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米联合B站做了场线上直播发布会,小米10系列手机悉数亮相。发布会最大的亮点,除了标配1亿像素的镜头模组,还有3999元的起售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米还是那个只卖1999的"性价比之王",但现在人家已经是起步3999元的中高端机型了。
10年长跑,小米完成了用户和市场的原始积累;在成立的第10个年头,小米开启了向高端市场进发的新征程。而这,注定是一个充满坎坷的旅程。
这几年,小米旗舰产品完成价格三级跳:小米6 1999元;小米8 2699元、小米9 2999元;小米10 3999元。小米从"性价比之王",逐渐跃升为"新国货"的代表。
小米手机的价格进化是有目共睹的,但小米品牌层面是否同样完成了进化,则需要市场给予答案了。
对于小米的涨价,很多人表示不太看好,在小米10 Pro售价公布的时候,满屏飘过"劝退"弹幕。
但从品牌发展角度来说,涨价是小米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成本压力的必然选择
从整个市场来看,涨价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必经之路。因为从经营成本来看,要想维持收支平衡,产品必然要涨价。
对于物价的上涨,我们都有亲身体会,除了一些公共交通或居民服务(水、气、电等)的价格常年保持不变,涨价几乎是所有企业的惯例。
去年一碗面15元,今年很可能需要16元甚至17元,真正像日本那家维持25年不涨价,涨价10日元(约0.5元),还要社长亲自道歉的冰棍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很多企业的用工成本、场租成本、材料成本等连年上涨,再加上研发投入,也促使企业必须做出涨价的决定。
近几年,小米加大了研发投入,而这为品牌带来了一定正向成果,但相应的手机成本必然由之上升,这也迫使小米不得不做出涨价的举措。
对于物价的上涨,尽管人们的感知很明显,但是作为日常必须的消费,也都渐渐地习以为常。但是电子消费品涨价,而且是大幅涨价的话,难免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因为企业涨价的理由,在消费者看来,未必成立。何况市场上可选择的品牌也多,如果现有品牌不具备足够吸引的话,消费者很可能转而投奔其他品牌而去。
如果你非要说米粉的忠诚度有多高,那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市场占有率靠前的几个品牌,其用户共性大体相同,不存在"用XX的都是屌丝,用XX的都是白领"这样明显的人群特征。所以也不存在"用XX的忠诚度一定比其他品牌高"这样的结论。
因此,如果要判断如今的小米用户有多大比例愿意购买小米10,我觉得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小米旗舰机型的涨价是否足以抵消由此带来的系列价格落差;二是小米旗舰机型的涨价是否足以抵消品牌转换的代价。
小米进入的价格区间,已经直接和华为、苹果杠上了,对于这两个具有庞大且忠诚用户基础的强势品牌,小米这一波操作,很有可能会给对手送分。
二、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1.成也风口,败也风口
产品的定价通常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刚入场的品牌占尽先机,价格可以定的高,利润也丰厚;随着其他竞争对手入场,价格会逐渐趋于平衡,加之技术的进步,价格变得越来越亲民;随之,市场把利润抹平,大家都不赚钱,于是又争相去开拓新的市场。
小米的崛起,便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可以说,小米以低价切入,提前结束了手机市场的长期拉锯战。而小米也在风口下,一跃成为手机市场的明星企业。
但成也风口,败也风口,当消费升级的机遇来临,小米却面临着难于起飞的尴尬。过于"亲民"的定价,反而成为小米进入"消费升级"备选清单的障碍。
从小米自身发展来看,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占比和营收增长的重重压力。上市之后的小米,为了继续把故事讲好,保持营收增速,手机新品涨价已然成为必选项。
雷军曾公开宣布"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这样的承诺固然可以引发消费者拍手称快,也令媒体大加赞赏,但从品牌经营层面来看,这样的承诺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不知道雷军会自我打脸,还是会通过迂回方式,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
对于雷军的言论,荣耀总裁赵明指出,中国硬件公司硬件综合净利润率能够达到5%的公司凤毛麟角。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其实雷军早就给自己留了后门。
