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童年,美好的时光。爸爸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我正在给洋娃娃打针,于是,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当科学家。”
爸爸问:“为什么?”
我挥挥手里的针筒说:“因为可以打针,可以穿白大褂,可以让小朋友乖乖的。”
其实,幼稚的我并不清楚科学家是做什么的,甚至,我还把“医生”当成了“科学家”。
前几日,偶得一本新书《科学的故事》,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的科学史普及书。吴国盛老师不单教学,还同时是清华科学博物馆的馆长。他讲科学史,那可是权威中的权威。
读完,我发现,自己不单是把“科学家”搞错了,连“科学”是什么,我都搞错了。不过,意外的收获是,我终于搞明白了自己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咱们这么博大精深的中华5000年文明,却没能诞生出科学?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到底“科学”是什么?为什么咱们这么博大精深的中华5000年文明,却没能诞生出科学?科学又是如何在希腊城邦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呢?
1、“科学”是什么?
先问一个问题:科学和技术是一回事儿吗?
估计中国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一看到科学,就想到科技。我们的潜意识里,科学和技术是不分家的。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一来,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历史表明,“学而优则仕”,有文才武略才是能者。至于科学研究,那都是“技艺”,顶多在“士农工商”里排在第三位。传统上,科学理论这种东东,在我们的辞典里和“工”是分不开的,目的是为了实用。用文人的话说,要“学以致用”。
学术研究要是离开了应用,和发展生产没关系,那我们简直就不知道科学是怎么回事了。
比如,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没哪一个是理论研究,统统都是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的科学家,也都是像研究导弹的钱学森,或者像搞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不扯应用,那还讲什么科学?
二来,科学从进入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开始,就是舶来品,是19世纪从西方引进的。而那时,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技术和应用的阶段。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两者已经是难解难分的状态。
这样两个原因,也就难免会让我们将“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了。但事实上,科学和技术,在19世纪之前,完全是两码事儿。它们“各自发展,互不往来:‘科学’的发展动机并不是‘技术应用’,‘技术’也并不借助‘科学’。”
这听起来,是不是完全颠覆了你对“科学”的定义?那科学到底是什么呢?
吴国盛老师在书中说:
“什么是科学?就它与技术的相区别而言,它是探求原因的普遍知识。就它与一般知识相区别而言,它是探求事物‘自身’的知识,而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实用’知识。承认事物有‘自己’,是科学诞生的前提,而承认事物有其‘自身’就是‘自然的发现’。‘发现’或‘发明’自然,是希腊人对人类的独特贡献,也是科学的先决条件。追究事物‘自身’的科学,即‘自由’的科学。”
看明白了吗?科学和技术,不等同。科学并不关心是否实用,它的核心是“追究事物自身”。
你我长这么大,脑子里理解的“科学”,那是大大地错了!
既然科学和技术不同,那最早的科学又是怎么来的呢?打哪儿来的呢?来听听吴老师怎么说吧。
“科学不等于技术。所有的人类族群都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技术,但科学只出现在古代希腊城邦时期。科学也不等于知识。所有古老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分子阶层,但科学只出现在古代希腊城邦时期。如果不是希腊科学向外传播的话,也看不出其他地区有自发产生科学的迹象。”
这么武断?这岂不是说科学的出现和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毫无关系?这让那些整天为我们老祖宗争取科学地位的摇旗呐喊者,情何以堪?
2、为什么中华5000年文明却没诞生出科学?
打小,老师就在我们耳边说:“咱中华5000年文明,那可是博大精深呢,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可为啥我们还要从西方引进科学呢?咱老祖宗怎么就没给咱留下科学遗产呢?”
