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折腾”,我特别支持!


全文3650字,阅读预计需要10分钟。
我们得到大学5组的小伙伴,在姚老师的邀请下,参加了她们班《管理沟通》课的结业考试——5分钟演讲。


 01
这是一场姚老师精心策划的“折腾”。  


为什么是折腾呢?   作为大学老师,一门课程讲完了,最简单方式就是划个重点,发卷考试。老师轻松,学生省事。但这次的演讲考试就比较麻烦了。
考虑到有人确实不愿意演讲,所以还要分两拨人考试:一拨讲,不拨不讲,这就需要组织两场考试;同时,肯定要鼓励大家参加演讲了,要不没人多尴尬,这就需要动员;报名演讲的人多了,还要筛选,控制人数;人数定了,还要鼓励在准备过程中打退堂鼓的人;学生来安排组织,姚老师也要操点心关注一下进度和方法。
搞定了学员那边,还要邀请我们五组的人,确定分享主题,出席人数,收集简介,制作介绍,做证书。演讲当天,要接我们,演讲结束后,自己要贴钱请我们吃大餐。
以上的每个环节,再拆开来,又有一堆琐碎的事。为此,她要付出的是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欠下我们组员的人情(当然,吃了涮肉,可以一笔勾消)。  


是不是做了这么多,对她很有利呢? NO。
她要面临的是学生可能给她打低分。因为他们学校,老师的一门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对老师打分。她花了这么多力气,还有可能得个不好的评价,至少比直接笔试的风险大。
为何呢? 因为从学生角度来说,毕竟感觉被“折腾”了嘛。
这个世界上,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折腾”。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说希望让这些孩子们真的学到点东西,有些成长。 从我认识她时,她在说到她的学生们,用的词,一直都是“孩子们”。
她知道,上课,考试,对于《管理沟通》这种软技能的课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职场,是岗位,不是一支笔一张纸的试卷。
同时,演讲是一项职场的基本技能,这样的形式,也让学生们有机会突破一下自己,练习一下表达。   这是真爱,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真爱。 真爱的特点就是:少!   你大学时,有老师这么用心在一门课,一个班级的学生上吗?这对于一个当了14年老师的人来说,更难,因为她对抗是世间最难斗的BOSS——时间。   时间太容易磨灭一个的激情。   我有一个学员,她在一个国企上班,她刚进单位时,上班,加班,积极的不得了,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即使周末,也当平时一样鸡血般的工作;前段间,她和一个至今仍拼命工作的同班女同学聊天,看到同学为了工作经常出差,加班,连个对象都没有,就说“何必那么认真,活的那么累”。我听完她的表述后,特别震惊,她工作不过才几年,就已经有这种想法了。   姚老师至今还能这样“折腾”,值得佩服。 折腾是很苦的,折腾也是美的。 用心的人,总会显得和别人不一样。   我想,这也是我们五组同学,愿意工作日请假来支持姚老师的原因吧。世上,最难拒绝的,就是真情。   我们小组的婷婷,最后上台发言时,结束语是“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话,一直在我脑边回荡。所谓的年轻,不就是一直有好奇心,一直爱折腾吗?   02

再来说说学生们的表现吧。  


在学生的演讲中,我也看到了差别, 既有演讲水平的差别,也有态度的差别。 让我触动的,是后者。
能力是有时间累积效应的,但态度没有。 在能力没有胜算的时候, 唯一的门缝就是“认真”。   有些学生还是让我们很感动的。正如文方所说:“认真,会让不认真变得惭愧”。这就是认真的力量。做主持的小姑娘,为显正式,穿的是很单薄的裙子,每次上台前脱下厚外套,上台只说两句串词后,再回到座位穿上外套。考试开始时,还有很多同学拿着稿子在走廊里练习。一遍又一遍。可以随便,但不随便,就叫认真。
同时,也有拿着稿子念的,用无所谓的感觉随便说说的,也有对评委的反馈不屑一顾的。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所谓重要的事,就是你在乎的事。浇水更多的地方,草会更绿。
同学们上台一开口,只要10秒钟,所有人都会知道他为此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心。假装认真,是最难仿制的赝品。
  认真难道不是一种能力吗?   最近很火的一档真人秀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值得大学生们看一看。  

普通人的成就大多数不是得益于天赋与能力, 只是得益于比别人更在乎,更努力。   12月的四叶草写作沙龙上,黄堃分享她考研成功的心得。她说当天考试到场的人,只有报名人数的一半左右,所以自己考上了,既是因为认真准备了,更重要的是真的去考试了;我的一个朋友参加一个网红楼盘的抽签,号码已经在户数之外了,但他们当天还去了现场,最后由于一些人没来,他们选到了房子。
这些好的结果,都是能力导致的吗?更大原因是,他们比其他人更认真了些。这也就是罗胖所说的“苟且红利”。     03 作为演讲教练,最后还是说说演讲技巧的事, 既然当评委嘛,这方面也要有所复盘的。   a 求小不求大 演讲切口要小,特别是对于经历不够丰富的讲者。当天有好几位讲如何实现优质的沟通,如何倾听,如何越级沟通。5分钟内讲这样的话题,很难出彩。


