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之思
各位老师,今年我们学校提出了三个石中的建设,我们也同时提出了三个课堂的建设。三个课堂指的是美丽课堂、活力课堂和幸福课堂。美丽需要先天条件,美丽的教师、美丽的学生、美丽的板书、美丽的课件等等,而幸福是高难度的,让师生在课堂上体验幸福之感,是一个终极目标。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活力课堂。
首先,这个“活”字。
“活”的本义是水流的哗哗声音。而相关的词语有活动、活泼、激活等。
我们辛辛苦苦地备课,在课堂中又能展现多少呢,学生得到多少呢?常常是你精心设置的一个问题,或是如石沉大海,毫于回声。好的同学在等着你的答案记笔记,差的同学根本就是漠然地对待这一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总在反思,是不是我们的课堂有问题呢?看着其他教案集,大段大段都是学生的话,而我们只能将这些悄悄地移到教师的语言中。这样备课时的希望与上课时的失望总在盘旋之中,有时尽兴进入课堂,最后只能败兴而归。我在想:难道仅仅是我们的学生素质的问题?他们已经养成了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的涵养?为什么我的课堂总会出现沉闷的灰色?
暑假去三中听了课,发现有的课堂却总是缺少活力,死气沉沉。而同样的一个班级,到了名师王君老师的手里,孩子们眼睛里都闪着光。当然可能是名师效应存在,但更多的是我们的理念有问题。
自从提出三个课堂建设后,我就积极去寻找一些理论支撑,对于活力课堂的要求有以下八个方面,比较多,于是我想将其浓缩一下:
一、单一目标
这节课要干什么,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这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低要求。这个目标一定是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或培养学生哪一点的能力。有了这个明确的目标了,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长袖善舞了。理科教学的目标很明确,特别是文科,更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语文就是很痛苦的学科,中考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都不是条目式的目标,需要语文老师去把握的,这样就更加考验老师的水平了。我想五年内的老师,你就老老实实地参照课后练习及作业本的要求,找一个点就可以了。(我现在的备课也基本如此)
二、关注学生
单单师传授的方式很难达到活力课堂,只是独角戏式的课堂。要想达到活力课堂,一定要关注学生。巡课时发现有些老师是坐着上课、有些老师离不开讲台一步、有些老师目不离教案和电脑……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是难以有互动的,只是两条不能相交的平行线,这堂课,老师飞过了,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师生的互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激励、有一定的措施
②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关注学生在干什么,时时到学生中间去,看看他记下些什么,看看他书本翻到哪里了,看看他有没有做小动作了,可能还会听到他小声而精到的发言,那就给他以鼓励。(学生的眼睛问题)
③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学生有体验(当堂识记、当堂练习、当堂反馈)
④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时时激励,倒计时的方式。
⑤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把评价总结交给学生。
⑥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这节课老师肯定了我……
三、落地资源
1.整合作业资源——真正为学生减负。
2.整合生活资源——比如说,让学生有现场感(林勇兵“手工折纸”)
3.整合媒体资源——如将一些很熟悉的广告语,图片,学生的新媒体语言
四、问题指向学生(学生主体得到充分体现的课堂)
有的老师备课问题是指向教材的,有的老师备课问题是指向老师自己的,而活力课堂的问题指向一定是学生的。
思考:(1)问题的提出是否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来产生疑惑?
[if !supportLists](2) [endif]问题的思考过程可不可以给学生以阶梯让学生来讨论思考解决?
