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的一个问题,项羽为什么要自刎乌江,这个问题后人有很多解释,但是项羽真的是要保持所谓的贵族气节,不愿意苟且偷生吗?
项羽在被困乌江边的时候,对属下二十八骑说:“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由此可见,项羽自始至终,一直认为自己的灭亡是天意,是老天爷要灭亡他,而不是自己的无能,他自刎于乌江,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壮。
那么说刘邦真的理解了项羽为何要自刎吗?恐怕在项羽自刎的时候,他就清楚地知道。毕竟在政治手腕上,刘邦和项羽完全不是一个段位的。
但是恐怕对于项羽的死,刘邦在临终前,更加明白,项羽必死无疑,即使渡江,也必死!
楚汉相争,项羽输在战略,在正面对决中,并不输于刘邦
正如项羽所说,在楚汉对决中,项羽是输在战略布局,而非战场对决,项羽与刘邦在荥阳一线的对决,项羽的楚军始终是占据优势的。
彭城之败后,刘邦收拾残军,退守荥阳,项羽率军将荥阳团团围住,刘邦形势十分危急,幸亏纪信假扮刘邦,从城中冲出,吸引项羽追击,才为刘邦争取了逃走的机会。
荥阳之战后,刘邦退入宛、叶一带,派随何说服英布反叛项羽,进入成皋抵御项羽,结果项羽率军猛攻,成皋也被项羽攻破,刘邦逃往巩县,才止住溃败。
正在刘邦被项羽撵的满天下跑的时候,刘邦的帮手出现了,彭越从背后偷袭项羽腹地,项羽不得不亲自率军攻打彭越,刘邦趁机夺回成皋。
彭越退兵之后,项羽与刘邦在广武对峙,刘邦被项羽在阵前用弩箭射伤,汉军退回成皋。不久韩信拿下齐国,项羽派龙且救援齐国,韩信大破二十万齐楚联军,斩杀龙且。
彭越又从上谷城出兵袭击项羽背后,项羽大怒,率军迎击彭越,命令大司马曹咎坚守成皋,钟离昧坚守荥阳,曹咎被汉军的挑战激怒,出兵迎战,被刘邦一举击破。
项羽听到曹咎战败的消息,不得不提前结束与彭越的对战,回军迎战刘邦,正在围攻荥阳的汉军全部退走。
此时楚汉正面对峙的战场,项羽虽说已经优势尽失,但是刘邦想要将其击败,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垓下之战,项羽并非败给了刘邦,而是败给了天下人
项羽的楚军腹背受敌,后方的粮草通道,被彭越断绝,不得不与刘邦签订“鸿沟和议”,放还刘邦的家眷。项羽撤军后,刘邦采纳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一鼓作气,消灭项羽。
刘邦一方面号令各路诸侯围攻项羽,自己亲率本部兵马追击,结果把项羽追急了,在固陵狠狠修理了刘邦一顿,可见此时项羽也并不是刘邦可以随意拿捏的。
垓下之战爆发后,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刘贾、周殷等合兵六十万,将项羽围困在垓下。汉军以韩信为总指挥,统兵三十万与楚军交战,楚军击退韩信中军,被汉军左右两翼击退,大败而退,项羽连夜率八百骑突围而逃。
垓下之战中,刘邦集团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有一开始就跟着刘邦干项羽的刘贾、彭越,也有从项羽属下不受用,投奔到刘邦麾下的陈平、韩信,同样有被刘邦拉拢过来的英布,更有从项羽集团投降过来的西楚大司马周殷。
可以说,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几乎团结了全天下可以团结的所有力量,这就代表着打败项羽的,不单单是刘邦自己的力量,可以说是全天下的力量,是天下人打败了项羽,用贾谊的话说就“一人之心”对决“天下人之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项羽逃过江东,还有用吗?一点用也没有,很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一直在描绘项羽的英雄主义,不过是用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气罢了。
其实在项羽东逃的过程中,《史记》中描写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项羽逃到东郡,向老农问路,老人家故意给他指了条错路,令项羽陷入沼泽,被汉军追上。
项羽被老农引入沼泽,可见对于楚军,百姓是没什么好印象的,能坑一把是一把,跟小鬼子差不多。
而到了乌江的时候,又有乌江亭长接应他渡河,这样的记载难道不前后矛盾么,难道是乌江亭长是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奸细!
可能这个故事情节,不过是司马老先生自己加上的一段,与后世一样,把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刻画到了项羽身上。
其实对项羽来说,渡过乌江,到达江东又能如何?随着周殷在九江反叛,投降汉军,江东之地,可谓是“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真正心向项羽,恐怕在刘贾、英布等人的扫荡中已经所剩无几了,因而项羽认为这是天意要亡他。
可能作为政治菜鸟、军事天才的项羽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只能归于天命,但是作为政治老炮的刘邦,岂能不明白项羽因何失败呢,终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纵使过了江东,不过是死于狱吏之手罢了。
《垓下曲》是英雄末路的无奈,《大风歌》是帝王对社稷的担忧
如果真要说项羽和刘邦有什么共鸣的话,可能他们在临终前对人生和未来发出了一声无奈的感叹,可能在吟唱《大风歌》的时候,刘邦最能理解项羽在垓下时的心情。
项羽率领十万楚军,被六十万汉军围困在垓下,作战不利,四面楚歌声起,项羽感慨悲叹之下,吟唱出《垓下曲》,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更有无力破局的悲痛叹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同样事情,发生在七年之后,刘邦带病平定英布的叛乱时,身中箭矢,病体越来越沉重,自知时日不多。撤军经过沛县时,召集沛县曾经的朋友、父老乡亲一同宴饮,借着酒劲,刘邦作出了《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刘邦直抒沛县起兵、夺取天下的豪气之后,也表现出来一代帝王对江山社稷的深深的担忧,尤其是北方还有强大的匈奴,时刻威胁着大汉的边陲。
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皇帝来说,既有穷人显贵的得意,也有身为帝王的豪气,更有对身后之事的无奈,此时的刘邦,可能也会想起项羽临终前的那一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