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之薄伽梵歌(三)

​​       取自《摩诃婆罗多》之《薄伽梵歌篇》

       阿周那问:“瞻纳陀那呀!吉娑婆呀!你若认定智慧之道胜过行事功果,为何非要劝我加入这场可怕战争?你的教诫含糊不清,让我毫无头绪,究竟如何更有益,还望明示。”

       至尊者说:“无罪的阿周那呀!我曾讲解过,本我的觉悟者分为两类,一类经由哲学思考分解法(数论哲学)来达成,一类经由奉爱事务来达成。”

       “无所为,不等于终止业力,单弃绝,不等于臻达圆满。物质自然三形态的推动下,每个人不得不有所为,谁也休想做到片刻的无所为。终止行为和感知能力,心思还在外在的感官物象上,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伪君子。反之,用心把持感官,有所从事而忙于奉爱事务,无执念,更为高明。有所为胜过无所为,去完成你的赋定职责吧!无所事事,恐怕连肉体维生都是难题。”

       “贡蒂之子呀!理当将有所为视为献祭毗湿奴,不然只会将人绑在物质凡界,故此,你要为了取悦毗湿奴完成赋定职责,才能做到无执念,无束缚。造物之初,万物之主繁衍一代代的人类和天神,连同毗湿奴的献祭,并致词祝福道‘献祭(耶若)定可有求必应,随之而来的是幸福。’操办献祭取悦半神人,幸福随之而来,大家彼此得益,一切方可繁荣兴旺。操办献祭(耶若)取悦负责赐予维生所需的半神人,维生所需自当无缺,领过祥瑞而不回敬半神人,形同于贼。操办献祭,享用事先供奉的膳食,如此的主的奉献者已化解罪过,一味满足口欲,终归是吞下罪过。”

       “人类靠五谷而活,五谷靠雨水而长,雨水靠献祭(耶若)而降,献祭靠赋定职责而立。本职的规范条例来自《吠陀经》,《吠陀经》则来自至尊人格神首亲口所述,故而献祭中包罗了遍布万物的超凡特质,直到永远。至爱的阿周那呀!《吠陀经》指定的献祭若是置之不理,罪过必将累积一生,一味及时行乐,必将荒废一生。”

克利须那教导阿周那

       “什么人再无责任?那便是本我中得其乐,本我中解其惑,本我中志得意满,能完全知足的人。本我的觉悟者完成赋定职责时并无企图,弃离赋定职责时并无原由,更不靠任何生灵相助。不论做什么,理当视为责任,不可执着于所得功果,如此无执念,方可臻达最高境界。”

       “国王遮那迦等人也是完成赋定职责臻达圆满的,故此,为了教化普罗大众,你要恪守本职。普罗大众会效仿伟人的一举一动,伟人的言行举止如何,大众纷纷效仿去做。普利塔之子呀!三大星系之内,我并无赋定职责,不缺少什么,不需要什么,而我,依然有所为。帕尔特呀!假如我无所为,大众必定效仿无所为。假如我无所为,大千世界必定面临解体,祸根孽种因我而生,接踵而至,有情众生的安宁毁于一旦。”

       “愚人执着于恪守本职的功果,有识之士同样恪守本职,但不执着于功果,意义是教化大众步入正途。愚人本就执着于功果,智者不可蛊惑其心,唆使愚人无所为,理当劝说忙于奉爱事务。”

       “受物质自然三形态蒙蔽的灵魂,以为行为主导是自己,其实,行为主导是自然。臂力非凡者呀!具足绝对真理的学问,方可认清追求功果的事务、奉爱事务之间的差别,不误用五感肆意寻欢作乐。受物质自然三形态蒙蔽的愚人,执着于功果,拼命忙于凡尘俗务,由于知之不足,结果事与愿违,不过,智者切莫蛊惑其心。”

       “阿周那呀!把你所做的全献给我,一心专注于我,不求得益,不求私利,不消极遇事,迎战吧!按我的指点恪守本职,置身其中始终不渝,不怀抱怨,便可化解业力的束缚。心怀抱怨,无视我的指点,不按指点行事,定然不解真相,一无所知,注定变成身不由己的愚人。人的本性难移,有识之士一样我行我素,要怎么克制情绪呢?”

       “对于外在的感官物象,人有爱恨的感同身受,不过,这是觉悟本我之途的绊脚石,切莫受制于感官和感官物象。分内职责就算美中不足,也胜过圆满完成分外职责,完成分内职责的过程就算遭遇不测,也胜过完成分外职责。另谋他职,不保无忧。”

       阿周那问:“苾湿尼的后裔啊!是什么力量使人身不由己,犯下罪过?”

       至尊者说:“阿周那,这吞噬一切的罪恶大敌,先碰到凡界的情欲形态,再转化为嗔怒,它便是欲念,仅此而已。众生的欲念不同,蒙蔽程度也不同,好比烟遮火,尘封镜,肚皮隐藏身孕。欲念如点燃的野火,烧也烧不尽,它化作永远的敌人,蒙蔽众生的无尘知觉。欲念藏匿于感官、心意、智慧之内,蒙蔽众生的真知,使之困惑茫然。”

       “婆罗多的翘楚阿周那呀!先是把持感官,降伏这个罪恶的象征,真知的死敌,觉悟本我的屠夫——欲念,再逐一消灭。无活力的物质之上是有活力的感官,感官之上是心意,心意之上是智慧,智慧之上是本我(灵魂)。认清本我超越感官、心意、智慧,理当运用灵修之力由上至下,层层把控,征服这个不知足的大敌——欲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摩诃婆罗多》之薄伽梵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