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

为你介绍西方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吴军对高等教育的看法……

《大学之路》是一本介绍西方大学教育的书。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叫“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这是因为,这本书是作者吴军陪女儿走访过十几所英美的顶级名校之后写成的。吴军的女儿最终也如愿以偿,进入了MIT麻省理工学院。但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讲述每个大学的录取规则、怎么写申请材料这些具体内容,重点在讨论西方高等教育这样的宏观话题上。

这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是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东西方人对于高等教育的认知差异,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这些内容。下册的内容从比较微观的角度,用类似游记的方式,介绍了十几所欧美顶级名校的具体情况,这本书不算前言后记的话,一共有十四章内容,每一章都相对独立,我们这期音频重点介绍宏观层面的内容。听完这期音频,你就能对“西方大学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了。

这本书的作者吴军,对于得到用户来说都不陌生了,他是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谷歌中日韩搜索算法的发明人,投资人,得到订阅专栏《硅谷来信》的主理人。吴军在教育方面的经历也非常丰富。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还曾经在清华大学担任过班主任,参与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管理工作。所以让他来谈高等教育,可以说是非常有经验。

吴军不仅在科技领域和教育领域卓有成就,在写作上也是一把好手。他从2011年到2017年,每年都会出版一到两本书,而且每本书的质量都很高。吴军出版的书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选题,第一类是科技领域,比如《浪潮之巅》和《硅谷之谜》,是介绍硅谷公司和硅谷文化的,《数学之美》和《智能时代》是介绍计算机科学的。第二类关注的是人文,吴军出版过四册《文明之光》,主要探讨的是人类文明史。

今天要说的这本《大学之路》,主要讨论的是西方高等教育。关于出国留学、介绍国外大学的书在市面上有很多,我们为什么要看吴军写的这一本呢?因为吴军在美国工作多年,他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经历和背景,让他能获得很多其他作者没有的资料,再加上他为了给女儿选学校,实地走访了十几所欧美顶级名校,拿到的都是一手资料。所以关于西方的大学教育,我们很有必要听听吴军怎么说。

介绍完这本书和作者的基本情况,下面我分三部分为你详细解读这本书的内容。第一部分咱们来探讨东西方人对大学的认知差异,我会带你回到历史深处寻找问题的答案。第二部分咱们来看看两种不同的办学理念,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第三部分会谈到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这部分内容会让你对美国私立大学有一个更立体、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部分

好,先来聊一个我们都会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要上大学?吴军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西方人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很多亚洲人来说,上大学,是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办法,是得到体面工作和收入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只要是没有太大的经济问题,大学是一定要上的,不仅要上,还要千方百计地上好大学。

但如果你问一个美国人或者是欧洲人,为什么要上大学?他们会说,因为他想从事某些特定职业。在西方,如果你想从事像律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就必须得上大学,但并不是所有职业都需要上大学,如果你想从事厨师、酿酒师、园艺师这些职业,就完全没必要上大学。大学教的内容,和这些行业需要的知识完全是两回事。而且,在西方人看来,上大学和社会地位没那么强的联系,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上大学,他们活得也很好,社会地位也不低。

也就是说,亚洲人认为,大学几乎是一个必选项,一定要上,只有上大学,以后才能有体面的生活。而西方人认为,大学只是众多选项里的一个,只有想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才需要上大学。那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吴军认为,这是因为东西方大学的历史传统,有本质的区别。

书里介绍了东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先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中国高等教育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孔子时代的教育,主要学的不是具体的谋生手段,而是要学习社会精英应该有的智慧和见识。高等教育,不直接传授谋生技能,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大学都坚持这个理念。

到了隋代,有了科举制度,科举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普通人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从这时开始,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开始紧密结合,自然而然的和社会地位、做官就联系在一起了。这种观念对国人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还是把考试、升学和获得社会地位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千方百计地要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西方人为什么认为上大学不是一个必选项呢?我们还是去历史上找答案。西方高等教育的萌芽和中国的很相似,也是一位智者带着一帮学生,这个人就是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哲学家。现代大学是在中世纪诞生的,今天我们说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一种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团体,这种团体直接受到领主保护,有独立管辖权,也就是说,它不受到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管理,也就能拥有学术自由。

一般咱们理解的学术自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学者有发表自己学术观点的言论自由,另一个就是学校在管理上不受到行政干涉。但实际上,西方大学更进一步,拥有的是学术特权。学术特权起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签署的一个法律文件,这个文件的核心内容有四条:

第一条,大学人员有类似神职人员的自由和豁免权。这条特权一下子把学者和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提升到了神职人员的水平。可不要小看这一条,在当时的欧洲,神职人员的社会地位,比贵族都要高一级。

