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门罗和她的《逃离》

爱丽丝.门罗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逃离》是她的主力作品。2015年的时候刚刚评出来,是个白俄罗斯的女作家。想想2013年已是大四时候的事儿了,那个时候有个走得近的朋友总是嘀咕门罗的作品不错,也就记在了心里。有句话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就像是想了很久的美食,总有一天会吃到它的味道。

现在觉得看书这件事跟吃越来越像,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吃货,但是于“吃书”这件事却有着执着。一天不看就有点难受,几天不看就觉得憋得慌。看流行小说,言情小说就像是吃垃圾食品,虽然吃的时候好吃,但是吃完了不舒服,或者干脆读到后面就是味同嚼蜡,没有滋味。看经典作品却像是吃白面米饭,越嚼越香,读进去能让人生出心旷神怡之感。有些作者的书有保障,简直就像吃大餐,不舍得看完,眼巴眼望,就希望作者写的长点。

刚开始看《逃离》,简直跟看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在谈论什么》一样难受,就是不知所云,再加上糟糕的翻译,简直想一目十行糊弄过去了事。但是没想到越往后读越是惊心动魄,怎么说,就像是走进了一场梦魇里,真实又恍惚,想逃离又感觉脚步陷在其中,难以拔出。

这种感觉我并不陌生,一是我有过梦魇的时候,二是我看到的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印象最深的是徐峥演的一部电影——《无人区》,永远的黄沙漫漫,弥漫着的怪异气氛。是的,有时并非是情节,而是气氛。书里面有这样一个小细节,女主人公在火车上,对面有个邋遢又年老的男人想同她搭讪,而她本人是很温顺的人,但是在这一次她不想委屈自己同这个陌生人谈论任何没有营养的话题,就果断的拒绝了他。但是就在她去别的车厢接水的空档,那个陌生男人去卧轨自杀了。当时我看到这里,同女主人公一样的惊诧,她心里必然是既害怕又愧疚。那男人应该是很失败,而她竟然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生命既坚强又脆弱。人生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好的收稍。它并不矫情,并没有激烈的爱恨情仇,并没有所谓的勾心斗角,但是还是会有生死,这就是我们活着的人世。门罗的厉害在于她可以精准的捕捉到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情绪,那些在平静表面底下的惊涛骇浪。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女人,她们想要逃离男人的控制,想要逃离卑微的生活,想要逃离琐碎的家庭,但是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妥协。看,妥协以后也并不悲惨,仅仅是继续生活而已。

我猜,这是有别于经典小说的现代小说的写法。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没受过系统的文学写作的教育。之前,看狄更斯也好,毛姆也好,巴尔扎克也好,高尔基也好,他们总是试图用主人公那个故事去教育读者。你看吧,这就是做人的道理,你该这样,你不该那样,这样就会这样,那样就会那样。总之,他们是希冀书去传播某种道理,里面有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但是大概是卡夫卡、博尔赫斯这些人开创了小说写作的新道路,我看过的一些书,包括卡佛、村上春树、王小波、甚而门罗他们放弃了全篇鸡汤的形式,而是采用描述某种状态的方式,小说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探讨。并不一定有答案。或者答案也并非是正向积极的,但是是现实的。

我们老是幻想世界是美好的,但是这种想法本身是灾难性的。这不是乐观,这是幼稚。成年人总是要认清现实,而且知道事情总会成为应该成为的样子,并且能够承受其最后的结果。就像《逃离》里面的女人们,终归还是生活着,并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是向生活妥协。你说这是懦弱,不,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我不知道精英们的生活,我是个普通的人。我完全理解门罗想要表达生活带给我们的膈应的感受,譬如说生活会在某些时候将我们抛到一种完全陌生的境地,并不是住的地方变了,周围的人变了。而是一种更加陌生更加本质的改变,譬如说你对世界认识的改变。这个时候怎么办?也许支持你走下去的东西轰然倒塌,这个时候怎么办?我记得特别清楚易中天讲荀彧的时候讲当他意识到曹操不能帮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时候,他愤然选择了放弃生命。荀彧大谋士多厉害,还想不通那些,也许不是想不通,只是做不到,这世上总是知易行难。生命总是最不该辜负的,我想这种时候可以稍微妥协,在内心积聚力量,总要走到更开阔的境地。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想了很多,爱丽丝.门罗没说多少,说了好些乱七八糟的,借着由头纾解心中情感种种。小时下雨从不觉得哪里值得古人这里愁那里愁,现在才懂了那是纯真。不是雨水让人愁,而是人世种种让人心里愁。事情从来没有好坏,好坏就在一个人的态度,在一个人的心胸。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丽丝.门罗和她的《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