2.强者恒强,诱惑难挡
在日渐显出颓势的手机市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
去年,华为海外市场受挫,开始大举进攻国内市场。华为对国内市场的蚕食,一度导致苹果、小米、OV等竞品均出现大幅下滑。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国潮品牌的强势崛起,在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的渲染下,华为手机一跃成为中国崛起的最佳样板,消费者支持和拥护的热情高涨。而这,让小米等手机品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八法则认为:占据市场20%的品牌往往获取80%的利润,而占据80%的品牌只能平分20%的利润。
2019年苹果拿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利润的66%,尽管较2018年(73%)有所缩水,但仍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品牌的利润之和。
从硬件成本来看,iPhone 11 Pro max的硬件成本不过3400元左右,但其高达9599元的起售价,几乎是硬件成本的3倍。
当然这么计算成本和价格比有失偏颇,因为苹果的研发投入其实十分巨大,而这部分成本平摊到每部手机里,其实远高于3400元的硬件成本。
但不论怎样,丰厚的利润对小米来说,是巨大的诱惑。而这靠薄利多销很难实现,尤其是面临日渐下滑的市场份额,小米更是忧心忡忡。
产品层面创新不足,若只是单纯的提高单价,这样无异于杀鸡取卵。只有创新和价格同步,甚至价格可以稍微走在创新前面(比如苹果),才会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说白了,品牌利润并不是以单纯的投入产出比来计算,而是通过品牌溢价。
那些占据利润大头的品牌往往也是品牌溢价高的品牌,iPhone自不必说,奢侈品的高溢价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而这也是近几年,小米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期望通过涨价获取品牌更高溢价的初衷。
三、品牌向上的必然选择
随着技术进步和中国创新大环境的发展,争夺高端市场,与国际巨头正面开战,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无论是智能制造、AI、大数据,还是传统汽车、家电、手机行业,均有一大批国产新星一跃而起。这其中,以商用无人机起家的大疆、以基因技术为主的华大基因便是佼佼者。
很多企业也不甘心作为国外品牌的代工厂,纷纷开始建立自有品牌,连富士康也开始涉足电视和手机领域。
这些年,在低端手机市场争得你死我活的诸多品牌,也开始谋求品牌向上。
小米的崛起,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市场大环境。但当小米完成智能机的普及和教育任务之后,第一波消费者已然更新迭代,小米的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小米以性价比切入手机市场,逐渐赢得消费者青睐。而性价比,往往同时意味着"低端、廉价"。这样的标签一旦嵌入消费者心智,品牌便定了型,此后便再难翻盘。
小米如今便面临这样尴尬的处境:会成为低端机的首选项,但绝不会成为高端机的备选项。
其实几年前,小米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将红米独立开来,进行双品牌运作。
红米主打低端市场,小米主攻中高端市场。
几年下来,红米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但小米却始终在中低端徘徊。
最为大家所诟病的是,小米的创新不足。
得益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小米才有机会从一个"门外汉",短时间内后来居上。但也正因此,使小米忽略了创新和技术研发的重要性,而微薄的利润可能也加剧了小米在创新方面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比OV,小米的创新亮点乏善可陈;对比华为,更是只能靠跑分和一亿像素、透明机身、环绕屏去比拼。
当然,在这方面,华为也不是一开始就走高价路线,也是逐步从中低端切入,之后才开始发力高端:华为P10之前的机型,多是3000左右的售价;华为Mate9之前的机型,也多是3400左右的价位。
小米要想打破低价的魔咒,除了学习华为,恐怕还得深入思考品牌向上的具体策略和打法——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四、战略决策的必然选择
1. 从高到低易,从低往高难
很多企业都明白"低端教育用户,高端建立形象"的重要性,但往往"从高到低易,从低往高难"。
难在哪里呢?