第二条,大学人员有为了学习目的自由迁徙的权利。这条是今天世界各国发放学生签证,和访问学者签证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一条,我们今天可能就没法出国留学。

第三条,大学人员有免于学术观点和政见不同而遭受报复的权利。这一条,让大学有了真正自由研究的权利。

第四条,大学人员有权要求学校和教会进行裁决,而不是被地方法庭裁决。这一条让大学可以独立于地方的行政管理。比如在越南战争期间,政府不允许逃兵役的学生入学,但耶鲁和很多大学都拒绝执行,这么做的依据,就是这一条特权。

和中国的大学不一样,接受学术特权的西方大学,里面教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神学知识、拉丁文写作技巧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来这里上大学的学生,一开始想的就不是升官发财。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西方人并不是全民都想上大学的思想根源。

虽然东西方高等教育在历史上的差异很大,但就现在来说,中国人读大学,也并不都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很多人都是因为对知识纯粹的渴望去读大学的。不过,不管你有没有上大学,抱着什么目的去上的大学,这都不重要。因为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在吴军看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里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大学,才刚刚开始。

我们看马拉松都知道,起跑的一瞬间,道路非常拥挤,但等比赛过了四分之一,你就会发现选手和选手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开很远了,在起跑时占的那一点点便宜,这时候早就没什么意义了。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到好位置,但事实上,成功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上,绝大多数人跑不到一半就弃权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要发愁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同伴,陪自己一起跑下去。所以吴军认为,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笑到最后的,一定是“终身学习者”。

好,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内容,咱们说到东西方人对大学不同的认识,东方人倾向于认为大学是必选项,怎么着也得上个大学,但西方人认为大学是某些特定职业的必经之路,不上大学也完全可以。造成这种认知分歧的原因,在于东西方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不同,中国从隋代开始,教育和做官、提升社会地位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中国人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是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而西方大学最基本的特征是拥有学术特权,学习自由技艺,所以西方人读大学的目的,相对来说没那么功利。不过不管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都要记住,大学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做一个终生学习者,教育是一辈子的事。

第二部分

近几年,中国人对大学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很多孩子读大学的目的也许就是想单纯地研究一门学问,而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上大学。很多家长也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并且支持他们去海外留学。说到去海外留学,我们就不得不说说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了,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部分内容。

大学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但作者吴军认为,优秀的大学实际上只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纽曼开创的通才教育,另一种是洪堡开创的专才教育。很少有学校能兼顾这两个方面,大多数的学校只能是认同其中一种,并且能坚持上百年,办一所风格鲜明的大学。

我们先来看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它最早是由一个叫约翰・纽曼的人提出来的,纽曼是英国牛津的大主教和教育家。纽曼认为,学生们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彼此成为朋友。他还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而不是教授一些具体的雕虫小技。纽曼反对一上来就给学生教授某个专业的具体技能,他认为大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广,不能过早的就局限在某个具体的专业里。

世界上采用纽曼式教育理念的学校有很多,不过把这种教育理念发展到极致的,要属哈佛商学院了。哈佛商学院是全球最难进的商学院之一,学生都生活在一起,平时同吃同住,即便是假期,学校也会组织学生们一起到世界各地玩儿。来这里的学生,相互学到的知识比从教授那里学到的还要多。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进了哈佛商学院,但没和同学们玩到一起,那你就白交学费了。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成为彼此的朋友,

纽曼式教育对学生的自觉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一所大学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问题学生,学校又不管束,那这所大学一定是办得一团糟。所以很多美国州立大学,就没办法采用纽曼式的教育,因为生源参差不齐。但美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因为入学门槛很高,进来的学生大概率上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学习主动性不成问题,只有这样的学生聚在一起,才能实现纽曼通才教育想要达成的结果。

想要实现通才式的教育,光有理念上的认同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是给学生选课和换专业的自由,如果大一新生刚入学,就被固定在某个专业上,也就说不上是通才教育了。这一点美国大部分的一流大学做得都很好,比如像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等大学,在选课上都给予了学生绝对的自由。上这些学校的大一新生,不分专业,学生们可以随便选课,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了解自己真实兴趣。

实现通才教育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学校要有实力开出足够多、足够广泛的课程。如果没有广而多的课程,即使学校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学生们实际上也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还是不能实现通才教育。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概意思是说:大学之所以叫大学,不是因为这里面有大楼,而是因为这里面有大师。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说的在理。但吴军认为,大楼的作用,也许被严重低估了,大师固然重要,但没有大楼,也就是没有物质基础,大师们的教育理念也很难实现。如果一所大学没有实力开出足够的课程,那就实现不了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在这方面,哈佛做得就很好。哈佛大约有6000名本科生,他们居然开出了6000门课,这还不算完,哈佛的学生还可以去隔壁的麻省理工学院选课,当然,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来哈佛自由选课。只有开出这么多门的课程,才能真正的保证学生想学什么就有什么。所以吴军才说,大学不仅要有大师,也要有大楼。