[if !supportLists](3) [endif]问题的解决总结可不可以让学生来进行?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答案不如无答案。
五、肯定学生
合作分享并不就是讨论。也可以是课堂激励的方法,可以是单个学生回答后的归总……
六、开放延伸
课堂本应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场所,当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标准答案,往往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遏制了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新课程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将课堂还给孩子,于是,也就有了热热闹闹的课堂,有了满堂问答的课堂。虽说有的老师也努力将课堂向外拓展、延伸,当始终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表面上动起来了,骨子里还是封闭的思维,封闭的模式。
通过老师们选择开放的内容,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有效的链接了生活,链接了社会,课堂真正做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课堂才能不断的生成智慧,也才使得课堂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七、智慧生成
有人说,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这是智慧的表情。要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就要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有了这个前提,在加上老师富有智慧的设计和启发,学生的智慧之火被点燃了,课堂也就有了灵动的旋律和七彩的光芒。
八、宽融生本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特有的人性,人还有人特有的灵性,更有人性与灵性交融而升华成的精神境界。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灵性的开发与培育,既要靠科学教育,也要靠人文教育。
在刚进入教师队伍那些年,我们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还能自由自在地交流,而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好象反而更沉闷了些,我们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花了不少的精力,可以说比任何学科都要多,就研读文本来说,没有一两个小时是拿不下来的,更何况做课件、写教案了。然而由此,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在翻看语文教学杂志,最近我注意到这样的词语“绿色课堂”、“绿色语文”。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了一片绿油油地春草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多么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片地生机勃勃的景象。曾几何时,我也曾对学生说过,课堂是我最幸福的时光。那时我们的语文课可以谈天说地,可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以针砭时弊,可以让诗情画意在课堂上流淌。可以和纯真的孩子们一起笑一起哭。于是,我急切地去查找有“绿色语文”的信息,由于能力有限,只找到了些许的痕迹:
江苏的薛永生老师说“绿色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
安徽的任丽丽老师认为:“绿色语文”应该去除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为,以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已任,而不应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驯化为承载知识的“容器”,迷信考分的“奴隶”。
吉林的沈中秀等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多一点实在,少一点形式;多一些实效,少一些花哨。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回归本质,回归自然,成为真正的绿色课堂。
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想,绿色课堂肯定与以下词语相关联的:
人本、素养、人格、实在、本色、生机勃勃、畅所欲言、思想交流的火花、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发展……
它应该排斥的是功利、应试、题海、形式主义、花哨、机械……
那么,绿色课堂的关键词应该有哪些呢?我想到了以下几个,跟大家探讨一下,不知道是否准确。
第一个关键词:兴趣
要营造一种绿色的课堂,首先得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但是在新课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激趣方法。第一种采用音乐、视频,动画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第二种采用竞赛激励的手法,用精神物质上的奖励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想这些方法我们都用过,可能一两次非常有效,但次数一多,效果就不明显了。第一种不但我们自己所花的精力很大,学生看过则罢,浅尝辄止,不可能有深入地触动。久而久之,也就视觉疲劳了,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第二种方法往往导致的恶果就是没有奖励就不愿意学了,学习的目的也变得过于实在、过于功利了——只为了那一份奖励。可见这两种方法显然并不是最好的。纵观一些名师的教学案例,他们总是从语文本身去寻找兴趣点。
第一,展现语文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其实,我们语文本身就有许多吸引人的潜质。在座的很多人为什么选择教语文,其中肯定有对语文的喜欢成分在。同行的教师们常常也喜欢听语文公开课,就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呀。但是,为什么我们喜欢,学生们却不喜欢。是因为学生们没有发现语文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去展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首首意味深长的小诗,一句句包含哲理的话,一行行富有神采的书法,亦或是一个个汉字的演变,都是极有魅力可寻的。它们可以形成一种磁场,会吸引学生进入语文的情境之中的。可以想见,没有人是不愿意听精彩的故事的,没有人是不会沉浸于富有情感的诗歌之中的,没有人看到一幅精美的书法而不赞叹的。只是,可能我们还没有找到精彩的故事,我们还不会读抒情的诗歌,我们还写不了神采飞扬的书法。这当然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去潜修,去提高自己的功力了。
第二,出乎意外地深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看语文教学杂志时,我还发现,余映潮等名家的课为什么能精彩,为什么能吸引学生,常常不是他们用了怎样的媒体,也不是全靠着对学生的鼓励评价,而是他们往往能更深入,更出乎意外地去挖掘文本,不但要教给学生他们能读到的,更要引导他们进行文本更深入的探究,发现他们所没有看到的,而这种出乎意外往往使学生更深地喜欢上语文。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第一次,老师问: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灰姑娘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总结说: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第二次老师问,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灰姑娘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这位老师对教材的挖掘完全出乎了传统的意外,也出乎了学生的意外,这样的课怎能不让学生喜欢?学生们渴望老师能带着他们读到课文以外的内容,读到他们所未曾读到的内容。这样的课无需悦耳的声音、精彩的画面和动人的视频,只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有自己的思想。当我们有思想了,学生会不会也跟着我们有思想呢?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自己就是考试的容器,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只能是考试的容器了。
第二个关键词:情境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那么绿色课堂的情境应如何呢?
