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业要由人才来成就,领导者应知人善任,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大事业要由人才来成就,领导者应知人善任,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领导者要做的无非两件事,一个是把握方向,一个是用人。用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是三大不祥之兆,对于一个组织同样如此。用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心诚意地成就我们所用之人,知人善任。

为治以知人为先,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一个人也都有成就自己的愿望,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社会的尊重和相应的价值,我们要充分地研究和了解人的需求、人的长处、人的不足。“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人才”,只有对一个人有了充分地了解,我们才能用好一个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决定要用某个人才去完成某些事情时,要给他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和效用的环境,而不是一味地放大他的短处,或是给他设置种种的限制,甚至对他的优点和成绩视而不见,这样永远也汇聚不了有用的人才,成就不了大的事业。

汉王刘邦已经信任陈平,这一天就和他商议怎么搞倒项羽。陈平说,项王身边可用的耿直之人没几个,也就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之辈。大王您如果确能拿出几万斤黄金,施用反间计,离间楚国的君臣关系,使他们内心互相猜疑,而项羽本就猜忌多疑,易听信谗言,这样一来,他们内部必然会自相残杀,我们即可乘机发兵去攻打他们,必定能够击败楚军。汉王很是认可,便取出黄金四万斤交给陈平,任凭他自由运作,不过问具体使用情况。陈平于是用许多黄金雇请间谍到楚军中去进行离间活动,扬言说:“各位将领如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勋卓著,却终究不能分得一块土地而称王,因此他们便想与汉军联合起来,借此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称王。”项羽果然有所猜忌,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

这一年的四月,楚军在荥陽包围了汉王,形势十分危急,汉王向项羽割地请求议和。亚父范增劝项羽火速攻打荥陽,汉王为此忧心忡忡。这时项羽派使者来到汉王处,陈平置备了丰盛的宴席,命人端上去款待楚国的使者,一见到使者,就假装惊诧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竟是项王的使者啊!”随即将酒菜又端了出去,改换粗劣的饭菜送给楚使食用。使者回去以后,把情况如实汇报给了项羽,项羽果然又加大了对范增的猜疑,越发不肯听从他加紧攻城的意见。范增听说项羽怀疑他,便怒气冲冲地说:“天下事已成定局,您爱咋干咋干吧,请准许我辞职回家!”于是范增踏上了归途,还没有到达彭城,就背上毒疮发作死去了,显然是被活活气死的。

五月,将军纪信告诉汉王说:“形势紧急!我请求去迷惑一下楚军,您就可以悄悄地溜出荥陽城了。”随即由陈平趁着夜黑把二千多名妇女放出城东门,楚军即刻便从四面围攻这群妇女;纪信于是乘坐汉王的车驾驶到楚军前,说:“我军粮食已经吃光了,汉王前来乞降。”楚军都山呼万岁,涌到城东观望。汉王因此得以带领几十骑人马从西门出城逃走,命韩王信与周苛、魏豹、枞公继续把守荥陽。项羽见到纪信后问道:“汉王在哪里呀?”纪信说:“已经出城了。”项羽于是烧死了纪信。

后来项羽攻下荥陽,生擒了周苛。项羽对周苛说:“你若归降我,我就任命你为上将军,并分给你三万户的封地。”周苛斥骂道:“你若不快快投降汉王,马上就要被俘虏了,你绝不是汉王的对手!”项羽便煮杀了周苛,并杀了枞公,俘获了韩王信。随即又包围了刘邦所在的成皋。汉王趁乱又逃了出来,只身与滕公夏侯婴共乘一辆车子出成皋城的玉门,往北渡过黄河,投宿在小修武驿站的客舍中。次日清晨,汉王自称是汉国的使者,奔驰进入赵军营地。这时张耳、韩信还没起床。汉王即闯入他们的卧室,夺走他们的印信兵符,用指挥旗召集众将领们,调换了众将的职位。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来了,大吃一惊。汉王就命张耳去巡行收集兵员,守备赵地。授韩信相国的职位,让他集结赵国尚未征发的部队去攻打齐国。汉军将领们陆陆续续地从成皋逃出,继续追随汉王。

刘邦可以说是很善于用人了。宋代欧阳修在《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中说:“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刘邦用人不是无选择的任用,而是经过了识人的过程的,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说过了刘邦赏识陈平的过程。刘邦在用人的时候,能够大胆使用而不存任何疑虑,可以说深得用人之道。陈平不是个完美的人,他品行有缺陷,还爱贪个财受个贿啥的,但正如《菜根谭》说的:“地至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刘邦能够用人之长而容人之短,所以可以得人、任人。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是一种无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才是境界。这句话虽然可以强调人心的复杂和制度的重要,但是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顺序颠倒变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本身就是项羽的做法。项羽任人唯亲,所以可以“用人不疑”,因为都在自己家这个大盘子里,肥水流不了外人田;项羽也奉行“疑人不用”,因为亲戚以外的人都得不到重要的位置和资源,将士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陷了城镇得不到赐封,并且对人家的功劳毫不记在心中,对人家的过失却总是耿耿于怀。所以,顺序一颠倒,意思也就千差万别了。

刘邦的将士可以以死报效他,而他们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宁死也不愿转投到项羽的麾下,可见项羽用人之失败。俗话说:疏不间亲。意思就是疏远的人是不能离间亲密关系的人的。这也给那些爱说人家家人朋友坏话的人提个醒,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而陈平用了点钱散播了一点谣言,项羽团队立刻就要土崩瓦解了,足可见项羽的心和众人的心根本就没在一起,徒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致使天下人都反叛他,贤能才士都怨恨他,无一人愿意为他效力。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量有多大,福就有多大。量的意思就是心量,就是容人之量。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用人是如此,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追求自己更加完美,但不能要求他人必须完美,对人求全责备,那一定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对亲密的人更是这样。我们要能够容忍家人的过失,交流起来一定要和声细语,不能简单粗暴。要能够容忍朋友的缺点,既然选择与他做朋友,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和他做朋友,多交比自己强的朋友。要容忍同事的种种不协调的相互配合,互相补台而不要互相拆台,互相成就而不是相互诋毁。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禅师的宽容大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之,如唐代陆贽所说:“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多看人的长处,善用人的长处,有识人之明,有容人之雅量,想不成大事都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事业要由人才来成就,领导者应知人善任,用人之长,容人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