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我的这本书,是《江城》

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在阅读中学写作”,写作课作业是“揣摩击中人心之处”。潇洒姐说找到一本书,确定是打动你的书,也是你写作的榜样书。

我的这本书,最先想到的是《江城》,讲的是一个长江边上的小城——涪陵。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在悄悄改变的小城,从人文角度来讲,这本书又具有一定的历史记录意义,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一段历史。书里的文字给我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间,让我憧憬着想去重庆看一看书里的涪陵,那里有长江,有热情的人,有古迹。

当初有幸能读到这本好书,是一位博主在推文里分享的,她这样写道:

“在《江城》里写三峡边的湖泊水位上涨、附近的村镇居民不紧不慢撤离,整个村庄永沉江底,更是在冷静的语调中透露出一丝伤感。我实在是太喜欢他的文字了,客观、沉稳、幽默又温暖,同时又不乏严肃的思考。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串联起来,便是一个外国人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变迁史。”

“这是他最早期的一本书,记叙的是他在涪陵教授英文的两年生活。读这一本你会觉得,即使作为中国人,对于真正的中国城镇生活,其实自己根本都还很陌生。闭塞小城里那些灰暗的楼房、脏乱的街道,那熙熙攘攘努力生活着的打工人群,我没有关注过,也不感兴趣,但在这个美国人的书里,他们全都立了起来,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拥有精彩故事的人。”

正是这位博主的文字吸引了我去看这本书。

在2019年10月29日,我的读书笔记写着“最近看了一本书——《江城》,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因为书里描述的那个时代已成为过去,那些文字带着我的思绪漫游进了90年代的涪陵,那是一个充满政治味的时代,一座灰尘漫天飞、到处喇叭响、脏兮兮、落后的小镇,但是它也有着它再普通不过的美丽一面,一条永远蒙着一层雾的长江,四季都孕育着不同农作物的一片土地,还有那些上百上千年留下来的历史遗迹,那是一个完全有别于现在钢筋水泥建起来的城市。”

被作者彼得.海斯勒的幽默及对生活的思考、观察所吸引,于是又去看了他的《寻路中国》,又燃起了我对西北的向往。


——————分割线——————

跟着潇洒姐的步伐,今天再次翻开了《江城》,带着目的性去了解这本书的结构,了解作者写下这本书的背景,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一、精读作者前言,了解作者背景

从《江城》的前言中了解到,作者去涪陵前就确定自己想要成为一名作家,他在1996年至1998年间作为“和平队”志愿者在涪陵任教2年,期间想过等自愿者身份结束后要当一名驻华记者,但被大学写作老师点醒,决定写一本有关涪陵的书——自己在涪陵的故事。

作者决意写这本写时,便先思考和想好这本书的结构,并规划好了各个章节。

接着用剩余的6个月时间来研究考察涪陵,做好笔记,回到密苏里的家中才开始写作。

在4个月内写完了初稿。

二、精读目录,体会提纲

从目录中的关键字可以大致看到《江城》这本书的写作结构,是以时间轴来展开描述在涪陵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和人,情绪上从刚来涪陵时的陌生、不习惯,到慢慢的认识、熟悉了这个小城,并融入深入到了小城人的生活中。

三、精读华彩,记录阅读时被打动和打动的原因

看到书里作者去穷乡僻壤的乡村徒步,去野营,便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的生活,虽然记忆变的支离破碎,仿佛那些事都不是自己的——那时的农村,那时的夏天,很热,没有空调,晚上爷爷奶奶祖祖就在房子前的一片水泥地上铺上凉席,那时邻居们都这么干,大人扇着扇子坐在凉席上聊天,小孩子则一起跟着时隐时现的萤火虫到处跑,周围传来一阵一阵的蛙叫声,蟋蟀声,大人聊天的声音。想来那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夜晚,没有路灯,只有微弱的月光,还有房子里透出的一些灯光。

像《江城》这种非虚构题材,是让我觉得写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可以记录那个时间点的社会形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动我的这本书,是《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