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读写课教学设计(以第一章为例)——关于整本书阅读之文本价值的初步探索

《中国文脉》读写课教学设计(以第一章为例)——关于整本书阅读之文本价值的初步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梳理“中国文脉”;了解文学史上重要事件、人物及作品;学习散文笔法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整本书阅读能力、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并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树立批判意识;能针对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做精深性探究,形成分析性文字。

过程与方法:通读;细读;专题性研讨;绘制整本书思维框架图;做摘抄或撰写读书笔记;撰写分析性论证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民族古老文明的敬畏;对文化传承与普及的担当;对美学的初步感知;深情以对,真诚书写的态度。

教学重点:知识梳理,文本价值探求。

教学难点:理性思考,批判性探究,分析性论文呈现。

教学过程:

一、初读。

(一)知识

1、清晰的文脉:庄子,孟子——老子,孔子——韩非子,墨子—诗经——屈原——汉赋——司马迁——曹操——阮籍,嵇康——王羲之——陶渊明——南北朝散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煜——苏东坡,辛弃疾,陆游,李清照——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曹雪芹。

2、鲜明的形象:

阮籍哭车,阮籍之啸、屈原之死。

3、诗性的语言:

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比孔子晚了一百八十年。在人生格调上,他与孔子很不一样,显得有点骄傲自恃,甚至盛气凌人。这在人际关系上好像是缺点,但在文学上就不一样了。他的文辞,大气磅礴,浪卷潮涌,畅然无遮,情感浓烈,具有难以阻挡的感染力。他让中国语文,摆脱了左顾右盼的过度礼让,连接成一种马奔车驰的畅朗通道。文脉到他,气血健旺,精神抖擞,注入了一种“大丈夫”的生命格调。

(二)思想

1、“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2、我一向主张,研究文化和文学,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

3、大胆取舍,需要锐利斧钺。但是,手握这种斧钺的人,总是在开山辟路。那些只会坐在凉棚下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人,大多不懂斧钺。开山辟路的人没有时间参与评论,由此造成了等级的倒错、文脉的失落。

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

(三)情怀

1、传承与复兴的文化担当:

我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为此,应努力拨去浮华热闹,远离滔滔口水,进入深度探讨。选择自可不同,目标却是同归,那就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天才再临。由此,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2、文化自信:

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会失去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一切都将在众声喧哗中不可收拾。

3、胸襟与气度:

如此文脉,出入于文字内外,游弋于山河之间,已经很成气象。

4、对中华文化的深情挚爱:

由于秦始皇既统一了中国又统一了文字,此后两千多年,只要是中国文人,不管生长在如何偏僻的角落,一旦为文便是天下兴亡、炎黄子孙;而且,不管面对着多么繁密的方言壁障,一旦落笔皆是汉字汉文,千里相通。

(四)方法

1、批判意识:

环顾四周,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训世。有些“儒商”为了营造“ 企业文化 ”,强制职工背诵古代那些文化等级很低的发懵文言;有些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早就应该退出公共记忆的文化残屑;电视上某些 文物鉴定 和拍卖节目,只要牵涉到明清和近代书画,就对作者的文化地位无限拔高。试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国古代一流诗人”,那么,我们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诗》付之一炬了。

2、思辨精神:

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相比之下,孔子的声音,是恂恂教言,浑厚恳切,有人间炊烟气,令听者感动,令读者萦怀;相比之下,老子的声音,是铿锵断语,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颁下律令,使听者惊悚,使读者铭记。

3、逻辑分析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原因之一,是明清两代统治者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已发展到了文化恐怖主义(如“文字狱”)。这就必然毁灭文化创新,培养出大量的文化侍从、文化鹰犬、文化侏儒。

原因之二,是中国文脉的各个条块,都已在风华耗尽之后 自然老化 ,进入萧瑟晚景。

二、细读。

1、找到自己体会最深的点,文化敬畏,文化自信,呼唤良知,文化担当等等,做深入探讨。可讨论可查找资料。

2、找到自己和作者观点不一致的地方,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老子和孔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如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深入探讨。

三、查找资料,准备论文。

四、论文呈现。

五、《中国文脉》读书交流会。《中国文脉》最美读书笔记展览。《中国文脉》论文结集。

六、课程反思与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脉》读写课教学设计(以第一章为例)——关于整本书阅读之文本价值的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