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硕802考研经验
由于金融中心的统招人数较少,历年的经验帖不算很多。以下将结合自身感悟,介绍从初试到复试的经历。分为“基本情况”、“初试资料”、“复试经验”“心理建设”四部分,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先介绍一下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和商学类专业在最新的美国USnews排名中占国内第九,财经院校第二。对于想要在金融专业深耕的同学,西财是不错的选择。
西财招收金融学硕的学院有三个: 金融学院,金融中心,证期学院。三个学院的初试学科相同,复试略有不同。其中,西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chinese finance studies of SWUFE (ICFS),(简称“金融中心”)作为教育部唯一的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入选2017年16家高校智库A类之一 。
【基本情况】
接下来是本人情况: 本科为金融专业。考研总分376(政治71,英语74,数学113,经济学118)。初试排名金融中心第14,复试单科排名第8,综合排名第9(2019年统招32名)除了数学,其余单科成绩均排入前10。大概属于“数学不够,其他几门来凑”的典型案例。
考研把心清零,从头开始,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对于跨考的同学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公共课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三,专业课为802经济学(西财自主命题)。专业课总分150分(分为75分政治经济学+75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资本论》和中国的经济理论为主要内容,并且与考研政治有部分交集。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半一半的分值,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很好地平衡起来,这也是西财考研的一个特色吧。
【初试资料】
我的复习资料以主流的考研资料为主。正式复习是从5月份开始,前期搜集资料遵循“有限的资料,无限的练习”原则。多搜集相关信息是必要的,但是考研的资料,切忌前期购买太多,贪多嚼不烂,产生刷题刷不完的焦虑感。
政治——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拉分严重。先是看了徐涛的网课,做精讲精练,对基础知识有所了解。随后刷了很多市面上的模拟卷选择题(推荐“考研源资”“刘超燃”“给力考研资料”“考研微课”等公众号,关注每日更新,各取所需),争取选择题稳定在38分以上。特意买了一台小小的打印机,到11月底,每天会打印三到五套的选择题来做。大题目把马原部分的原理背熟,其余就是背肖4。
关于政治追加一个小tip——利用好风中劲草的电子版(或其他讲义的电子版)。用金山软件打开风中劲草pdf,遇到做错的选择题,右上角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查找到原知识点重新回顾。比起翻纸质书,电子书搜索起来更省时。
英语——前期对考试一无所知时,先做了一份真题,试试水深。5月份看完朱伟恋恋有词的视频(没买书),然后坚持每天或隔天做四篇题源报刊阅读,计时做。在空余时间(坐地铁、等车、睡前)打开手机上的“ft中文网”APP(貌似开始收费了),看双语文章、做里面的“金融英语速读”专栏的阅读题,既了解了时事、又增加了对英语单词的敏感度,训练了看英文的速度。并且看英文时,必定要抛开杂念,全心投入,也训练自己沉浸“心流”的集中力。
英语新题型是我的弱项,一步错步步错,于是专门买来新东方的书来做。作文是看真题范文,积累几组常用的句子、理清文章结构,并无太多周折。个人认为政治和英语的重头都在“选择题”,要练习下笔“快准狠”的能力。
数学——因为数学是弱项,也许不太有参考价值哈哈哈(捂脸)。6月到10月,高数和线性代数第一遍过完,做笔记和《张宇18讲》、《660》、《张宇1000题》,11月开始真题(算是开始得比较晚)和李永乐、李林的预测卷。李林四套卷一定要仔细做,连续两年押中原题不是盖的。李林讲课切中要害、不说废话,确实是难得的好老师。把模拟卷每道错题和思路清奇的题,都整理在了软件上(本人用豆瓣),写自己的心得、题目的考点、自己为什么做错的,加深印象,没事就翻翻。建议数学开始得越早越好,给后面做套卷留下充分时间。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是“大小年”。在较为简单的年份,容易考高分,要抓住机会夯实基础。较为困难的年份,则要解决掉一些难题才行。
经济学——802的题型大多为简答论述型,要求条理性和完整度。第一遍把高鸿业的微经宏经教材过一遍,注意书上的图,做一遍课后习题。经济学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初学起来不易理解,觉得怎么“不说人话”,似乎每句话都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所以若条件允许,报班是个选择,听老师或学姐学长讲解,事半功倍,能够加深理解、举一反三。一直到考前,把一本通吃透(包括精讲、真题、预测卷),熟悉答题的套路。政经结合每道题先理解、圈画答题思路,然后每晚9点背到睡前。把刘诗白政经教材的课后习题答案都背一遍,因为西财以前考过课后原题。另外不得不提到,一本通的学姐学长们(淘宝店“西财考研工作室)很用心,考前会出大概四套预测卷,群里计时模拟、帮忙批改,答疑也很及时,帮忙总结热点资料,给迷茫中的我指明方向。