说完了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咱们再来看看洪堡式的专才教育。洪堡是普鲁士的外交家、教育家,他建立的高等教育体系,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也就是说,强调大学生在学校要学习马上就能用的知识,一走出校园就能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为了能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实行洪堡制的大学,很多专业需要五年才能毕业,最后两年学习的是非常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洪堡制的大学都会花大价钱建立研究生院,这也是实现专才教育的物质基础。

在19世纪,采用这套教育体系的普鲁士,很快实现了工业化,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欧洲其他国家看到普鲁士的崛起,也都开始效仿洪堡式的办学理念。到了19世纪下半叶,美国工业革命也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时候的美国也开始引入洪堡式的教育思想,美国的理工科教育。大多都来源于这个时期。

《大学之路》的下册就举了个例子,比如著名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让大一新生,就有机会参与真正的科研。什么叫真正的科研?一般大学里让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其实就是教授让学生们练练手,随便做点事情。因为很多教授认为,自己的科研项目本科生做不了,他也没时间手把手地辅导这个学生。在美国的一般大学里,大多数本科生参与的所谓科研,几乎都是这种性质。但MIT不一样,MIT的教授会让本科生参与自己拿了经费的科研项目,并且让他们承担这个项目里的一个工作,就需要教授花时间来指导这个学生,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经过这样的锻炼,MIT的本科毕业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就已经很强了。

如今的顶级名校,往往采用的就这两种办学理念其中的一种。那这两种教育理念哪种更优秀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洪堡式的专才教育更占优势,因为洪堡式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在执行层面很棒的人才,但要说培养具备广阔视野的领袖以及企业家,纽曼式的通才教育更占优势。

那能不能把这两种教育理念完美地结合起来呢?吴军说,这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对学生的要求太高了,大学本科教育一共也就四年,要同时做到全面发展和精通某一个专业,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结合两者的办学成本太高,一所大学既要做到学科齐全,做好本科教学,还要保持每个学科都有极强的科研能力,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每个大学的资源都有限,大多数的学校的最优策略,是集中资源,把某几个学科办到顶尖水平。或者干脆专心搞教学,把钱都花在本科教学上,那这所学校的科研自然会弱下来。

不管是纽曼式的通才教育,还是洪堡式的专才教育,大学里开设的很多课程,并不都是对工作有直接帮助的。吴军认为,这也许就能说明,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是大学的生活经历和高等教育本身,课程的内容反倒是其次。在大学里不管学什么课程,只要学的东西足够多,时间足够长,人就会受到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吴军很赞同纽曼的观点: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所以,你也许不用纠结自己是去接受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上大学本身,也许就是最好的教育。

好,以上就是第二部分内容,我们介绍了两种教育模式,纽曼的通才教育和洪堡的专才教育。纽曼式的大学要多开课,让学生有选择,洪堡式的大学要建立研究生院,大力培养专业人才。而且,想要两者兼顾,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校的办学成本问题。不过你也不用太纠结该选择哪一项,因为上大学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三部分

了解了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我们还得说说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这样才能对美国大学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世界一流大学大部分都在美国,美国的大学办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独特的管理模式。咱们主要介绍三个主要特征,终身教职,教授治校和校董事会制度。

说起美国大学管理,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终身教职”,这个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铁饭碗,但实际上,终身教职和铁饭碗并不完全一样。给予教授终身教职,最本质的原因来自于对学术自由的捍卫。

20世纪之前,并没有终身教职这么一说,因为那时候美国大学很少有解雇教授的现象,也就无所谓终身不终身了。不过有时候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有些教授会公开发表一些反教会的观点,或者是公开地批评某一个资本家,这时候一些宗教势力、学校的赞助人,就会给学校施加压力,逼迫学校解雇那些他们不喜欢的教授。这种现象会干扰到教授们的学术研究,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发声。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让教授们自由发声,专心研究学问,美国的几所大学和美国教授协会,开始号召实行不能随意解雇教授的制度,也就是现在的“终身教职”制度。在实行终身教职制度的学校里,教授一旦获得终身教职,只要不是违法,学校基本上是没办法解雇他们的。不过想要得到终身教职,是极其困难的,一个助理教授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经过几次严格的考核,才有可能获得终身教职。从终身教职的起源我们就能知道,终身教职强调的不是铁饭碗,而是学术自由。

