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是指已经投入的金钱、时间或资源,会影响我们之后做决定。

具体地说,就是因为我们对某件事已经投资了大量金钱,或花了很多时间和心力,所以面对需要增加投入或放弃时,我们就以已投入的成本作为决策的基础,从而做出不理智的反应。

我的大学室友和他女朋友的恋爱,可算得上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了。

这段折磨人心的爱情故事,从他们初中时就开始,直到大学毕业六个年头,室友走进婚姻殿堂的梦想  似乎仍遥遥无期。

他毕业后回到老家,成了一名公务员。女朋友大学毕业后,一心想做公务员,所以全国各地到处参加公务员招考,历经大大小小几百次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却和他相隔两千多公里。

最初,他还希望女朋友能调动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因为女朋友是一座直辖市的公务员,不愿意调动到他所在的小县城。

工作调动无望,所有人都劝他结束这份感情时,他的答案是:“我都等了十多年了,怎么能轻易就放弃了呢?再说了,现在才放弃,那我这些年来  为维持爱情的努力不就全白费了?”

他这种想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相爱多年但面临分手的情侣身上尤为普遍。

这是因为过去付出了太多的心力和时间,一旦放弃,就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当我们产生这种想法时,就是我们陷入了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效应一句话可以概括:因为付出,所以坚持。

例如花钱买票看一部无聊的电影  却没人愿意中途退场,就是典型的沉没成本效应。

因为你不能退票,付出去的钱不能收回来。如果退场,就意味这笔钱白白损失了。

这时却不去想,如果不提前退场,那就还得搭上宝贵的时间。

在比如,在入伍时被老兵殴打的新兵,退役后很怀念军旅生涯,珍惜战友之情,其实也是沉没成本效应在作怪。

不少部队都一个不成文的传统:每个想融入老兵群体的新兵,都必须先经受一顿殴打。

只有经历了这道考验,才能被老兵接纳,成为他们大家庭的一员。

20世纪50年代,有位心理学家对这种现象展开了研究。

他做了一项实验,声称某个讨论团体很有意思,但女生若想加入,就必须在公开场合  讲一个与自己有关的色情故事,比如自己的性经历。

那时人们对性问题很敏感,所以这道考验  对很多女生来说都是个沉重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她们并不知道,其实这个团体无聊透顶。这意味着,一旦讲了这自己的性经历,就付出了高昂的沉没成本。

结果,那些费了很大的劲    才成为该讨论团体成员的女生,最后却觉得这个团体真的很有意思。

而那些没有付出任何努力    就成为该团体一员的女生,很快就退出了该团体,她们普遍认为这个团体太没劲了。

当你投入越大,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以及放弃继续投入会强烈地感到后悔时,

你要以现在的成本和效益为依据,才能避免掉进这个思维陷阱。

所以,做决定时不要过度考虑已经付出了的代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没成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