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母亲

记忆中的童年里与母亲有关的片段似乎并不美好。

刚上小学那会,她出门务工,在家门口坐大巴车的时候,似乎我也明白母亲要出门,一时半会回不来,分别时哭得稀里哗啦。

两年后,母亲回到家来,日思夜想的母亲回到家来。是在爷爷的房子里,我跑去见她,然而感受到的只有陌生,只看了一眼,甚至没有叫一声“妈”,便跑开了。

小学四年级,我在学校挤小卖部的时候跟高年级的同学打架,额头在墙上撞起了一个包,回去给我妈说,然而她却打麻将没理我,她说她不记得,反正我是记得的,因为现在这个包还摸得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二年级的时候跟人打架了回去给爸说,他很生气,我还挺担心他跑去把跟我打架的人干掉了。可能这也是我们感觉跟爸亲一些的原因之一。

我小学毕业后母亲又出去务工。中学时,非常羡慕寝室同学的母亲常常来探望他,给他带吃的,给他买衣服;后来面临高考,很多同学的家长都会在学校外租个房子带学生,这样有利于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当时我们也说过这个问题,母亲问我要不要她来带带我,我心里是想的,嘴上却说着:“没必要,别浪费钱”。

不过自己不甘心什么都不做,于是第一次送礼给宿舍院长,请他帮我换个宿舍。与原来的舍友玩的都挺好,就是不适合学习,哈哈,我想从八人间换到六人间,从玩的氛围换到学习的氛围,最后院长没有收东西并说:“你是学生,是消费者,这些东西我不要,你以后工作赚钱了再感谢也不迟”,当时我想:完了,不收礼就不会办事。于是遗憾的走开,不过后来还是帮我调了宿舍,谢谢院长,是我小人之心了。

当时的我认为送礼请人办事是一件非常令人不爽的事情,是一个恶心的成年人为了利益而做出违背本心的行为,这事还让我愧疚了一阵子,因为我可能占了别人的位置。当然,这笔帐我也记在我妈头上了,谁叫你不来带我,让我做了个恶人,都怪你。现在看来似乎很不讲道理,但当时就这么想的。

上面的文字显得很政治不正确,朋友圈里,微信群里都是母亲节快乐,感谢母亲,思念母亲,我爱母亲等等;而这里却是埋怨,是撕口子,袒露内心是一件令人为难的事情。我曾一度想过,你生我,我送终,你给我花的钱,连本带利还给你,还完了就两清,人生本来就应该是孤独的。
我只看到了负面的东西,而没有看到她的付出,选择性的看见,选择性忘记。

直到后来读书多了些,经历多了些,想问题也就明白了些:

1,父母生长的时代造就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一切都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有比享受亲情更重要的事情--“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基本的教育,医疗,住房;我妈之所以出门务工,一半是物质基础没有保障,另一半是跟爸相处并不开心;
2,小孩是父母的缩影,我现在怎么对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孩子将来就会如何对我;
3,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维克多·弗兰克

不管现在面对什么,不管将来遇到什么,我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我一直拥有选择权。既然我对自己的人生有选择权,那为什么不去选择能让生活更好的选项呢?

当我选择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亲情,家庭的时候,又回忆起另外一些事情。
以前家里卖馒头,我跟妈说我想吃豆沙馒头,一般都是一个一个的,而她给我做了一大条,盘满了一格蒸笼,那吃起来叫一个爽;
还有在学校考试得了一百分,放学回家还隔了一座桥就开始大喊报喜;
我生气的时候,她讲笑话强行逗我笑;
去广东玩的时候请假给我做饭等等。
其实母亲对我的好,对我的付出,是远多于她的不好的。只不过以前的自己所站的位置太低,看不见罢。

现在,我对她的不满也都放下,因为能讲出来,讲得出来就放得下。不管以前如何,以后的生活都将由我们的选择构成。

最后,谢谢妈。

2018-05-13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