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一期的《奇葩大会》上,来自清华的博士生毕岛演讲完毕后,获得了97票,刷新了现场获赞记录,也拿到了这一季的最高票。
这位化工专业的理科生,戴着眼镜,模样斯文,聊的话题离不开科研老本行,但他却很擅长融合段子手的心态和科学的思维,去研究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解读科学的风格,打破了人们对于工科男的刻板印象,在他的眼中,无论多么无聊的日常生活,都能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比如,为了研究如何科学高效洗袜子,他自制了多款自动洗袜机,从电脑风扇到打蛋器再到发条人。
一系列论证实验后,得出结论:还是手洗最省事儿......
关于如何保暖,他按照热学的原理,研究了秋衣和风衣应怎么穿更保暖,先穿风衣再穿秋衣?还是先穿秋衣再穿风衣?
最后,通过一个很谢耳朵风格的方程式,给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秋衣外穿,比较保暖…
除此之外,他还正儿八经地研究了拉屎压水花的过程,一篇《困扰 10 亿人的拉屎压水花问题,我给出了最科学的策略!》不到一小时,阅读量突破了10万,获得点赞无数。
有人常常问他:你整天做这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实验,究竟有什么用呢?
毕岛答道,这样一些单纯有意思,用好奇心驱动的东西,在你要求它变得有用的那个瞬间,它就变得不再有趣了。
就像他说的,生活无非两件事,一件是为了取悦自己,一件是为了取悦别人,就看你怎么去平衡了。
2
太追求有用的人,总想做生活中的十项全能选手,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朋友David最近刚刚从轻度抑郁症中恢复过来。
其实David在常人的眼中,算是标准的人生赢家了,他自己的公司运营良好,家庭美满,典型的精英中产阶层。
但是前两年,他却陷入忧郁中无法自拔。
并没有遭遇什么突然打击,事业家庭都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但他就是觉得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低落,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一直以来,David的人生箴言是“生命在于运动,不进则退,”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精进、高效、做事情以结果为导向,有用的才是好的。
为此,他如上足劲的发条,把自己逼得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周末很少休息,事业越做越大,但却越来越不开心。
他一度焦虑地睡不着觉,脾气暴躁,连孩子都问他:爸爸,你为什么总是那么严肃呢。
这种状态让他不堪重负,开始影响到他的工作与家庭关系,最后不得不求助医生帮忙。
医生告诉他:你就是整个人太紧绷了,整天都忙着工作赚钱,不要太功利了,尝试去做点没那么有用的事情。
他听了医生的意见,重新调整了自己的生活节奏。现在的David,心态逐渐平和,整个人的状态松弛有度,忙时就专心地忙,该休息时也尽情休息,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去享受闲暇。
“当我不再那么计较这件事有没有用,能不能获利的时候,人不再纠结,心情也好起来了,”他说。
事实上,生活中那些看似无用的体验,往往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质感与厚度。
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很多时候,你过得不好,就是因为太追求“有用”了。
当你总是以功利心面对这个世界时,生活只会忙乱无序,在追求十项全能的过程中,做不到万事皆懂,那只好每一样都装半桶水,把每个当下都过得苟且粗糙。
这样也许能收获到功利,但失去的却是生活本来的乐趣。
3
很多人都听过苹果大神乔布斯辍学的故事。
1972年,大一新生乔布斯在里德学院就读仅一个学期之后,就因为厌倦了自己的主修课程英文,选择了辍学。
然而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校园里,在一间废弃的宿舍里住了一年,放弃了“有用”的专业,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一些很多人认为“无用”的课程,比如,书法、哲学和外国文化。
里德学院是一所比较自由的学校,学校对这种现象并不介意,乔布斯甚至还与学院的教务长杰克·达德曼成了好朋友。两个人常常就各种哲学问题展开讨论,有时候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乔布斯在这个书法班上,学习了各种字体,以及如何改变不同字体组合之间的字间距,如何做出漂亮的版式等。
可以说,书法课激发了乔布斯潜藏的艺术天赋,也系统训练了他对于美感的捕捉与洞察力。
那个阶段,他还对东方的禅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研习东方文化与佛学精神,其中的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理念,对他后来的苹果产品设计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乔布斯后来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过:“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这些知识,在我的生命中会有什么实际的运用价值。”
但是十年之后,当他开始设计第一款苹果电脑的时候,这些当时看似没用的东西,全都派上了用场。
你也许会说,全世界能出几个乔布斯,他的成功只是特例。但是下面一组数据却会告诉你更多关于有用无用的真相。
美国曾统计过各大学毕业生的入职年薪,前10名几乎清一色是理工大学,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综合性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
但对比10年及至15年以后的薪资情况时,那些以通识教育和文史哲见长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等,不仅排进了前10,薪资涨幅还远超过了理工大学,进入上层精英社会的比例也明显更高。
其实我们的先哲庄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了这个道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人生是一趟马拉松,实用主义、一技之长也许可以保我们衣食无忧,但如果你想走的更远,越跑越轻松,那些从小到大看似无用的积累,其实是在为未来储蓄能量。
一时无忧,换不来一世安稳。
4
其实不仅只是乔布斯的母校里德学院会鼓励学生们多追随内心,年轻时做一些无用的事情,现代西方教育体系都有这种传统。
另一位著名的清华毕业生,计算机专家吴军先生,曾经任职腾讯副总裁,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Google担任高管。
因为女儿申请大学的原因,他陪着女儿走遍了英美两国的名校,去了解英美教育特色,后来还写成畅销书《大学之路》。
吴军发现,英美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
而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更强,这种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
更关键的是,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和国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实用主义风气不同,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最著名的常春藤名校,都很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
比如,在耶鲁,本科生要到三年级以后,选购了36门人文和社科基础课之后,才能选专业。
学校还鼓励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各种课外活动中。
实践证明,这些貌似无用,看似和成绩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却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而相比之下,国内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下,从未来找工作会不会有用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被迫学习。
因此很多学生一旦毕业拿到了文凭,就觉得完成了人生的学习阶段,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蔡康永在《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一文中说,“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地问:“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赫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越用心生活,越会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那些诗词歌赋,那些风花雪月闲情逸致,那些大自然徒步漫游,那些一杯茶一本书消磨一下午的闲散时光,带不来钱,换不来名和利,好像真的都没有什么用。
但正是这些没有用的片段,这些无意义的Moment,构成了我们美好的岁月回忆,以及丰富充实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