焦点太大,能量密度就低。这如同放大镜,只有将所有光源聚在一起,才能点燃火柴。
有些同学的演讲就找到了这样一个小切口。比如,《如何用沟通让生活费暴涨?》,就是讲用什么沟通方式能让妈妈多给生活费;有个女孩讲的是《针对青少年社会问题者如何沟通?》这是一个小众特定人群,也是比较小的切口;还有一个讲《如何使用网络语言怼回去》。这些主题,能讲出东西来。
小切口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找到一些思路: 特定人群/特定场景/。
只有一个碗,莫装一锅饭。

b 精彩源于设计 设计常常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讲倾听,就有一个学生用了“产品推介会”的方式来讲,把倾听的几种方式,类比成不种版本的“听力过滤器”,全程用发布会的感觉来串起整个内容。还有一位男生,现场用茶杯,用倒茶来讲人生智慧;有学生用全程用各种电影来串讲自己的观点。
还有一些演讲过程中的小设计也深得我心。
有个女孩子开场就放了一张小学的毕业照,照片中的她笑的特别开心,她让我们猜是为什么,而她的答案是,她终于可以逃离那个环境了,因为她在那里一直承受着歧视与奚落,这是用悬念反转开场的好设计。
演讲是信息的优化重组,设计就体现在重组的结构与质量上。
那么体现设计感呢? 以上案例可以提供几个思路:
  • 设计悬念,引发好奇。

  • 设计场景,以新讲旧。

  • 设计道具,放大信息。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设计方法,比如语言韵律的设计,金句名言的设计,节奏起伏的设计等等。总之,精彩一定源于设计,绝非天成。   c 把讲故事当成习惯

听大家演讲时,坐我旁边的东篱跟我小声交流:讲故事太重要了。 故事在演讲中的戏份不言而寓,可愿意讲故事的,能讲好故事的人太少了,这个能力直接限制了讲者的水平。
这次我有10分钟的开场演讲,主题是“表达力就是演讲力”,其中,就讲了不少故事。
首先我就讲了我大学时演讲出糗的故事,来说明我也曾是演讲的“Loser”,这样讲的目的与学员进行情感连接;接下来讲了两个演讲辅导的故事,来说明演讲的重要性,抛出主题“表达力就是影响力”。接下来是讲如何做好演讲。即使在讲方法中,我也再次用了演讲辅导中的情节作为案例来佐证观点。
故事让听者轻松,故事让讲者投入。今年得到大学开学典礼上,梁宁老师的演讲我印象深刻,她就是把一个个故事串起来,让听众发现道理,为之动容。

当然,有了故事,随之而来的挑战就是讲故事的方法。故事讲成流水账,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 节奏,详略。   举个例子,假如有这么一件事: 有天我出门上班,在公交车上,一位老大爷主动给我让座,我们相互推辞了半天,最后我坐下了,十分感谢他。
  这是一个故事。   节奏:就是情感的起伏线。交待背景要平白,用叙述腔;大爷给我让座的情节要显示出诧异,引发听众好奇;推辞过程要讲的有角色对话感,“我坐下"的部分要讲的温暖与感动。   详略:是选择不同的镜头来传递画面。讲故事是为了传达观点或是情绪,所以与观点,情绪无关的部分,就一定要略过,否则会模糊主线。比如,这个故事中,你讲坐公交出门时,还解释一下,是因为正好今天限行所以坐公交,就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你讲老大爷让座时,说你着急中穿错了一只袜子旁边的乘客看了捂着嘴笑,也没有价值。但是,老大爷的样子,让座的理由,与你推辞的过程,这些可以详细一些,这是为了突出人物特点,积蓄听众能量的过程,为什么最后你坐下了,一定有原因,有细节,这个也需要交待,不交待清楚,会让观众误会你不懂事。   故事讲完了就完了吗?没有。
故事一定是要传递某种信息或情感的。所以要总结升华,与你想表达的主题扣上。比如,这个故事里,老人让座,是因为发现你特别困,几次垂头闭眼,那么可以总结为老人的同理心与关怀。比如讲这个故事是想与网上“强行要求让座”新闻来对比,观点可能是“尊重不只是因为长幼,而是基于人心。观点是故事的句号,故事是观点的载体。   所以,演讲者切忌用理说理,用事说事。合理加入扣题的故事,让演讲不干瘪,练习讲故事能力,让观点更有力量。   以上,就是听学生们的演讲,我复盘总结的一些演讲技巧。
04
  总结一下,经过川师大的学生演讲一事,本文讲两部分内容: 1.在可以情况下,多认真一点,爱折腾一点,结果自有回报。 2.通过此此次演讲,可以总结的几个提升演讲表达的方法:
  • 小切口才聚焦,

  • 用设计提升质感

  • 把讲故事变成习惯

  遇事有思考, 与你共分享, 希望对你有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种“折腾”,我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