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故事性说故事

故事是最受大众欢迎最容易被大众接受,流传最久远最广泛的文学表现形式,没有之一。

人们对故事最是不陌生,我也是从小听着故事长大的,有一个阶段误以为小说等同于故事,后来想想还是有区别的。

故事与小说的共同点是:

它们都需要有人物(或者拟人化的物)、时间(具化或者不具化)、地点(具化或者不具化)、事件(事件需要有开端、经过、高潮和结局,虽然也有不是结局的结局。)

都是需要事件的转折或者起伏,而且越曲折、越逼真、越精彩越好。

故事与小说的不同点:

故事大都比较通俗,适合口耳相传或大众阅读,篇幅一般不会太长,或大善大恶,或怪诞离奇。

小说是较为书面的,文学性较强,篇幅有长有短,大多注重细节描写,逻辑细腻严谨,内容风格千变万化。

如果让我打一个比喻,我会把故事比喻成《诗经》里的“风”,而小说就是“雅”。

我个人认为故事就是小说的前身,小说是加工、升华、艺术化了的故事。


人们大概率喜欢听故事,而只有小概率善于编故事写故事。像我,就属于那大概率分之一,拿我两次不成功的例子来说:

如果说,故事四阶段的构思,是一篇文章的骨骼,也就是最基础性的元素,必不可少。

那么,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描写就是肌肉,能够使人物活起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灵动。

而背景描写就如锦上添花的外衣,若是运用得当,能更好地烘托气氛;但是,我们要切记不应该为单纯写景而写景,一切都要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就像画画,主体物要做到重点突出,但也需要兼具环境色;而背景必须与主体物协调统一,不跳脱、不抢眼。使画面做到主次分明,明暗面过渡自然。整体色彩搭配可大胆明亮、可渐变温暖,但不冲突、不违和。这样的画看起来才更舒服、更具美感。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与色彩分辨力不同,所以对同一幅画的感受与评价也会不尽相同。


写文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主题突出,还应使内容饱满、详略得当、整体协调。

很多人就像我一样,不会描写景物,也抓不住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特征,所以,写出来的文字老是干巴巴的,很生硬。

不止故事,像我这样之所以很难写出篇幅长一些的文字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这几点都没有掌握好的原因吧。

故事性,往往能使一件任何事物吸引力倍增。一阙诗,因为它背后的故事让人印象尤为深刻;一首歌,因为它背后的故事让人尤为感动;一件古董,因为它背后的故事更让人爱不释手;一个地域,因为它背后的故事而声名鹊起……

我希望自己眼前所见一景一物皆成故事,但却不希望自己成为有故事的人。

就像人人都期望得到仙丹,却不情愿自己被锻炼成仙丹。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故事性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