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成语的特点

                                                    浅论成语的特点

什么是成语,怎么定义成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定义,很难统一起来。有人认为定义成语难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根据对象下定义”和“根据定义来界定对象”之间的关系。成语的定义,起码不应该与歇后语、谚语、格言、惯用语的定义对象重合。《汉语词典》对成语的定义为——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汉词网对成语的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1980年版《辞源》对于成语的定义为——习用的古语,以及表达完整的定型词组或短语;《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对成语的定义为——成语是具有特殊的、通常不等于各个单个词义总合的涵义的词组,通常不能逐字直译为另一种语言,这样会失掉其特殊的涵义。其实,在我看来,很多对成语的定义都大同小异,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有分歧,但是最基本的方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成语是长期使用的,固定的,简单深刻的文化符号。

成语是熟语中的一类,相对谚语、俗语来说它更简练、深刻。成语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广告、报纸、招商牌都可以见到成语。在我国,从小学,学生就开始接触、学习成语,成语能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到位。成语是一种语言符号,语言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沉淀,才有可能产生成语,并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沿用。成语是一种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就一定有东西滋养它。成语是社会、文化、经济、民风民俗的产物。我们国家的成语,有着非常渊源的历史以及浓厚的历史底蕴,是人们智慧思维在文字上的呈现。

(1)历史的沿用性

成语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后形成的,它得经历一定的时间筛选,有些所谓的“新成语”如:秋雨含泪、兆山羡鬼,其实不能够划在成语的范围。很多的成语出于历史典故,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窥探出当时的历史环境、价值判断等,如源于《战国策》的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还有很多成语出自于古老的神话传说,比如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些成语形成于几千年以前,历史悠久。除了源于历史之外,现代成语中的不少传统成语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遗迹。

(2)完整与固定性

成语的形成是经过时间筛选的,经过了很多年的使用与流传,最后才展现在我们现代人面前。它的内部具有规律与韵律,无论从意义上来说还是从韵律上说,它都是不可调整的。成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四个字”,有些字可能没有具体的含义,但不能因此就把它删掉或者省略。同时,成语也具有固定性,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调换布局顺序。如“喜气洋洋”不能改为或用作“洋洋喜气”,这种用法不仅很别扭、不自然,而且也是对成语的不尊重。

(3)形式的简洁性

汉语成语简洁、明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全都融入到这四个字当中,让人回味无穷、意蕴横生。那为什么成语是四言,而不是五言、六言、七言或者其他形式呢?首先,是表达上的需要,正如上文提到的,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是很复杂的,所以如果音节太少,在大多数情景下,是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的,但如果音节过多,就显得累赘,反而没有必要创造出“成语”这种语言形式了。所以,四言是最好的中庸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论成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