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与狗

狗十三,狗13,狗B,是的,狗逼。这操蛋的长大!

每个大人眼中的顺利长大,不过是一个孩子对于自我的丢弃,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了大人,也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样懂事。

所以,似乎每一代人都在复制一代的人生,把属于自己的痕迹掩藏起来,做出大人喜欢的模样。每个孩子都以这样的方式长成了大人,然后再用这种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13岁的女孩子,喜欢看《锵锵三人行》,音乐听的是摇滚,最喜欢看的书是《时间简史》,她对宇宙充满着好奇,也相信着平行时空的存在。

她原本任性,被爸爸打了一次之后,她学乖了,爸爸很开心她的成长,却从未想过,这个过程,女儿是痛苦的。

她是李玩,一个13岁的女孩,父母离婚,物理天才,对宇宙充满想象,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她看清了一些大人才会知道的事情,然后偷偷的隐藏起了自己的情绪。

父亲另外有了家庭,和继母生了一个男孩,爷爷说名字不能随便起,因为是一个男孩,一直瞒着李玩,等到弟弟的生日,李玩才被告知了一声,直接跟着爸爸去了饭店,觉得自己难以融入这般的热闹,所以便一个人坐在了后面的椅子上看着家里人围着弟弟的欢笑。

故事开始于一只狗,爸爸为了附和老师的意见,逼李玩选了她并不喜欢的英语兴趣小组,出于补偿,继母挑了一只狗送给了李玩,起初,她并不想要这只狗,后来她接受了这只狗,狗却被爷爷不小心丢了。

她给这只狗取名叫爱因斯坦,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是彼此陪伴的朋友,楼下小摊买来猪肝,和米饭混在一起剁碎,她们两个分着吃。


父母离婚之后,李玩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出于替自己儿子的补偿,爷爷奶奶很爱李玩,某些时候甚至是到了溺爱的地步。

恰恰,狗是被爷爷丢的。

爱因斯坦被丢了之后,李玩得到的补偿是滑冰鞋,没有人去找爱因斯坦,她也没有得到爷爷的一声抱歉,滑冰鞋那么贵,难道还比不过一只狗吗?


可李玩却像是疯了一样,一边哭着一边跑着找狗,任谁都劝不回来。大人们不明白她为什么会为了一只狗如此的执拗,甚至让爷爷扭到了脚。

李玩这个女孩,怎么能这么不懂事呢?


继母又去买了一只和爱因斯坦长的相像的狗,一家人都说这就是爱因斯坦,他们明明知道不是的,只有李玩真的承认了,它不是爱因斯坦。

可只有她自己承认啊,数量,即是正义。

李玩不懂事的继续哭闹,对着爸爸吹了一瓶啤酒,换来了爸爸的一顿毒打,手被啤酒瓶的玻璃划破,爸爸没有看到,只是逼她给爷爷奶奶道歉。

李玩害怕了,按着爸爸的话,大声的给爷爷奶奶说了对不起,跑去了洗手间,看着两只手上的血,打开淋浴哭了起来。

第二天,李玩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再纠结于,那只狗到底是不是爱因斯坦。

大人们看到,都暗自窃喜,甚至有种为自己孩子长大而有的骄傲。

除了继母,家人都是真正爱李玩的,这无可厚非,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温情的爱,才恰恰把李玩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那可是最爱你的家人啊,你怎么能让他们生气呢?你得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这样才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啊。

中国传统文化讲孝,并且默认了听话就是最大的孝顺。


所以,同性恋不敢承认自己的爱情,想闯荡一番的人也最终回到父母身旁过平淡一生,生性内向的孩子被要求活泼,学习不好的孩子让父母丢脸。

太多了,这种孝顺让大多的中国孩子都长成了雷同的样子,然后变成了雷同的父母。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他独特的样子,不是吗?

李玩是个敏感的孩子,如果不是敏感的话,又怎么会有超于那个年纪的成熟呢?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离婚了,陪伴,欢笑,疼爱,她都缺少,所以她自卑,她也小心翼翼。

父亲爱她,她知道,但爱是怕被比较的。

答应她看天文展,却带着她去参加并不适合她的酒局,听着大人们之间的伪善对话,甚至让13岁的李玩喝酒。

爸爸质问李玩竟然学会了喝酒,她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你也让我喝酒了,不是吗?”

她从酒局逃离,可天文展却已经结束。


再成熟,也是十三岁的女孩,该有的期待会有,期待落空后的失望,一点都不会少。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这句话也许会带来安慰,却始终都没有办法彻底接受,为什么还会有一个弟弟,为什么爸爸爱弟弟比爱自己更多?

“姐姐你真棒!你到我家来,我家有好多玩具,我让我爸也给你买好多玩具。”明明也是她的爸爸啊,明明也是她的家,怎么就都成了弟弟的,自己在自己的家,怎么就成了客人?

就像李玩因为找爱因斯坦推倒了爷爷被要求给爷爷道歉,但弟弟用棍子打破了奶奶的头,爸爸却抱起了弟弟哄他。

李玩只有爸爸了,可爸爸却有了新的孩子。

她只能变的懂事,懂事了,爸爸就会继续爱她吧,童年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会有安全感。当李玩笑着吃下狗肉的时候,她就长成了一个懂事的大孩子。

如果你问父母自己为什么会这般的长大,他们大概会告诉你,因为他们也是这样长大的。

从来如此,就本该如此吗?从来如此,便对吗?等你长大了之后就知道了,这句话就仿佛是句魔咒一般,自顾自的笃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为什么我长大的样子,不能和你不一样。

其实,我们终其一生,应该活成适合自己的样子,懂事和听话不是唯一的褒奖,那甚至不是一种褒奖,太懂事的孩子,是懦弱的,他不敢坚持自己相信的自己。

怎么能把妥协当做成长呢?妥协是一种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啊。好了,算了,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和懂事的顺从当中,就这般的长大了。


我一直觉得有青春叛逆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那可能是自己一生当中,最能勇敢做自己的一段时间了,可以对眼前自己所无法认同的世界,做出那么一些反抗。

反抗的力量很弱小,但却会让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充满了鲜活。

如果没有资格做父母,那么,就不要那么着急的做父母了,世间再多一个雷同的生命,多么的残酷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孩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