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袁隆平自传》

最近有幸观看了电视剧《功勋》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深有感触;周末又阅读了《袁隆平自传》,对于中国工程院已故院士袁隆平先生一生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兢兢业业奋斗到底的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日军侵华,让袁隆平一家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多地。他和家人在逃难途中,数次亲眼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生民涂炭的悲惨景象。他从残酷战争岁月中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一生不忘。

幸运的是,袁隆平的父母思想非常开明、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只要生活稍微安顿下来,他们就会让孩子们就近上学读书。就是在小学一次郊游中偶然参观园艺场的机会,园里色彩缤纷、花香四溢、水果满树的美好画面让袁隆平非常兴奋,从此在他心里埋下了对植物、对农学感兴趣的种子。

1949年8月,袁隆平考上西南农学院,学遗传育种学。1953年,他毕业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当老师。虽然学校位置偏僻、但风景优美,他很喜欢学校所在环境和自己的工作。“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下定决心,通过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国家做贡献。

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做农学实验,寻找“不再饿肚子”的办法。他每天带领学生们学习农学理论、开展实验研究,并成功繁育出重达17斤重的大红薯,获得上级荣誉表彰。但他通过繁育实践很快意识到,当时教科书上流行的前苏联农学理论是错误的,而彼时受到批判的孟德尔遗传学才是指导农学实践的真理。于是他开始悄悄研究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时也偷偷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内容。


1960年前后,我们国家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全国范围内爆发异常严峻的大面积饥馑,袁隆平亲眼目睹当地很多乡亲们被饿死,他内心深受触动,“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深深感受到了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食太可怕了!没有粮食,什么都谈不上,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粮食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战略物资。”从此他下定决心研究杂交水稻,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老百姓吃饱饭,不再饿肚子。


但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教科书上早已白纸黑字否定了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可能性,因为水稻属于自花授粉作物,彼时中外很多农学专家也都认为其不具备杂交优势。但袁隆平就是不信这个邪,他认为从科学理论上来说,杂交优势既然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为什么偏偏就水稻例外呢?


他决定要用事实说话。但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疯子。袁隆平那时只是一所普通中专学校安江农校的遗传育种学教师,他没有专业的科研设备,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可袁隆平却说,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研究到底。


彼时五、六月间水稻扬穗季节,他每天一大早就扎进农校的实验稻田,开始寻找自然界中天生的“稻魂”,也就是具有明显结籽优势的水稻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在田间发现了一株生长旺盛、籽粒饱满的稻株,并把其命名为“鹤立鸡群”。当他非常兴奋地用“鹤立鸡群”的种子开展秧苗繁育、等到再次收获季节时,却发现其表现不如人意,长势高矮不齐、最关键的是结籽很少,与普通稻谷相比不具备明显增产优势。正当他愁眉不展之际,转念一想,这不正好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吗?


下一步他决定开始在试验稻田中寻找所谓的雄性不育株,以便开展进一步培育研究。彼时大热天里,每天他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再带两个馒头和一壶水,一天到晚就耗在实验稻田,头顶烈日炙烤、脚下从早到晚都光脚踩在冰冷的稻田水中,他顾不上苦累,顾不上艰苦环境带来的严重湿疹和肠胃炎折磨,连续数月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苦寻了一年多,才从14000多株稻子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立刻开展后续实验研究,但令人遗憾的是,连续几年的杂交试验效果都很不理想,他因此饱受同行嘲笑,大家认为他的杂交水稻试验田里“稻草倒比稻谷多。”袁隆平沉着应对道,“杂交水稻田的稻草生长旺盛,不就正好体现了其强大的杂交繁育优势吗?下一步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其杂交优势从稻草转移到稻谷上即可。”从而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失败了就失败了,不是说身败名裂,人家不会笑你的。我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来再干,就是了。”袁隆平说。


按照上述指导方针,袁隆平果断调整研究思路,他受到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启发,意识到之前所有的杂交水稻品种都来源于人工繁育稻,其内在差异小、杂交矛盾不突出,所以最终杂交繁育优势无法体现在稻谷产量上。按照《矛盾论》的核心思想,内部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联系到杂交水稻研究上就是,杂种优势就是两个遗传上有差异的品种杂交,有矛盾,才有优势。杂交水稻母本差异越大,内在矛盾也就越大,第二代杂交优势就会越明显。同时,水稻有没有杂种优势,只能通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然后在理论上进行总结提高,再用来指导实践,而这正是《实践论》的思想方法。


豁然想通之后,袁隆平自此决定从大自然中寻找野生稻进行再次杂交试验。1970年,在一次海南三亚水稻“南繁”期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很幸运地在野外找到了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水稻,并把其命名为“野败”。从此杂交水稻研究走上了关键转折点,在与野生水稻杂交后,并结合后续无数次的试验攻关,1975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突破性成功,其亩产较之普通水稻品种普遍增长三至五成,有些甚至能够实现翻番的产量。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以袁隆平为研发带头人的杂交水稻研究从理论、试验、育种,一直到大面积推广种植,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最终为我国主粮安全战略和老百姓吃饱肚子做出了卓越贡献。截止2006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56亿亩,共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到目前为止杂交水稻产量多养活了7000多万中国人。袁隆平因此在198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在2001年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又荣获“共和国勋章”殊荣。


如今虽然老先生已逝世,但我们后来人仍然沿着他开拓的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之路继续矢志前行,超级杂交稻、海水稻等研发项目相继获得成功、产量屡创新高。杂交水稻技术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在持续造福世界人民,致力于让全世界老百姓都能免于饥饿,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袁隆平常说,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增产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口。令他欣慰的是,杂交水稻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维护全球人类福祉发挥更大作用。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如今两个梦都在逐步变成美好现实。


袁隆平的人生故事给了我们至少三点启示,其一,兴趣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他从小就培养起了对植物与农学的兴趣,才为他最终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奠定了基础。其二,责任担当是最强大的动力;正因为受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老百姓吃不饱饭、甚至饿死人的强烈刺激,袁隆平才清醒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农学专家身上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在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激励下,从此他认准杂交水稻这一条路,再苦再累都不曾放弃,一直拼命向前。其三,实事求是、创新实干是最正确的工作态度;袁隆平在数十年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经受住了无数次批评、否定、挫折与考验,但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实干的工作态度。面对书本上对研发杂交水稻道路的理论否定,以及西方、日本等农学界普遍认为此路不通的观点,袁隆平不迷信教条、不崇洋媚外,只坚信实践和真理,在数十年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创新实干下,他最终用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杂交水稻这条路可以走通。


袁隆平在其《自传》中说到,“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知识是基础,是创新的基础;第二点,要流汗水。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第三,要有灵感。灵感是知识、经验、思索和孜孜追求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第四,是机遇。机遇宠爱有心人。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偶然性的表观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袁隆平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