[if !supportLists](1) [endif]绿色课堂应该是民主的课堂。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交流模式,与学生以聊天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往往反而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我们语文老师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节课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讲作业和试卷的不足之处,那么这一课的气氛就完全不同了。学生低着头在上课,而我们只能演独脚戏了。或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生气,也就意味着整节课泡汤了,就如在全体学生面前树起了一堵墙,很多时候,在学生扰乱时,还需要我们机智的处理,而不一定疾言厉色的斥责。
[if !supportLists](2) [endif]绿色课堂应该是收放自如的课堂。这里的收放自如指的是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教学中不可能没有预设。巴西批判教育理论家保罗·弗莱雷曾说过“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因此,我们的绿色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生成过程,因而是开放的。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在课堂上,要及时我们只能捕捉教学反馈信息,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调整教学过程,发现和利用新的教学时机,顺势而教,顺势而导。即使是学生提出的像是节外生枝的内容,也不能批评和置之不理,而是适时提供阳光、空气和水分,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刚刚在我们学校进行交流活动的雁荡一中老师在上《金色花》时,老师问,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回答,这是一个不孝顺的孩子。老师愣了一下,明显这是老师没有预设到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当时那位教师只是让学生集体讨论一下这孩子到底孝顺不孝顺,当然学生们很会察言观色了,以多压少地制服了这个生成。其实,我想完全可以让那位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他认为文中的“我”变成金色花,让妈妈找不到我,就是让妈妈担心了,这就是不孝顺。学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完全是值得肯定的。
[if !supportLists](3) [endif]绿色课堂应该是忘我融入的课堂。新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在其他的课程中可能如此,但是,我们语文课中教师如果永远只是一个清醒的组织者、引导者,不断地安排学生干这干那,那么学生能否真正融入课堂呢,还记得我们的大师们(鲁迅、闻一多他们)无不是在课堂上真情投入而引得阵阵掌声吗?因此,我们的语文绿色课堂更需要的是教师激情的引领,教师的忘我融入,才能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就如上阶段很多学校都请了水力老师来演讲,最后的真情告白,其实不也是用他的激情在打动学生吗?
第三个关键词:活动
我们常常在说体验教学法,这个体验应该就是活动吧,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加学习,这样就能兴趣浓厚,情绪激昂,思维积极,感知丰富,乐学易懂。能把注意、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听了不如看了,看了不如做了。只有用活动来加深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里的活动并不一定指合作交流探究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一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抛出后,应该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可能此时无声胜有声。二是朗读活动。语文课从来都应该是书声琅琅的,没有书声的语文课自然也缺乏了生机与活力。三是表达活动。表达应该是不同层次的、不同难度的。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只有表达了,我们才是真正运用了语文,才是真正学习语文。
第四个关键词:潜修
当然,绿色课堂只是我们的一个追求,我想有目标就有动力。为此,我们还需要修炼。
[if !supportLists](1) [endif]知识的修炼――多读书。语文教师当然离不开读书了。这一点无需赘言,相信大家都有同感。
[if !supportLists](2) [endif]涵养的修炼――平等对待学生。其实我们现在的师生之间还是有很多的不平等的。我想一个能真正平等对待学生的教师,他也一定有很高的涵养。
[if !supportLists](3) [endif]教学机智的修炼――巧对学生的意外。绿色的课堂更需要我们教师能巧对学生的意外,在意外的时候,如何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能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如何能圆场而不着痕迹。
最后,让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的心中还存在着一个美丽的梦,在自由的课堂中种植文字、语言、思想、情感和哲理,灌溉如涓涓清泉,等待象云海观日,让师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达到“绿色”课堂潜心修,有效教学自在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