这个问题,我从小问到大。可惜的是,从来就没人给过我一个满意的回答。若不是邂逅了吴老师的这本《科学的故事》,它依然是我脑中不解的谜团。
从科学诞生到现在,差不多有2500多年历史了。但是,前两千年的“科学”都是在孤独地发展,直到近几百年,才开始有了大发展。
“纵观科学的历史,是一部在希腊诞生,在罗马边缘化,在中世纪被遗忘,在伊斯兰世界被继承,在近代早期的欧洲被复兴和重建,在19世纪被力量化的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没有交集。我们如果不能暂时放下中国文化的固有成见,回到西方的语境中,我们就不能理解科学何以出现、何以发展。”
科学是知识,但不是一般的知识。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经验、技艺和科学。
经验,是由记忆累积而成的,比如看到种子在地里能长出粮食,人们学会了种地。技艺,是关于普遍事物的知识,比如如何修建水利工程的理论。
无论是经验还是技艺,都是有功利目的的,而科学不是,科学知识单纯为着知识本身。科学是“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的思考,是为了求知而求知,并不以实用为目的。” 比如,哲学思考。
因此,“科学”知识的关键是“自身”“自己”和“自由”。
自由!这才是关键。
“为什么只有希腊城邦时代才出现科学,亚里士多德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是因为希腊自由民‘有闲’,只有摆脱了生存困扰的希腊城邦自由民才有可能去发展关于事物‘自身’的纯粹知识,而不顾及它的实用性;二是因为希腊民族有天生的、未曾泯灭的好奇心,能够专注于事物自身,并且以发现事物自身的逻辑为乐事。简单说来,因为希腊人是自由的民族,只有自由的民族才有可能发展‘自由的’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不是用来帮助国家统治、人民富裕的学问,而是一种“自由”精神的象征和体现。
反观中国,一个始终持有“学以致用”价值观的民族,一个怎么可能发展出超功利的“科学”呢?
在讲创始几何学的泰勒斯时,吴老师认为,几何学研究的就是空间关系“本身”。而发展这种“本身”的知识类型,首先要认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确都有一个“自身”。
然而,在中国主流文化中,讲的是天地人三才之间的互通互感,天人合一,又怎么可能会存在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呢?
功利,还是自由,这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3、因为自由,科学在希腊诞生
正是因为有“自由”的精神气质,希腊才成了科学诞生的土壤。
泰勒斯之后,希腊开始有了“自然的发现”,也就是发现某些事物拥有“自己”,这被认为是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希腊人开始探究万物的起源,提出事物的“本质”问题。
比如,泰勒斯认为万物源于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来自“阿派让”这样一个类似“混沌”的抽象概念,阿那克西米尼提出“万物源于气”等等。希腊科学从此发展,主要集中到了三大领域:天文学、几何学和自然哲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数即万物”。在毕达哥拉斯之前,赫拉克利特曾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但毕达哥拉斯却相信灵魂是永恒的,并且指出“永恒”在于“比例”和“和谐,而这正是“数学”的工作。该学派把数学分成四个分支: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他们执着地追求着数字的神秘,并发展出了“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
要体会这一思想的伟大,看看我们今天的数字化时代,看看我们身边充斥的大数据、定量化、数据统计,你就知道,我们其实都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的追随者!
毕达哥拉斯之后,到了公元前5世纪,也是希腊雅典最辉煌的时代。雅典这个小小的城邦,成了全希腊的学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大巨头,横空出世。
苏格拉底思想认为,要发现事物的确定本质,一定要发现它的普遍性。柏拉图发扬了从苏格拉底那里得到的智慧,创建了自己的学说,认为“理念以一种超越的方式存在。它并不在事物之中,而在事物之外。” 同时,柏拉图还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核心思想:数学是世界的本质。
柏拉图思想认为,世界的本质在于“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超越的、看得见的”。
那么,肉眼凡胎的普通人如何通向这样的“理性世界”,让自己看得清事物本质呢?
柏拉图的答案就是:数学。
因为,只有数学知识具有最接近理念知识应有的纯粹性,也只有数学才能担当起确定性知识的典范。正是有这样的思想,柏拉图学院孕育出了十几位数学家,比如最为著名的“几何之父”欧几里得,就是其中之一。
柏拉图所建立的数学创世学说,成为自然数字化的典范。整个现代科学,都是用数学化的方式在处理自然界。
比如,基因编码,就是伽莫夫基于“基因可以用数字写出来”这样的思想提出来的。而这一思想,被物理学家薛定谔采用,导致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还有像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统统都是柏拉图的铁杆粉丝。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院里学习了近20年,但他却有一套和柏拉图不太一样的理论,那就是:“理念就在事物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不是数学化的,所有的事物都有自身本质,这些本质构成了内在的逻辑链条,构造了理性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核心是要“呵护每一物体的物性”。虽然,人们对功用的追求,已经让这一“物性论”被湮灭,“物”已经不再散发它“诗意的感性光辉”。但在现代性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或许,亚里士多德理论会再次引起关注吧。
4、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的故事》这本书,并不是讲故事的,而是讲科学史的。它帮助我们纠正对科学的误解,明白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或其他古文明中的真正原因,同时,详细讲解了科学在希腊诞生的历史。
从最早期的希腊文字、《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以及奥林波斯神话、奥林匹克竞技会开始,到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科学诞生的真实过程,如一幅画卷,在吴老师的娓娓讲述中,慢慢打开。
科学是什么,你真的懂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妨打开这本神奇的书,消除心中的谜团吧。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