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锋:如何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文|刘建锋

二十年来,与无数人共事,接触过的人更是数不清。据我观察,大多数人遇到一个问题,或接收到一件任务,都不懂得、或不愿意用正确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事实上,每个人,只要加以训练,长期坚持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都能够显著提升自己的能力,甚至拥有洞察本质,一针见血的功夫。

以销售举例,接到一个任务,制作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方案。大多数人会这样做:思考产品的功能特点,核心卖点,然后把这些特点、卖点加以罗列,配上图文,制作成一篇介绍稿。当然,也有不少人,连这份图文介绍的文档也弄不好。

上面这种做事情的方法,近似于无用功。虽然花了不少时间,甚至自己还认为做得不错,没得到表扬,说是无用功,自然心有不甘。

正确的解决之道是什么?以产品介绍方案来说,严格按照以下顺序,思考、分析目的,创造方法,拆解事务清单。切记顺序不可颠倒。

1、首先,洞察目的(WHY)

弄清楚目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的依据。为什么要进行产品介绍?因为要让客户相信我们可以满足他的需求。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客户有这些需求?为什么我对客户的需求判断是正确的?为什么客户马上需要满足这些需求?

2、其次,创造方法HOW)

介绍哪些内容,会让客户觉得我们既可以满足需求,又值得信任?如何介绍可以让客户注意力集中?如何确保客户在介绍过程中有共鸣?如何知晓客户是否理解?应该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这些部分如何排序最为合理?

3、最后,拆解任务(WHAT)

具体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的验收标准是什么?谁来做?什么时候做好?谁来检查验收?

要让一个人凡事按照上面的步骤去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需要长期坚持先洞察目的,再创造方法,最后拆解任务,成为自己的潜意识。从此以后,只要遇到问题,下意识按这种先后顺序去思考、分析、解决。

很显然,这种思考、分析及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思考框架。反之,不这样做,只能平平庸庸。

事实上,权威数据调查表明,大多数人都是从What而不是从Why开始。比如给自己订立成长计划,列一堆想做的事务清单,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不能兼顾太多,也无法坚持,又重新挑了几样,编排轻重秩序。若干年后,还是在计划、落空、再计划的恶性循环中打转。

只有极少数人,会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成为那样的人?描绘自己人生的蓝图,规划成为那样人物的方法、路径,并设定要做的事务让自己依照路径去成长。当然,是否有恒心长期坚持,这属于如何培养一个人的毅力、耐久力,属于另外一种素养。

前段时间,在公司内部会议,我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凡事皆有目的或存在的意义,凡事皆要思考其目的或存在的意义,凡事皆要首先思考其目的或存在的意义。凡事先思考目的,并多问几个为什么,推寻到极致,只有找到了真正的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务才有依据。

先思考WHY,再思考HOW,最后思考WHAT,这个思维框架,被一个名叫西蒙·斯涅克的作家,称之为“黄金思维圈”。

弄清楚目的,是本,具体的事务,是末,本末不可倒置。本末倒置,则枉费工夫

文|刘建锋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建锋:如何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