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小编的一段采访:
同学A“张三水”:
Q:你喜欢写信吗?为什么参加这次活动?
A:当然喜欢啦。一直热衷于给家人朋友写信,或许是高中写小纸条留下的习惯。有的寄出去,有的只留给自己看,很享受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自己心情的感觉。而且这次不知道收信人是谁,感觉很有意思。说不定还能认识新朋友呢。(笑)
同学B“小苏”:
Q:第一次和陌生人写信有什么感觉?盼望收到什么来信? A:挺好玩的啊(笑)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挺自由的。希望收到写字好看,然后写的比较有趣的。很久没有动笔写东西了,可以顺便锻炼一下自己的文笔。
有一则广告语是这样的:全世界只有7%的人会每周买花,会手写思念,会专门为冰淇淋挑选音乐。
那么,你是这7%之一吗?当现如今的各种社交工具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你是否愿意,专门去挑选一张好看的信纸,一个记忆中的牛皮纸信封,郑重地提起笔,努力地让自己的字变得美观好看,写下:好久不见。
你,是否愿意?
由边缘文学社组织的“书信漂流”活动圆满结束了,几周期待后,同学们终于拿到了不远万里“漂流”而来的信件。幻想的过程美好而有趣,或许慎重地、有选择地吐露心声,或许抓住救命稻草般地一吐为快。我想这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为一切都新鲜又陌生——不知寄给谁,不知ta的反应。可是又那么真实。只为酝酿这有限空间和时间内的文字,他们斟字酌句,盼望在有限中传尽自己的体会和祝愿。
有多久没有这样地用心过了?
可能有人只是为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找一个出口,却也不曾料到,远方的人也在惊喜中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独。等到未来某天,把这封信折了又折捧在心口,想着,不知在哪,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会时常与他人谈起你,会时常默默感激你,就像杂志社的编辑,在薄薄的一期中挑选读者喜爱的文章,分享先感动自己后感动别人的文字,无形中如同寻找知己——当ta为你的分享潸然泪下或畅然大笑,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
曲园学子的心声漂到了天津大学、兰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33所高校,五湖四海的学子以这样的方式在不同温度、同一天空下的冬季里,温暖着彼此的心。
作家李娟写过这么一段动人的话:
给你写信,是因为不用翻越千山万水,不用笔直面对,可以不顾一切,可以前思后想,百般迟疑。用铅笔写信,是因为可以擦去,可反悔,笔迹可日渐涣散,可修改可抵赖。不曾寄出,是因为写着写着已然抵达,因为写到最后,总算看透了自己。
不必多言,这也许是有关写信最准确精彩的表达了。你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删去,可以反复琢磨划线下自己犹豫的心情,哑然失笑,唏嘘一声,尽是无奈与自嘲。
书信是心情的写照,可以任意变换,可以故意用力到透过纸背,可以随心所欲写下任何笔画。如此自由真实。
近年来,电视节目中涌出一股清流。《信中国》《见字如面》这样的文化节目成为人们嘈杂生活的定心丸、清新剂。《光明日报》这样评价《见字如面》:书信中对民族的挚爱,对真理与艺术的思考,对朋友和孩子的期许,对亲人和爱人的深情,那些纠结与顿悟,忧愁与喜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书信是那么神圣的东西,它被杨开慧藏进墙缝,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才被发现,读来仍如泣如诉,听不见她的呐喊,却又一种愤恨与真情卡在喉咙:我真爱你啊,天哪,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
也许,写完后手腕微酸,笔端褪色,手指沾上墨痕,但这些,才是一点点亲手握出信的温度的见证吧。
分享一个与书信有关的故事。
2004年,一个叫弗兰克·沃伦的美国人做了一件疯狂的事。
他自费印制了3000张带有回寄地址的明信片,在大街上分发,希望人们能将从未说出口的秘密与他人分享。令他没想到的是,很快他就收到了记录着各种各样秘密的明信片。3000张用完了,人们开始自己购买或制作明信片,写上秘密匿名寄给他。
截至目前,弗兰克已经收到了超过50万张来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2005年,弗兰克建立了一个网站“张贴秘密,每周末他都会把有意思的明信片上传到网站上。内容多种多样,射击犯罪、八卦猛料、性、怪癖等。
这个网站深受人们追捧,如今,“张贴秘密”是全球访问量最高的无广告网站之一。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为人知又难以说出口的秘密。如果只将秘密留在心里,我们就很难成长。如果我们说出这个秘密,那就像交给邮局寄走一样,我们自己获得了解放,可以继续前行。
而当我们学着倾听,了解别人的秘密,那些秘密会提醒我们,身边正上演着不计其数的人生悲喜剧。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独。
愿你我在某一天能坐下来,拿起笔,安静地写下署名和地址。
好久没有这么认真过了。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顾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