【复试经验】
复试分为专业笔试→专业面试、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是一起的,由专业课教授问英文问题)→政审(轻松的谈话性质,展现根正苗红好青年面貌)。
笔试参考书目是罗斯的《公司金融》、博迪《投资学》(与公司金融重合很多,这两门是国内外各大商学院的必修课)、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据说是西财本科生教材)、殷孟波《货币金融学》。其中米什金和罗斯是重中之重,米什金负责宏观金融、罗斯负责微观金融。(2020年金融中心复试增加了计量经济学,具体查询官网文件)
由于复习时间紧迫,所以我报了一本通的复试课程,结果证明是明智的选择。由上届的高分学姐授课,PPT也做得很详细,并且结合着复试经验+中心老师的出题风格,指出了一些易考点。考前的模拟面试,对于每句话应该怎么表达都做了详尽指导。因此弥补了我好些盲区,后来上考场才不慌乱。一本通的复试课程,不仅让我提前认识了许多小伙伴,也帮助我在短时间内高效复习、提纲挈领,而不是闭门造车。
中心的笔试中,部分选择题为英文,且多集中在公司理财上,比如方差variance、折旧depreciation都要很熟悉其英文表达,建议再买一本罗斯公司理财的英文原版教材,其课后习题都附了英文解答,对于熟悉全英文表达很有帮助。2019年的笔试的简答题和论述题都是中文,不含计算题,大都围绕概念和理解,集中在米什金《货金》和《公司理财》重点定理的考察(比如capm的假设条件、基本内容)、穿插宏观的复盘(AD-AS长期和短期的考察)。对于知识的全面性和文字性叙述的完整度有较高要求,也会穿插热点(如沪港通对A股的影响、金融供给侧改革)。简答是五选三、论述四选二,选做自己最有把握的题目就可以。
专业课面试是变数最大的一项。每个教室五个面试官,都是本学院的老师。进教室、轻轻关门、打招呼、坐下抽两道题(纸袋里塞满了一沓问题小条子),有机会换一道题。涵盖金融风险的理解、对房价和物价的理解、对汇率和购买力的理解,问题是发散式的,涉及面很广。面试官会继续追问和引导,直到亮出清晰的回答。所以有知识储备是基础,还需要临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洞察力,对于一个问题有N个解释方向,但要听清老师的限定词比如“统计学上怎么理解这个概念”,那么就要针对性地准确回答。真的不会时,谦虚诚实是基本态度。
最后两个问题就是英文问的,会问基础的金融类问题,比如“what is the bank”,比如为什么选择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学习规划等。有的老师语速会比较慢,如果没听清,可以再确认一遍问题,不要答非所问。
【心理建设】
个人之所以选择学硕,一是学费相对便宜,二是上学时间比较充裕,符合我对未来的规划。当然选择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金融学院、证券与期货学院、金融中心,这三个学院都招收金融学硕。我从一开始选择金融中心,是因为向往它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交流环境。套用博弈论的话,金融中心算是我的占优策略。所以在目标上不曾动摇,节省了许多做决定的时间。
从大学相对放松的状态,一下子投入到初试复习中,必定要放弃一些自由的时间。有时心理不平衡,不知现在的放弃值不值得。当别人复习的进度更快、考试越来越近时,也不免焦虑,产生“我怎么没早点复习”的后悔之感。其实,经济学上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不管过去付出了什么,指导我们做决策的永远是未来。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想去到什么地方,才是决定我们当下怎么走的关键。事前做好深思熟虑,过程中即使遭遇各种不顺,静下心来,一件件解决掉就是了。当龙卷风来临时,你只需站在风暴中心,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任凭其他人随风躁动。俗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己的初心自己来守护,哪能就此当懦夫。
考研的阅卷可以说是很公平,自己准备较充分的学科,在分数上一定会有所体现。西财对于专业课的所谓“压分”没有太严重,不用担心踩雷。机会最终都是留给有准备之人。
感谢陪伴我一路走来的研友、支持我的父母和不遗余力帮助我的学长学姐们,考研是一场信息和效率的战争,也希望能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节省遍地搜寻资料的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以上是我的经验之谈,若有其他疑问,可以留言给我。希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也期待今后在西财看到你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