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斩杀令》 73

第七十三章  心生妙计

柳蓉儿默不作声的四下里寻找刘杰的人儿,可就是不见这冤家的踪影,她的心“咯噔”了一下,立即悬了起来。有些委屈地想:这周边的男人没一个不让她操心的,旋即又安慰自己,他武功那么好,又是江湖经验丰富的捕头,应该没什么事情吧。可能是庄里太沉闷,出去外面散心去了。

只到夕阳西下,她的心又提到了嗓门。都失踪一天了,她的心越来越慌乱,时常望向庄大门,默默为他祈祷。可是事与愿违,只至晚饭时,他始终没有出现。她无声地叹息着,却不想张扬此事。省得大伙着急与恐慌。

天高夜黑,一个黑影在梧桐县监牢外晃动,这个黑影便是刘杰。原本他是这座监牢的牢头,不用在深夜里偷偷摸摸的在此出现的。可是造化弄人,从他武状元被贬为捕头……不应追溯得更远些,从认识柳蓉儿开始吧,他今天所有的境遇似乎早已注定。可是他犟得一塌糊涂,好在单身一人,了无牵挂。

这座监牢牢头才干了几天,他还是熟知师父和师叔应关押之地。可是,守卫早已换成了东厂的护卫,使得他不得不小心翼翼。

刘杰还是轻车熟路,巧妙避开护卫,从房顶偷窥到了师父和师叔确实关押在了这里。只是心中有些不解,这中原的两大顶尖高手,怎么就落到了郭公公之手,哪道得了世外高手相助?

刘杰深知自己不能够轻举妄动,这郭公公绝非善茬之辈。师父和师叔能在这里安然无恙,定是个圈套,说不定是在等着有人上钩,这点认知和智慧他还是有的。

刘杰从瓦片缝隙间看到师父和师叔时,两人正睡觉,油灯光昏暗,看不出两人有何不妥之处。他沉思了片刻之后,合上了瓦片,施展轻功飞离监牢而去。

来到自己家里,反锁了门。有日子没人住的屋子,便有一股怪味袭来,可刘杰早已习惯这样的日子。此时,他最惦记的还是床塌下的那坛老酒。

把刀放在桌上,刘杰开启了塞子,举起酒坛便是猛喝了一大口。酒水所到之处,便是火烧一般地辣。可是,刘杰却是为之一振,整个人儿精神了许多。

把酒坛子放在桌上,去了夜行衣,转身坐在桌边,又翻了只倒扣的碗,抓起酒坛子倒满,又喝了个半碗。他心里就在想,此时有只烧鸡该多好。

真是好巧,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着“老大”的叫喊声传来,刘杰竖耳一听,原来是李伸和李义的声音。原本他打算第二天要去找他俩,既然来了,就省得他跑一趟了。

于是他急起身向门口走去,利索地一开,李伸左右各抱一坛酒,而李义则左手提着灯笼,右手上拿着油纸包。不用猜,烧鸡的香味早已四溢,让刘杰满嘴口水。

见到二人,刘杰心头一热。没有更多言语,把二人让到里面,伸头往外四周看了一遍,没啥异常,于是掩上门,插上拴子,三人进了屋。

刘杰急切地请二人入坐,两人也没有更多客套话,严然一副老朋友的样子。李义屁股刚沾椅,别打开油纸包别问道:“刘大哥,这几天你跑哪儿去了?你不在的这些天,上边又换了个牢头。一看这人,阴阳怪气的,肯定不是个善茬。”

刘杰一听,并没有吃惊。这一切他心里明白,从他追踪花和尚的囚车那一刻起,他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彻底地结束了他的公门生涯。可是他并不后悔,有些事有些人值得他去赴汤蹈火,甚至死不足惜。

刘杰对着他点了点头,翻了两只粗碗,倒上酒说道:“来,咱哥仨,先喝了这碗酒再聊。”

李伸、李义面面相觑一会儿,随即抓起酒碗,三人轻碰了一下便一饮而尽。

正在刘杰倒酒之际,李伸开口道:“哥,这几天你都跑哪儿去了,让我俩担心死了,县老爷都来逼问我俩你的下落了。还让郭公公的手下,来替你的职位。说你庇护朝廷要犯,犯下了重罪。怕以后回不了监牢了。”说着李伸眼圈发红。

刘杰倒好酒坐下,然后举杯摇了摇头说道:“唉,真是一言难尽,先干了这,,慢慢再聊吧。”

三人碰了一下,便杯底朝天。刘杰讲完前后遭遇之后,三人都沉默了好一会儿。这不安宁的世道,让每个人都不能安生,只能在心底里暗自叹息。

(2)营救行动

根据李伸、李义提供的信息,刘杰租下了离监牢只有一隔之墙的一座破旧庭院。经过一番乔装,便住了进来。开始并没有什么计划,只是因为近,方便些。李伸、李义不当值的夜晚,自然抱上好酒好菜相陪,并将监牢里的内情一五一十地向他汇报。

刘杰深知,凭师父和师叔的武功造旨,柳城这样的监牢,是困不他俩的。是他俩不肯出来,还是受制于他人?这几天他百思不得其解。凭他师兄弟俩的乘牲,又怎么这样甘心别人的安排?刘杰越想越不对劲。

这天夜里,李伸、李义走后,刘杰穿上夜行衣,就向监牢方向奔去。他在师父师叔的监牢上方轻揭一片瓦,看到的景象令他惊呆了。在油灯的照映下,两人还在对饮酒,比之前消瘦了许多,好像神志有些不清。

刘杰轻轻放回青瓦,心里明白,想从房梁上救上二人都是徒劳的。二人肯定是中了毒,才失去了功力,否则也就不是此时此刻这局面了。

蹲在监牢的高墙之上,刘杰且测了一下距离,心生一计,心里释然,就这么办。

第二天夕阳西下,刘杰备了丰盛的酒菜,就等李伸李义两弟兄。不负所望,他俩来了。酒过三巡,刘杰趁着酒兴,把心中的计划全盘托出。没想到这性情中的两汉子,完全同意刘杰的汁划,语无伦次的竖起拇称妙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篇小说《斩杀令》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