何来了解西方艺术史呢?

没有审美不重要,不懂艺术没关系,意公子的《大话西方艺术史》这本书,从故事讲起,每个故事都带有一个你知道的“梗”。意公子把这些故事变得通俗化,让你零压力掌握艺术史框架,短时间提升审美品味。

这本艺术入门提升审美的枕边书是作者意公子八年积累的诚意之作。意公子是当下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自媒体“意外艺术”的创始人。她主讲的《艺术很难吗》等节目播放量超32忆。

30000年艺术历程从史前洞穴的壁画到20世纪当代艺术,本书清晰的脉络让你一本书理清西方艺术史的发展。

一、追求幸福的思想变革

在文艺复兴时期,智慧觉醒了。人文主义为它开路,美妙的艺术为它增光,财富涌流的环境使他发扬光大,它在欧洲其他地区还相当野蛮的时候,就把意大利人带到了一个如此的境界。” ----巴尔齐尼《意大利人》

西方艺术可以从中世纪开始,"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比昂多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在中世纪前有着灿烂的古希腊文化,古希腊的创作特点便是灵动,古罗马则是肃穆,美的诞生便是大家熟知的“断臂的维纳斯”,即《米洛斯的维纳斯》,它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象征。

维纳斯是古希腊神话里代表“爱”与“美”的女神。

维纳斯的脑袋和身体的比例是1:8。古希腊人会严格按照这个比例去雕刻,去帮助人们认识美和丑,更加有趣的是古希腊人把她的髋部变窄,胸部缩小,同时展露出带有肌肉的线条感,又有点男性化,这便是他们眼中完美的维纳斯。

所以在中世纪前期古希腊创造了美、古罗马继承了美,而我们看到的都是以《希腊神话》和《圣经》为题材进行的创作,不只是画画,雕塑作品也尤为突出与卓越。

然后进入了被人们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随着中世纪的政权的不稳固,频繁的战争,人们的生活十分的痛苦,于是这个特殊时期的艺术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而中世纪持续了多长时间年呢?1000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文化落后,思想封闭,为了生存人们将自己的思想寄托于宗教信仰。

大部分的人都是文盲,为了更好地引导劳苦人民,这时的传教士也利用画来传播信仰。

为了让教徒们感受到画中神的神圣和肃穆且不可侵犯,于是画的风格变成了扁平的画面,人物样貌相同、表情动作呆板。而画面的主人公多是以耶稣为主。

整个中世纪人们一直在宗教艺术里生活。在1000年之后西方迎来了文艺复兴。

二、文艺复兴的崛起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处于资产阶级的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

由于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当时拜占庭的文化输血使14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意大利出现弗洛伦萨与威尼斯等工商业化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诞生。他们追求金钱财富与现世的享乐远远胜过虚无缥缈的宗教学说,使昔日的贵族与教会的权威不再如此牢固。

文艺复兴的英文为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主题进行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当时的思想家们反对教会宣扬的苦行文化,抨击教会的腐朽,倡导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鼓励人们享受物质生活,崇尚理性。

很快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这个时期的艺术家被从天主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

由中世纪的平面画法做出重大的突破,那就是达芬奇的透视法,画面中出现了空间的概念,提高了艺术的表现力,不止在画画方面雕塑方面也尤为突出,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同期出现了一批有名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丢勒、等,使西方的绘画描绘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技巧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三、课本外的艺术家

你如果要做一个艺术家,你要牢记:必须开拓你的胸襟,务使心如明镜,能够照见一切事物,一切色彩!------达·芬奇

在文艺复兴期间,我们最为熟知的画家之一是达·芬奇。而我们大多数人最初了解到他的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讲述了他画鸡蛋的故事,故事中达芬奇从5岁开始坚持画画,画了整整3年的鸡蛋。然而真实的达芬奇是我们课本所呈现出来的这样吗?

