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讲李白

我今天来到你们教室,是要给大家讲一下,我们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李白。

在给大家讲李白之前,我先说一下他生活的时代。

李白呢,生活在唐代,距离今天已经有1400多年了。唐代的首都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从郑州坐高铁过去,需要两个小时。要是在唐代,从郑州到西安,可能要走很多天。

在1400多年前,那里除了生活着我们中国人,还有很多外国人。

仅仅来上学的学生,就有3万多人,在这3万多人中,日本来上学的就有1万多人。其它的还有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指的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还有朝鲜人,(朝鲜人指的就是现在的韩国人和北朝鲜人),另外就是波斯人,(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伊拉克人)。

这个时候大家都可以想象一下了。

如果有一天你生活在唐代,你坐在一个教室里,你的左边可能是一个波斯人同学,你的后面,有可能是一个阿拉伯人同学。他们除了学习我们的汉语,我们的很多人还需要学习他们国家的语言。所以说唐代就有人开始学外语了,从事翻译这门工作了。其目的呢,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对方的生活。所以说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外语。这样你到了一个别人的国家就可以充分的和别人进行交流沟通。语言没有障碍可以让你走得更远。

唐代是一个无论你是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的外国人,都很愿意来的朝代,而李白呢,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

但是,这只是唐代的一个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唐代还有更伟大,更有魅力的方面。

大家知道,我肯定要说唐诗了。

唐诗,唐朝人写文章的一种形式。,就像我们现在写作文是一样的。

既然像我们写作文一样,就一定有写的好的,也有写的差的。

你们知道唐代流传到现在一共有多少诗吗?48900多首。是多少人写的呢?2200多人。

别忘了,这可是经过1400多年,传啊传啊,剩余下来的,那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有多少人写诗,又写了多少诗了。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这4万多首诗当中,仍然有大量的写的不好的,所以呢,有很大很大的一部分,没有被选入课本,我们也就不需要去背诵。

讲到这里,我说一下你们的同学王熙康,她除了周一到周五上课,到周末的时候,还会有一些补习班,这些课外的,多属于一些个人兴趣,或者才艺的学习和延伸。那些书那些课,相对我们每天在学校学习的书和课文,它们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的前提是把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必须得弄懂了,记住了。

这就像流传下来的4万多首唐诗,有很多都没有那么重要,即使你的爸爸妈妈给你买了唐诗三百首,你仍然要知道,那些选入课文中的唐诗,才是需要你首先弄懂并记忆的。什么叫弄懂并记忆呀?就是不怕考试。

这是关于唐诗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首先,我们不能贪多,我们要抓住重点的去记忆,就是那些选入课本里的诗文。

其次,唐诗里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我们看到古人写的东西,没必要那么紧张,那么严肃。

再者,就是我们得知道唐诗中那些不值得记忆的,存在着大量的抄袭句式,模仿创意的,所以说,我们自己写作文,一定不要试图去抄别人的,因为抄过来的作文是重复的,不属于自己的文章,你可以去看别人怎么写的作文,看了之后,就是提醒自己已经有人这样写了,我们可不能再这样写。

以上,我们讲了唐代的人。它是各种皮肤都会有。我们又讲了唐诗,它像我们写文章一样,有好有不好。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重点找一个写诗最有名的唐人,给大家讲一下。

谁呢?

李白, 当然是他。

在讲李白之前,我们还得说说,什么是诗人?前面我们讲了唐人又讲了唐诗,但是我们没有说什么是诗人,现在我们在讲一个最有名的诗人之前,一定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才是诗人。

第一,遇到好的坏的风景,就乐意抒发情感。

第二,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就渴望用文字写出来。

第三,特别的自信,特别愿意把心中的想法写成经典的文句。

李白就是这样的一名诗人。

701年,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城,当时叫碎叶的一个地方。8岁的时候,就像你们当中有些小朋友一样大的时候,搬家到了四川的江油县的青莲乡。所以我们知道李白的号是“青莲居士”。

25岁的时候离开了四川,这个时候,我们的现代人是大学毕业,开始走上社会闯世界的时候了,李白也开始了他闯世界的生涯。

在26岁,认识了孟浩然,一会儿我们会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30岁认识了杜甫,当时杜甫19岁。

35岁,李白去了长安,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西安,他见到了皇帝,也是在这一年他认识了比自己大40多岁的贺知章。就是那个写《咏柳》的大诗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当时已经是个大官。他看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之后说,能写出这样诗的人一定是太白星仙下凡。

这就是我们称李白为“诗仙”的来历。

接下来,我们根据李白写诗的时间,给大家讲几首录入小学课本的几首。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的意思呢,我不跟你们讲了,你们的老师早已给你们讲过,如果忘了可以再拿出来看一下。

我跟大家讲,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的李白,他想家了,可能是想我们前面讲过的碎叶城,也可能是想后来的青莲乡。

但是李白虽然写了天下第一首思乡诗,他却没有回过家乡,这一生都没有再回过老家。

他没有去碎叶城看看,也没有去青莲乡看看。他呢,一直生活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老不回去,老不回去,这就对故乡所有美好的记忆都永远的留在了思念当中。

读了这首诗之后,我们发现李白把天上洒到床前的月光比作了霜,这个比喻太有名了,凡是读李白诗的人都知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千万不要再用了,从月光想到霜从霜想到故乡,这样的联想,因为李白的这首诗,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你再用就是前面讲的重复,即使写入了作文,也属于那些不值得记忆的文章。

再讲第二首《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读完这首诗,首先得明白,李白是站在一个远远的地方去望一条瀑布。就是站在远处去看,看什么呢?看庐山,庐山在中国第一条大河长江的边上。在第二句当中有一个词叫前川。这个川就是长江。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站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在瀑布的后面是奔流不息的长江。庐山的瀑布呢,就在长江的前面。这说明长江河庐山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在远古时候,这里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个重要地方,因为这里经常发生洪水。

第一句还有一个词叫紫烟。我们看到紫烟会想到什么呢?一种神秘感,哇塞,有神仙待在的地方,或者是离天比较近。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我带王熙康去了一趟老君山,到了山顶,全是紫烟袅袅,感觉进入了仙境。

所以说,第一句已经将我们推到了仙界,推离了人间。

一条长长的瀑布挂在了长江的边上,注意是挂,谁挂的?我们讲挂毛巾、挂衣服。没有人能把把大瀑布给挂上去吧?

