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量深欧阳文忠公

欧阳文忠公,讳修,字永叙,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文忠公于1057年出生于绵州,其父时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老年得子,可想而知文忠公是如何被捧在手心里,如珠似宝,受尽疼宠。

好景不长,三年后,其父在泰州任上身染重病不治而亡。其身前廉洁奉公,又喜欢匡贫济困,竟然没留下一间房屋和一块土地来安顿妻儿。安葬父亲后,文忠公便在母亲郑氏的带领下,千里迢迢投奔远在随州的叔叔。

虽然寄人篱下,可文忠公依然坚持学习,为了节省笔墨,其母郑氏用荻杆在沙地上教他读书写字。他天资聪颖,却依旧勤奋刻苦,书本内容往往不待抄完就能熟练诵读。

不过是年纪小小的少年人,习作诗赋文章,就已经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文忠公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1029年,文忠公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连中三元。就在文忠公满怀信心准备夺魁之时,状元的桂冠却被别人摘走了,文忠公只列二甲十四名。

时任主考官的晏元献后来说,文忠公未能夺魁的原因是他锋芒毕露,众考官皆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1057年,年届知命的文忠公成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苏轼、苏辙和曾巩。

早在1056年,苏询就带着两个儿子以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想得到举荐。张方平以自己人微言轻为由把他们推荐给了文忠公。其实,文忠公和张方平曾因政见不同而结怨不合,不过在看了苏洵的文章后击节而叹,在皇帝和士大夫之间极力推誉。

在嘉佑二年的贡试中,发现了苏轼这样的人才,文忠公一度赞叹不已,曾在给梅尧臣的信中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而也……”

《老子》有云:“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这句话恰如其分表现出了文忠公的品格和气度。

文忠公一生名冠天下,连歌妓都能熟记他的诗词,可他不管是公务闲暇中,还是被贬失意时,均未放弃研习古文创作,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其中包括不朽之作《醉翁亭记》。

文忠公晚年,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文忠公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

清代陈淡野在《相里衡真》中说,“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欧阳永叙有才量……”

从前秦到晋,到唐宋明清有如此多文豪大家,可偏偏只有欧阳文忠公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可想而知他的才量是多么出众!

也许,正是这种难得的态度和精神才使他被誉为千古伯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才高量深欧阳文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