首先达·芬奇是他所出生的小镇名字,也就是全镇人的名字里都会有芬奇这两个字。达·芬奇的全名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他出生在1452年,达·芬奇出生,他五岁前和母亲一起居住在芬奇的村镇,1457年以后和他的父亲、祖父母、叔叔Francesco居住在芬奇小镇。当时这个地方是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弗洛伦塞的领地。达·芬奇的父亲叫瑟·皮耶罗·达芬奇,是弗洛伦塞的法律公证员,因此十分富有。他的母亲卡泰丽娜是农妇。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

比起故事中所写的" 勤奋型"选手达·芬奇,真实的达·芬奇却是一个“开挂”到被怀疑是穿越者的天才选手。

14岁进入弗洛伦萨著名的画家的工作室学习绘画,18岁协助老师为韦罗齐奥绘制《基督受洗》,结果他画的天使从神态色彩等全方面超越了他的老师,韦罗齐奥感到自惭形秽从此不再作画。

然而达·芬奇这位艺术家不只局限于艺术,在画画之外,他还一直活跃在物理、数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最主要的是他生活的时代,西方主义也迎来了文艺复兴。

达·芬奇艺术生涯发展得最顺利的时期是在1482年--1499年的米兰。据说他的七弦琴弹得也很不错,他首先是作为一个音乐家而不是画家或者发明家的身份在米兰出名的。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却得到了一些青睐。

1499年为躲避战乱达·芬奇在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旅游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并开始创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运用了透视法等多种绘画方法。这之后达·芬奇再去米兰,并继续服务于米兰宫廷。

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最著名的画除了《蒙娜丽莎》,还有《最后的晚餐》这幅画,在这副画上达·芬奇运用了平行透视的构图技巧,所有的线最终延伸到一个点上。而中世纪的平面画法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这也当时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期间画作最好的区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方法,达·芬奇同时对画还增加了明暗度,使画面像舞台剧上演的一个定格的画面,犹如一个摄影师捕捉到了一个精彩的镜头一样。

《最后的晚餐》

在《最后的晚餐》中讲述了《圣经》马可福音里的第十四章。

耶稣告诉他的12位门徒,有人要背叛他。大家都吓一跳纷纷议论这是谁,耶稣没有回答,他拿起面包,掰开分给大家,说:“吃吧,这是我的肉。”又把葡萄酒分给大家,说:“你们喝吧,这是我的血。”而那个叛徒犹大就坐在他的身边。

达·芬奇的厉害之处,是在耶稣身上运用了平行透视。巧妙地利用了天花板透视,桌边地景深透视等都集中在耶稣的头上。尽管在这副画中耶稣的神态平静,面部也无表情,而他们的徒弟分成几组,表情丰富,在讨论问题,但他还是整幅画的中心人物。

达·芬奇对整幅画的巧妙构思无处不在。他笔下的叛徒犹大,身体后倾,右手紧张的握着钱袋,眼睛盯着耶稣,反应出紧张的神情。而叛徒犹大在画的左侧,色彩很重,有些暗,整幅画把12个门徒分成四组,从左侧开始,画面越来越亮,其他门徒有紧张的神情、愤怒的神情、吃惊、哀伤的神情。耶稣坐在正中间两手平静地摊开,左掌朝上,右掌朝下,单独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艺术作品里的一幅壁画。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

晚年的达·芬奇赴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那时的他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包含多个领域。

同在文艺复兴时期,还有一位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在这期间也创造出他毕生最负盛名的雕塑《大卫》。最令人惊叹的是西斯廷礼拜的天顶画,他受教皇的委托,只身一人在脚手架上,仰着头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创造出来面积有500平方米,超过300人的史诗级巨作。

据说米开朗基罗很会谈订单,每笔材料他都有详细的花费记录,然后再去报价。

在照相机未出现前,这些艺术家都为匠人,画画、雕塑等都是他们挣钱的工具。当他们出名后,就可以接订单,谈价钱等。直到照相机出现后,他们的艺术风格变得更加自由,也更加自我后便统一称之为艺术家。

结语:艺术是什么?

        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大话西方艺术史》中这样写到:一件艺术品离不开反复打磨的技巧和精妙的布局。它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和想象力,用令人震感的至极美感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同时,艺术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而历史赋予了艺术更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在《大话西方艺术史》介绍了40位艺术大师贝尼尼、高更、毕加索等揭秘不同时代艺术大师的人生故事,感受他们对艺术的追求。

本书从多个角度解读了150件经典的名画,图文并茂,故事风趣幽默,同时,每个故事都带有你熟知的一个梗。简单、明了、通俗的语言不失风趣幽默。串联起30000年的艺术历程,轻松入门西方艺术史,一本书理清了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的背后有着强大历史背景内容,这不仅仅是在了解艺术,同时更加深刻的看到历史的威利,和人们在生活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

我们的生活看似简单的过日子,更多的是用思考和行动推动历史的前进,在历史的进程与变化中人们用艺术的精神打磨生活,开辟新的征程。

艺术则是自然界的那一树花开,经过岁月的洗礼,自己的沉淀,展现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话西方艺术史》 | 一本带梗的书带领你读懂西方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