只能是神仙喽。

好了,神仙来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太快啦,太长啦。

“疑是银河落九天”,好像是九天上面的银河落了下来。

最后是怀疑,是是与不是之间,是不肯定,是猜测,是仿佛,是没有答案。

让你自己去想吧,给了你巨大的想象空间,天上到底有没有神仙?不知道,也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

这答案呢,就是你需要在相信和不相信之间进行无限的寻找和追求。

第三首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在30多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安徽南陵县游玩。这时生活在黄山的汪伦听说了,他非常仰慕李白的风采。于是汪伦给李白写信说,你不是喜欢看美丽的风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你不是还特别喜欢喝美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然后说离你不远,你来吧。

李白一看信,全是自己喜欢的,离自己又近,当时就乘一艘船跑去了。

到了之后李白问十里桃花呢,汪伦说,我们镇上有个村叫十里村,村里种了很多桃花,我们都叫十里桃花村,李白又问,那万家酒店呢,汪伦说,咱们马上要经过镇上的一条街上,有一家姓万的,他家开了一家非常好的酒店,我们镇上的人都叫万家酒店,李白一听哈哈大笑。

这是什么?

温暖的玩笑,善良的幽默。

李白在汪伦的陪同下在那里玩了好多天,这些天里他非常的开心。后来在走的时候,写下了上面这首诗。

我们现在再读这首诗,仍然能感受到李白心里面有无限的留恋和感激。

第四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就是那个写“春眠不觉晓”的诗人,他比李白大12岁。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送亲人或者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离开的时候是什么的心情?

如果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们可能会说,当时心里很舍不得,很难受,甚至什么呢?想哭。

你看李白怎么写的?

他写了什么?没有一个伤感的字眼,但是我们可以想想看,他一个人就那么站在黄鹤楼上,看江面上孟浩然坐的船的船帆,一直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也就是一直看到看不到了,江面上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可以想象在1400年前的唐代,那时候的船一定行的也不快,但是李白就是看到这个行的不快的船,一直在江面上直到消失,他看了多久啊,他是有多么的舍不得孟浩然这个朋友啊。

最后只能看到什么?“唯见长江天际流。”

唉,在船帆消失的地方,水天交接的地方,只有流荡不息的长江水。

这里最后的场景就是,江面上什么也没有了,在江的岸边的黄鹤楼上站着一个人在直直的望着长江。

第五首《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当时25岁,刚从四川来到内地,在长江的江船上来到了安徽的当涂县西南边的长江岸边,他要从这里登岸。

这个案的东边是东梁山,西边是西梁山,长江流到这里,夹山而过,从山的中间开始往北流。所以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奔流不惜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忽然在这里打了一个弯之后,还要向东流,势必水流会更快,船速会更快。当看到两岸的青山在眼前瞬时而过,脚下的这条小船也快速的驶出了这段激流,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速度,一种隐隐的急迫,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一起想象一下,李白当时25岁,刚从老家出来闯世界。他感觉自己像一艘快船,要尽快的驶向更广阔更热闹的地方,所以说“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个刚从老家出来的有志青年,关键是有才。心中有很多抱负,也有很多梦想,他想快速的去一一实现,有一种自信的急迫,斗志昂扬的急迫,加速度一样的急迫。

第六首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58岁。

由于在前几年李白经历了这个国家的内部战争。李白呢,很想为国家出点力,也就参加了一场皇子内部之间的战争。结果呢,他所参加的队伍被打败了。李白那也就被捕了。

他被关在了庐山附近的一个监狱里。后来又被发配到贵州的夜郎。他坐着小船在往夜郎行走的时候。刚走到长江巫山的时候。国家呢因为当年的大旱决定赦免一批犯人以示对自然的尊重。这批赦免的犯人当中就有李白。

于是呢,他就从巫山的一个渡口白帝城上调转船头向东往回走。

他早上早早的起来,他太高兴了,终于又自由了,终于无罪了,终于又可以游玩了,他这次坐的船更快,“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就是李白嘛?他像个孩子一样,开心的时候,兴奋的时候,总是容易夸张的。我们在前面已经知道了,“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这样的夸张语式,都是被他经常使用的。

但是能说明的是,他的确是太兴奋了。从有罪之身到无罪,他的内心,从黑暗无望到光明希望,一下子又点燃了他的激情和浪漫气质。

但是获罪过程中的经历,肯定不会在他的心头磨灭。他虽然天真,虽然浪漫,但他不是一个无心的人。

所以后面他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我们又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他坐在船上飞速的往东走,长江两边的山上,猴子一直在叫,叫什么呢?不知道。

有一个意大利的诗人,但丁,他比李白晚了500年,他说过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李白或许也想说的是:“你们叫吧,你们再叫,也挡不住我往前走的船。”

他可能是说猴子的,但是诗是给人看的,在他被捕入狱的那些天里没有人救他,那些痴迷于他诗歌的人,要么选择了沉默,要么选择了喊杀。

但是无论如何,李白是不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小学生讲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