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安风骨”到“左思风力”,魏晋诗歌的风格流变

什么是左思风力?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以一篇《三都赋》名扬天下,留下了“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中国历史从三国入魏晋,经历了太多的英雄霸业和禅让诡计,最大的影响就是经学的没落。汉朝儒家所信奉的那一套到了群雄并起的时代,已经完全失去了人心。

被统治者裹挟的上层文学——诗歌也开始逐渐失控,开出不同于原本端庄稳重特色的奇花来。魏晋时期诗人多、风格乱、变化快,从《诗经》传承的四平八稳的诗风被迅速改进,除了主要形式变成五言诗之外,行文方法、个人风格都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魏晋之前的诗歌,整体来说是朝一个方向同步演化的,行文朴实、干净,在文学修饰方面甚至比不过汉大赋。但是随着人心涣散、文化进步、个人风格逐渐凸显,特别是曹植的文采,在魏晋时期对后来诗人影响巨大。因为有膜拜对象,就有了追随者,即从魏晋开始,中国诗歌的流派逐渐生成。诗歌的类型也开始区分命名,每种不同风格、不同用途的诗开始分门别类。再加上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的音律知识,整个魏晋南北朝不但本身诗歌色彩纷呈,还为唐诗之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现在统称汉、魏时期的文风,都是用“汉魏风骨”来指代。因为“汉魏风骨”的独有特质,成为后世屡次诗风纠偏所崇尚的样板。初唐陈子昂的复古运动,中唐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宋初欧阳修的文风归正,以及后世所有和小情调风格做斗争的文风批判运动中,汉魏风骨都是正能量、大情怀的圭臬。正统文人以接近汉魏风骨为目标,像极了孔子要恢复的“周礼”。

那么,到底什么是“汉魏风骨”?

“汉魏风骨”一词出自陈子昂《修竹篇序》。他所推崇的是汉魏时期的理想境界,是指汉魏文学中刚健有力、积极进取的壮美风格。

魏晋时代的诗风衍变,则是汉魏风骨消失殆尽的过程。

魏晋诗歌,我们一般分作三个时间段来看。

建安诗歌

首先三曹七子的建安诗歌,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时代。代表人物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这一时期的诗风是大家最熟悉的“建安风骨”,在诗的领域,对建安风骨的推崇甚至高过汉魏风骨,因为汉朝的诗,除了乐府之外,和其他时期比起来实在是太不显眼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整个中原大地弥漫着战乱,所谓“乱世出英雄”。这种社会环境为老百姓带来了灾难的同时,也激发了天下英杰奋发向上、改变命运的激情。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左手苦难、右手机会,悲壮和激情同时到来的时候,自然是灵感和豪情迸发的最好的契机。

建安风骨,就是在这样一个乱世豪情中形成。

这个时期的诗歌,内容上关注社会、热心政治、心在民生,风格上雄健、疏朗、悲壮。格式上上承两汉敦厚淳朴,下启晋朝玄思空灵。除了曹植有部分悲伤作品之外,其他人的诗作都是慷慨激昂,心忧天下的内容。

如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王粲,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位,最有名的《七哀诗》(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粲为了躲避中原战乱,向南投奔刘表,这是他路上所见所感。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和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以说如出一撤。建安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反映时代、反映社会,所以建安诗歌又被成为“诗史”。

建安诗歌的这种风格,正是诗歌的“风、雅”作用,是正统而纯良的诗歌内核传统,也因此成为后世每一代文人想要归正诗风时的榜样。

但是在当时,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正始诗歌

正始是在魏帝曹芳的年号,也是司马氏正式上位的前十年。这一时期,朝廷内斗剧烈,代表士人阶层的司马懿最终击败了代表宗族血脉的曹爽一派,意味着门阀政治的正式开启。

随着天下易主、三分归晋的局面逐渐形成,上层的士人、门阀也到了必须要站队的时候。而高层文人大部分是曹魏门生或者血亲,是不愿意出仕司马氏的,但是又不得不面对司马氏的邀请。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疯子文人。如著名的“竹林七贤”。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建安风骨”到“左思风力”,魏晋诗歌的风格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