难在品牌形象、定位、创新、营销等诸多方面,这里面最直接的便是品牌形象。
典型如汽车行业的例子:
作为汽车消费大国,中国每年的乘用车销量达2000多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70%左右,达到1400多万辆。
从销量看,中国品牌遥遥领先。但从价位看,这里面销量占大头的车型多是10-15万左右的低端车型。在20万+的中高端车型里,国产品牌寥寥,占据大头的仍是BBA、日产等传统巨头。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工作发展比较落后,与国外成熟的企业相比,在产品力上不具备优势,只能从低端入手,但低端往往也意味着利润微薄。
近些年,自主品牌多在低端红海市场厮杀,彼此伤痕累累。很多企业冲击高端,却碍于以往的低端品牌形象,往往并不如意。如今只有领克、WEY等少数品牌稍有突围,但与占据90%以上中高端市场份额的国外车企相比,这几个品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此相反,在高端方面做的好,走向低端往往也容易大爆,大疆便是典型的例子。
其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70%份额,推出的入门级无人机也引发无数追捧,给那些想依靠低价切入市场的竞争对手致命一击。
在汽车领域,合资品牌也屡屡下探,15万左右的车型定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这对自主品牌产生了巨大威胁。要想保持份额,同时践行品牌向上战略,自主品牌必须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攻,向中高端价位发起冲击。
2.除了打法明确,实力也要够格
在手机行业,许多国产品牌也同样面临消费者天然的认知固化的问题,即国产的往往没有国外的好。
曾经的锤子手机,凭借罗永浩的工匠精神以及大爆炸、闪念胶囊等应用创新,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但其过高的定价和产品瑕疵,还是受到了市场的冷遇,最后不得不大幅降价销售。在定价上屡屡受挫的锤子,顺势推出的低价机型坚果反而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
由此可见,对于许多国产品牌来说,想要一开始定位高端,并没有那么容易,这需要长期的品牌积累。
对小厂商来说,这种资金投入和周期压力,往往很难承受的起。
小米的入局,也是这种现状。
OV主打年轻人,且大部分用户集中在二三四线市场,这些用户多是智能机的增量用户。所以一眼望去,很多乡镇和小县城全是OPPO绿和VIVO蓝的广告牌。同小米一样,OV为下沉市场智能机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两个品牌也面临"从低端到高端"的困境。
OPPO Find系列主打高端,但销量不温不火;VIVO NEX也定位高端,不过消费者认可度也一般;魅族也通过魅族、魅蓝两个品牌来区分市场,但魅族16s 2699的起售价,只能算是中端价位了;一加算是定位高端且消费者认可度和销量都不错的机型,但相对来说,一加属于那种"墙内开花墙外香",它在国外往往更火一些。
其实严格来说,一加不是OPPO的子公司,但是一加的发展,多多少少离不开OPPO的加持。
华为手机的发展,离不开其长期在通信行业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为运营商代工生产的手机的几年里,华为积累了大量手机行业经验。
"自立门户"之后,华为手机的打法很明确,很早便确定荣耀和华为两条腿走路。
荣耀主打中低端市场,千元机和3000元档位均有;华为主打中高端市场,机型3600元起步,加上与徕卡、保时捷设计师的合作,以及常年在时尚科技领域的精耕细作,渐渐树立起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
另外,在资金投入方面,华为做手机也是压倒性投入,常常是几十倍、上百倍的投入,这不仅跟任正非的气魄和战略眼光有关,还跟华为的技术积累和雄厚资金密不可分。
小米、OV想学华为的成功路径,恐怕没那么容易。相反,华为要学对方的长处,反而手到擒来:荣耀学习和借鉴小米、OV的营销打法,如今成为中低端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总结:
诚如上面所言,涨价是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既是品牌成长的需求,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而涨价也必然意味着需要在品牌定位、品牌形象、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革新和升级;同时,市场营销方式也需要配套做调整。而这期间的投入将是巨大的,除了时间,还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因为,这相当于再重新给消费者洗一遍脑。
无论对小米,还是所有有向上冲动的品牌来说,这个过程都将是漫长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旧战场已然硝烟弥漫,而新的战场上,早已有华为、苹果、三星等实力悍将的严阵以待。
这几天,伴随着新机发布的热度,小米收获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先是股价上涨3.56%,涨了近110亿港元;后是小米10斩获"天猫超级品牌日"手机单品销量/销售额双料冠军。
单从这几日表现来看,小米可谓初战告捷;但长期看,我们还是要保持谨慎的乐观。
小米未来的路还很长,能否最终杀出重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