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秒连打8拳!妈妈当街暴打儿子:对不起,我还是没忍住

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的弟弟和妹妹,在家写作业全靠人催,稍不叮嘱,就在电视面前看起来没完,要不就是在玩手机。

姑姑每次凶他们:“别看了!快写作业去!”,俩人跟免疫了一样,无动于衷。

非得要动手了,才蹬蹬蹬跑去书房。

不得不承认,养孩子有太多时候被气到忍不住想动手了。


34万父母,

正在“打孩子”的边缘试探

有数据显示,只过去的一个月里(9.1-9.25),已经有50万年轻家长搜索了“戒尺”,16万人选择下单,剩下34万家长想了想,还是冷静下来没有买:

为什么?因为打骂或许可以让孩子变乖,但不能教出一个心智成熟的孩子。

很多中国家长认为,“打孩子”很正常。

比如孩子不听话,撒谎,不写作业,或者考试没考好等等……就需要动手打几下,孩子才听话。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位妈妈当街暴打儿子,短短9秒内,在孩子身上打了8拳,最后还猛推了一把:

来源:澎湃新闻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老母亲的怒火。

视频中的妈妈也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但还不是因为孩子实在太不听话了,总是和大人对着干。

因为这事,都已经报警30次了,还是没用。搁谁身上都会气到亲自动手。

做家长的,既生气又无奈。

河南信阳曾曝光过一个视频:

来源:我们视频

视频里,被打的是一名男童,光着身子,双手被捆绑在一起。

男童的妈妈抓住孩子的双腿,整个身体被倒置过来,妈妈不停的拍打,完全不理会男童的哭喊。

虽然不清楚这位妈妈具体因为什么事情,如此“毒打”孩子。

无论如何,孩子淘气犯错,家长愤怒的情绪可以理解,但“动手”行为不支持。

即便每次打完孩子,我们内心总会特别特别的后悔和担忧。但等到下一次孩子淘气的时候,依旧忍不住打骂。

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深以为然,所以下次想动手之前,不妨心里多默念几遍:“亲生的,亲生的,不能打。”


那些被打骂的孩子,

后来怎么样了?

中国有多少人,习惯把“打骂”冠以爱的名义:

甚至认为:“你是我的孩子,我生你养你,你就得听我的,我打你骂你是应该的。”

可是,在父母打骂下长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明星堆里,在妈妈棍棒下长大的人,陈乔恩算一个。

从小,考不好要打,不写作业要打,晚回家要打,甚至有几次被妈妈拿枯枝打到皮开肉绽......

在陈乔恩的世界里,就妈妈上楼的脚步声,听起来都像“魔鬼的声音”。

一次,陈乔恩在节目中表露自己的心声:

“小时候活在恐惧中,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害怕一说话,她就会打我。”

一边说,一边惊慌地转身张望,看身后有没有妈妈。

那些童年被打的阴影,并不会因为长大而消失。被童年阴影支配的恐惧,会深刻在孩子心里。

多少中国父母以为打骂是教育,但对孩子来说,打骂最直接的感触是“妈妈的情绪”,是“妈妈对我的爱在消减”。

还记得曾经刷屏的高考少年自杀事件吗?

少年小斯在遗书里写道:

“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嗝一耳光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耳光打过来,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好非要对我要求严格。

当然也可以说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虽然我懂这个道理,但从心里非常不认同。”

从他留下的遗书里看,小斯经常被家长打骂,他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父母每打骂一次,都是在向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宣泄情绪。

而这种情绪,很容易被孩子解读成“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小时候父亲苛刻暴戾,母亲对她恶言恶色。

有一次,顽皮的萧红不小心打碎了一只杯子,便被父亲骂到浑身发抖的程度。

正因为小时候缺少父母的尊重与关爱,以至于成年后的萧红,人生之途颇为坎坷,一生都在寻找爱和温暖。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打骂出来的。

钟院士上学时候,贪玩爱吃,有一次偷偷把父母给他的午饭钱,拿去买了零食。

后来被爸妈发现,他以为自己会被责骂。但没想到,钟院士的父亲,只是心平气和的问他:

“做人最要紧的是实诚,南山,你好好想想这个事你做得对不对?”

这句话,给钟院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感觉比他打我一顿,对我刺激更大。父亲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人生在世,诚实比机灵重要。

太多时候,我们因为不能接受孩子“犯错”、“不受控制”这些事而恼怒。

于是借由大人的身份,开始“理所当然”地向孩子发泄情绪。

但我们打骂孩子的目的,不是驯服孩子,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提线木偶”,

而是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他们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

显然,带有强烈情绪的“打骂”,不是正向的指引。

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呢?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心里先默数3秒,让自己静下来,处理问题前,给情绪一个缓冲的时间。

2. 告诉孩子,家长当下的心情(伤心、不开心、生气等),比如“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自己待1分钟,你先想想这件事情,一会妈妈听你说。”

3. 不在情绪上的时候,我们再去耐心地和孩子沟通心声。如果孩子错了,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如何弥补或避免同样的错误。

4. 如果实在没忍住打骂了孩子,我们也要在事后,就打骂这个方式,和孩子说声“对不起”。

我们终究是想教育孩子更好的成长,长期带情绪的打骂,只会背道而驰。

唯有合理的回应,既不偏激的打骂,也不过分的吹捧,更不在犯错时选择纵容,

只是学着和孩子一起去探究黑白对错,才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互相滋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9秒连打8拳!妈妈当街暴打儿子:对不起,我还是没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