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高考 | 高考是改变人生的途径之一

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今天也是高考日,高考遇端午,全上985。


高考我经历了2次,2006年,2007年。

2006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比平时大概低了50分左右,按平时应该可以上一本的成绩,只过了三本线;

2007年高考,比上一年多了100分,别人都觉得复读一年提高很大,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河南的高考是出了名的压力大,竞争激烈,因为人多。曾经的说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如今回过头来看,其实还是挺认可: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

2006年,18岁;2007年,19岁。

那个年龄的我,其实还是挺懵懂的,或者叫无知,无知而畏惧,畏惧而自卑。

那时候的我,内向,话不多,无趣。为什么说无趣,是后来总结出来的,除了学习,似乎没有任何的其他活动,与同学交流也很少。现在想来,这其实是有些原因的。

我没上过幼儿园,小学是在村里(7岁开始上学,上一年学前班,然后就是一年级到五年级),初中是在镇上,但是高中,就跨过县城,来到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得益于中考时考了全校第一,全县城第5)。

还有一个小插曲,有时候我会拿出来调侃自己。中考成绩出来后的那个暑假,市里面最好的重点高中派老师开车到我们村里边,找到了我家,请我去市一中上学。那时候村里还没什么车,也没有这种事情,说现实点,周围去上普通高中的人都少之又少。没见过世面的我们家,还有才15岁没进过几次县城的我,完全懵掉了,没有答复同意。就这样,错过了。

后来,父母通过一个认识的老师,联系我去市里边也挺好的重点高中上学,每学期还有奖学金发(应该是针对各个县城的前几名的设的),而这些钱也基本上解决了我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其实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中考前报志愿,我都没敢报县城里第一的高中,只报了第二的高中;幸好最后能够去市里的重点高中。后来发现,同样的问题在高考报志愿时也发生了,都是为了稳妥,报了低一级的学校;甚至,找对象的过程中,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我经常说,自己是一把好牌,打的稀巴烂……

到了市里的重点高中,那时候班级分等级,我们在最好的培优班,周围都是学习非常好的同学。压力自然是有的。那个时候,除了学习,我确实也没啥别的活动,甚至,在市里四年,我都没有出去玩过,除了汽车站和学校附近,我哪里都不熟。当然,经济也是一个挺大的原因,我过得还是比较节俭的。

内向、自卑、胆小,好在,学习也还可以。高一成绩保持的还不错,甚至高一结束文理分科考试,理科排名全校11名,于是选了理科。一直到后来大学还是理工科院校。

高中几年,在市里上学,离家比较远,每学期回家的次数也就几次,最多每个月回去一次,记不太清楚了。初中住校开始,直到现在,在家里待的时间都很零碎。

高中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似乎也有听说早恋的,不过是偶尔的八卦聊几句。可能那时候目标比较单纯,就是高考,考上好的大学。

可是为什么要考上好的大学?其实我并没有想过。应试教育的影响。

越长大,越觉得,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成长道路上,如果有人引导,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高考确实是一种改变命运的途径。

在别人眼里,我可能算是一个独立的人。但这种独立是被生活打磨的独立。

从初中开始,几乎所有的事情就是我自己做决定了。父母也给不了更多的指导,因为他们知道的也很有限。比如说文理科的选择,比如说上什么样的大学,选什么样的专业,对于小学文化的他们,这些都是陌生的领域,无从知晓。而周边的几个村子加起来,可能都没有多少上大学的人。所以,这些决定都是我确定好了,告诉他们一下,甚至,大学是通知书下来之后,他们才知道的。

毕竟,东北大学?东北哪个大学啊?这个梗被说了很多年。

但,东北大学好歹也是985院校,工科里也是很不错的学校,我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当初估分报志愿,我少估了20分,所以,报志愿也是几经修改,最想去的是武汉大学,但是没勇气报(成绩出来发现是够的)。然后就是报吉林大学,又改到重庆大学,又改到东北大学……嗯,这很曲折。但,最终做决定的确实是我自己。

考场上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心态还好吧。考完了也没有多激动,但是同桌哭了,后来她多估了20分。

其实高考的记忆挺模糊的。与现在这些年看到的高考景象,完全不能比。真的是,一个人走完了。也不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高考的结果,决定了大学的层次。而大学的层级,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

大学读完,考研去北京读研究生也是我自己决定的。反正这条路走得,着实曲折。

大学的城市问题也很关键。高中的时候很排斥北京和上海,所以说不选那里的学校,后来我才意识到,应该考虑城市这个问题的。这决定了你大学四年的城市氛围和同学关系。尤其是,很多人会留在上大学的那个城市。

虽然我算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也给两个985的母校丢脸了……

本科在沈阳,很多同学留在了那里;

研究生在北京,也有很多同学留在了那里。

而我现在在南京,基本没有几个同学……

而我跟沈阳和北京那些同学,也几乎没有多少交集……

高中是一个大熔炉,而大学也同样是,走进社会以后更是如此。

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都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以前不努力,也许现在就需要很努力;以前很努力,也许现在才看起来毫不费力,但也只是看起来。

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经历,都会促使你成长。


高考已经远去,但无数的考验还会到来。

跳出了河南的高考难关,殊不知江苏的教育压力真是超级大!!!

最后来体验下今天的江苏作文题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忆高考 | 高考是改变人生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