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史三国:黄忠上位四将之谜

蜀中四將


关于黄忠年龄,《三国志》等相关史志中,并未有过载录,故属历史疑案。

至于《三国演义》中,黄忠以老人形象登场,属于小说设定。不过,亦并非是小说作者凭空编造。参《三国志·费诗传》中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灵感,即来自关羽之「老兵」二字。


但关羽所谓之「老兵」,是否实指黄忠年龄,却是无法判断……

毕竟参照史志表述,关羽本质上是以「老兵」,讽刺黄忠毫无功绩而登临高位,不配享有后将军之尊荣。换言之,关羽之言不能证明黄忠老迈。



如此一来,史实中黄忠究竟多大年龄,尚需讨论……

参《黄忠传》载,‘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即初平元年(190)刘表孤身入荆州后不久,黄忠即拜为中郎将。


在军阀割据早期,各地诸侯本身多为将军。而其亲近将领,往往中郎将已是高级军衔。

譬如,张辽委质吕布,仅是骑都尉,转投曹操后,方迁中郎将;张郃初投袁绍不过校尉,后立功拜为中郎将……



以此推之,刘表入主荆州之前,黄忠在军中或许已是校尉等级。

黄氏在荆州属于顶级世家,刘表有所提携、拉拢,亦属正常。但从黄忠其子「早没无后」推之,黄忠绝非黄氏嫡系,或是偏支。故黄忠升迁更多凭借的是资历,而非家世。

那么,「老兵」亦可表示,黄忠久滞无功,只是凭借资历而已。但从关羽之态度判断,黄忠至少要年长于关羽。


又建安十六年(211),黄忠尝跟随刘备入蜀。且《黄忠传》有载,‘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

即刘备以黄忠为开路先锋,而非统帅。倘若黄忠老迈,即使勇烈,恐刘备亦不会让其「常先登陷陈」。故以正常而论,黄忠虽是年长于关羽,但二者年龄差距亦不会过大。

换言之,黄忠出场即须发皆白,恐未必符合史实。



刘表派遣黄忠至荆南的目的何在……

参《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载,‘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

即刘表入主荆州后,荆南纷乱,黄忠的任务应是平抚荆南。

那么,黄忠一直屈身荆南,是否是受到刘表之排挤,尚需辩证而论……


《刘表传》载,‘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刘表可谓名正言顺,彻底掌控荆州。

后据《全三国文》引《刘镇南碑》所载,‘上复遣左中郎将祝耽授节,以增威重,并督交、扬、益三州,委以东南,惟君所裁。’即建安元年(196),献帝被韩暹、杨奉一众控局期间所授。


又《三国志·士燮传》载,‘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

故而刘表以「督交、扬、益三州」之名,插手交州政务亦属名正言顺,且付诸于实际。



那么,刘表「以黄忠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或旨在扬州。

因《三国志·太史慈传》中有云,‘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於艾、西安诸县’,即今修水沿岸渣津镇、武宁县,是荆南通往扬州之通路要地

换言之,刘磐等人并非是在守卫边境,而是企图占据此通路要地。


总之,刘表只身入荆州,急于掌控军队。

而黄忠跟随刘磐,应刘表培养之嫡系。但刘表之举动,亦逃不过荆州世家之监察,不过是顺水推舟将黄忠排挤出去而已;抑或反之,是黄忠受到荆州世家排挤,而刘表顺水推舟,将其归于麾下。

然无论如何,并非刘表不重视黄忠,只是被世家牢牢架住,无能为力尔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尊汉中王,拜黄忠为后将军。

然而,黄忠从默默无名登之巅峰,不过短短十年时间。诸葛亮亦尝言,‘黄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诸葛亮所言,实则代表了刘备集团内部一些人之心生。

如此,黄忠又是凭借什么,能够入得刘备法眼,成为四大上将之一……


初平元年(190),刘表入主荆州后,即将其安置在了荆南,远离中原之争斗,故史志中其相关记载甚少。

然黄忠虽声名不显,却并非凡将……

参《黄忠传》载,‘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黄忠‘先登陷陈’,一路势如破竹,夺涪县、占绵竹、攻广汉、围雒城……,刘备能够夺取益州,黄忠功劳甚重。


而汉中定军山一战斩夏侯渊,成功袭击曹操北山粮草,更是将黄忠之声望推向顶峰……

不过据《费诗传》载,费诗尝与关羽言曰,‘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於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客观而言,无论从情感、功绩,黄忠尚不足以与关、张平齐。

故以诸葛亮、关羽为代表的文武官员,皆有微词。最终,则是刘备力排众议,力挺黄忠上位。



实则刘备如此选择,更多是政治因素之考虑……

四大上将中关羽、张飞无可非议,属于刘备之嫡系。马超在委质刘备前,尝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故以马超之威望,刘备亦不得不行之。刘备以关羽为前将军,即是对马超有所忌讳。

且因马超晋位四将之一,剩余一人则须愈加慎重。


首先排除益州系将领,毕竟刘备已娶吴懿之妹,益州势力即带有外戚色彩,则需避免让其过多摄控军队。且益州新降之将,功勋不足。

客观而言,刘备之首选自然是跟随自己多年颠沛流离之嫡系,可惜刘备旧部之中未有合适人选。否则,刘备亦不会撇下关张,选择黄忠、霍峻、魏延等新降之将入蜀,本质即是在培养新的嫡系将领



参《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即魏延至多不过底层军官,甚至是黄忠部曲。因为如果无人举荐,魏延亦难有升迁之机会,亦唯有黄忠对底层军官情况了如指掌。故而所谓‘攻雒城黄魏争功’并不见于史。


毕竟魏延无论是资历、军功皆难与黄忠相比,实难以上位四将。

至于赵云、陈到等将,实属于刘备之禁军,有内外之别,归属不同体系。且刘备汉中称王之时,已是年近花甲六十高龄,亦需为后代君主考虑。赵云等人年龄相对偏小之将官,实是刘备故意压制,为后主所留……



综上所述,遂唯黄忠勉强符合。四大上将,皆不属于荆州系、抑或益州系,此皆出自刘备的反复考量而定。黄忠虽籍贯南阳,属于荆州一系。但关键是黄忠年老且无后,可令刘备无忧矣

至于诸葛亮有所微词,盖因黄忠终归隶属黄氏,表面亦属荆州派系。

而荆州系皆以诸葛亮为首,诸葛亮又与黄氏归属姻亲,身份异常敏感,故提出异议,实有意疏远黄忠之举。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史三国:黄忠上位四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