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721天早安问候。
研究显示,夫妻间长期互相指责属于隐性的冷暴力,它会令孩子毫无安全感,父母的权威也削弱,家庭教育效果随之大打折扣。
父母的相处中,藏着孩子的未来。
正如心理学家李雪所言,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自己和父母关系的投射。
很多父母一辈子都在做彼此的差评师,甚至还要拉上孩子。
这样不仅影响孩子与另一半的亲子关系,对父亲或母亲带有偏见,甚至还会影响他未来的婚姻关系。
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
原来,在她小时候父亲经常对母亲恶语相向,7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
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
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被人辱骂。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相互“差评”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那个人。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孩子会通过认同父母来认同自己,他心中认同父母的优缺点慢慢会内化成自己的个性。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那么,孩子是通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
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只有通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如果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
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那个人。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先生或太太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
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请试着找到对方身上的优点,并让孩子跟这个优点建立连接,平时可以在孩子面前这样说:
你和爸爸一样很诚实、讲义气、人缘很好、很孝顺,如果你像爸爸一样,我很开心;
你和你妈妈一样做事认真、善良有爱心、如果你像妈妈一样,我会很开心。
这样孩子不仅向好的信息方向与父母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最好的夫妻关系,是“宠”和“崇”,从今天开始,努力做到爸爸宠爱妈妈,妈妈崇拜爸爸吧!
多少夫妻,在漫长的岁月里,互不欣赏、互相打击,用尽一生的时间做对方的差评师,他们的感情也在一次次的差评中消耗殆尽,换来一个没有温度的婚姻。
是的,你批评的都对,你教训的都是,可是然后呢?吵赢了道理输了感情,有意义吗?
好的婚姻,两人之间互相欣赏;坏的婚姻,两人之间互相诋毁。
好的婚姻,彼此成为对方的脑残粉;坏的婚姻,彼此成为对方的差评师。
相互拆台相互嫌弃的夫妻,永远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父母相互尊重,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我们对待伴侣的态度,其实就藏着孩子的未来。
毕竟,只有见识过的好感情是什么样的,他才会拥有对爱的敏锐嗅觉。
我们足够相爱,孩子也会足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