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茶馆》

民国时期的茶叶罐

书的扉页印着一行字:有些文字,超越时光。

好文学讲述人生、记录时光,《茶馆》就是这样的文学作品。用简单的对话勾勒人物职业背景、心路历程,展现当时的社会习俗、审美、生活状况。后人在文字中寻找历史记忆,品读人生百态,梳理内心,构造认知。

第一次读《茶馆》时,里面有两个场景让年少的我映象深刻。第一个是茶馆里走进一个乡妇领着十来岁的小妞,哭着让人行行好,花二两银子买下小孩。当时北京城郊的农村,靠种地无法生存,经常一家大小整天吃不上一顿粥,卖儿卖女成了常有的事。与此同时有两帮人要打架,正花钱请了人在茶馆的后院协调。起因是张宅的一只宠物鸽飞到李宅,李宅不肯还。那时买只宠物鸽也是二两钱。

还有个是秦仲义的出场。他是受了维新思想鼓舞的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自信满满,看不上一时怜悯和临时救助的个人行为,只想卖了一切开办工厂,开个顶大顶大的工厂,抵制外货救人救国。毫无疑问他是位有名族大义的资本家,但他竟然敢和宫里的大太监逗嘴皮子,什么是逗嘴皮子?就是耍口才争论呐。还引来太监的哼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

对这些场景印象深,是因为心中有疑惑。1898年德国借走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戊戌变法失败,国家时势江河日下,农民穷困卖儿卖女。想不通,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刻,两帮人闲来无事为了鸽子斗殴。城里充满各式娱乐:溜鸟、听书、唱曲、捧戏园,还有成年人也爱斗蟋蟀。细细看完才知道,城里的民众对国家时势还是关心的,但获取的信息有限,只看到眼前搞变革的被杀了头,在公共场合不能谈国事,言语稍有差池就会被官厅的人带走。所以只要战争不到家门口,大家还是蒙头过日子,关注眼前的生计和娱乐似乎更安全。

如今走出愚昧自满的闭关锁国,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发展,国家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见识拓宽,获取资讯也多了。明白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穷人、富人。当年的娱乐和现今外国土豪养豹子当宠物、年轻人追星、民众茶道品酒一个样,是呈现在眼前的社会现象。本质的不同在:现如今靠自己勤劳致富,你可以选择种花读书养身,也可以选择锻炼学习奋斗,谁都可以让自己的未来更好。

再说秦仲义。茶馆里正热闹的时候小妞和妈妈走进:妈,我饿!我饿!茶客们都停止说笑。常四爷同情她们叫了两碗面,挨过一时,母女俩就可以迟一天分离。秦仲义看不上偶尔的救助,吃不上饭的人太多,治标不治本。清朝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地位这么低的商人怎么有自信和宫里有名的太监逗几句嘴呢?想当年胡雪岩这样的传奇人物,对大太监李莲英只有一个字:捧,哪敢逗。虽然我们知道清廷撑不了几年要垮台,他们可不知道,想抓人随时抓,想杀人随时杀。

秦仲义的自信还是有原因的。清末,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各种打仗、赔款,财政支出加剧,农业提供的税收有限,清政府需要弹性很大的工商业税,转而开始支持商业。除了制定商业法律体系还对投资大量钱财办公司的进行奖励。正是这波工商业的兴起为辛亥革命爆发,提供了基础。

有些疑问,看完书就解惑了,有些是最近才解。这大概就是金典文学的魅力,在你脑海中留下印记,当你有一天获取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连成串,结出果。当然一本好书带来的思考远不止这些。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