在美国,终身教职的教授不仅不能被随便解雇,还有管理学校的资格。“教授治校”也是美国私立大学的一大特色。不过教授们的管理范围,只到系这一级,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在美国大部分的学校里,每次系里面制定或者修改制度,一般都需要系里面全体教授的通过。在制度的执行过程里,除了在教授晋升上资深教授更有发言权之外,其他事情的发言权一律平等,不分新老,不看资历,非常民主。

教授治校是美国大学的传统,早期大学规模小,教授治校还比较容易。但吴军认为,现在的学校规模已经比之前大太多了,教授全面民主管理的效率也就太低了,所以现在的教授权限才不能超出系。不过总的来说,教授治校,行政成本低,学校管理公正透明,还维护了教授们的尊严和权威,保证了学术自由,是很好的管理制度。

那学校的大事由谁来管理呢?这就要介绍到校董会了。校董会是由董事组成的,私立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资产,为了让这个资产不断地延续下去,创始人就会把它委托给一些人来管理,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校董。

校董给人的感觉往往就是一个虚职,是有钱大佬买来给自己贴金的。但其实不是,校董对大学是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它会帮助学校解决一些财务问题,校董一般都是大富豪,他们不仅自己会给学校提供一部分资金,还会给学校拉赞助,动员其他人给学校捐款,比如约翰・霍普金斯的校董事会主席布隆伯格,他不仅自己给学校捐助了11亿美元,还动员了电信和传媒大王马隆给学校捐款。

除了筹钱,校董们还会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比如任命校长。私立大学每次换校长,校董会都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会寻找下一任校长的合适人选,并且对他们进行面试,最终选定新任校长。除了选定校长,校董还是校长的顾问。因为校董们往往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他们的见识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很有帮助,所以他们会参与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比如规划要不要成立一个新学院,要不要在另外一个地方建设新校区,这些关乎学校未来的大事,校董都要参与。

总的来说,对内,校董筹集资金,拍板儿大事,规划未来。对外,校董们就是学校的形象大使,到处给人布道,用他们自己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地帮学校做宣传,帮助大学和各种机构建立合作。所以说,大学校董并不是一个用钱买来的虚职,真正的校董,会为大学的发展尽心尽力,尽自己可能提供最多的帮助。这也是美国私立大学为什么这么牛的一个原因。

总结

说到这,《大学之路》这本书就讲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一共说了三个要点。

这一部分咱们说到东西方人对上大学认识的不同,大多数东方人认为大学是必选项,怎么着也得上个大学。但西方人则认为,大学是某些职业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想从事这些行业,不上大学也完全可以。吴军认为,造成这种认知分歧的原因,在于东西方大学的发展历程的不同。不过不管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都要记住,大学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做一个终生学习者,教育是一辈子的事。

第二部分我们说到了纽曼式的通才教育和洪堡式的专才教育,因为办学成本和学生学习压力的原因,想要同时兼顾这两种教育模式是极其困难的。不过你也不用纠结,大学的课程也许并不重要,上大学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后一部分,咱们介绍了美国大学的管理制度,知道了采用终身教职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学术自由,而不是什么给教授铁饭碗。教授治校,不仅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实现管理公正透明,还维护了教授们的尊严和权威。小事靠教授,大事靠校董。对内,校董筹集资金,拍板儿大事,规划未来。对外,校董们就是学校的形象大使。校董并不是有钱人的用来镀金的虚职,优秀的校董要为大学的发展尽心尽力,尽自己可能提供最多的帮助。

《大学之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美国私立名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制度,整本书看下来,给咱们的感觉就是美国私立大学就是牛啊,各方面都很优秀。但近几年批评美国私立名校的书籍和文章也很多,比如“每天听本书”之前解读过一本书《优秀的绵羊》,这本书里就说到了常春藤大学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这里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是为了确保精英子弟的录取比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素质都能帮你被名校录取,名校要的是那些有贵族气质的、美式传统精英阶层的素质,比如大提琴、击剑等等。这些特长,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对于上层社会的子弟却稀松平常。所以说,常春藤名校搞的其实并不是素质教育,所谓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只是为了把普通人拦在门外。

还有对大牌教授的质疑。常春藤大学的大部分课都是大课堂,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学生在下面听课,老师只管在上面讲,很少和学生互动。有些教授甚至只管讲课,和学生互动的环节都是让助教来完成的,这样学生根本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至于那些大教授,尤其是获得了终身教职的教授,更是不给本科生上课,给大一新生上课的,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教职人员,像博士后,在读博士生这些。但为了保证教授们出科研成果,学校也不愿意改变这种局面,让教授们投入太多的时间在教学上。这些对美国私立名校的批判,也是我们在谈美国名校的时候,必须了解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