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声线(13)

  “死”这个念头一经出现,就像一个严肃的论题摆在苏皖面前;这是他第一次理性的思考这个命题,权衡利弊推理思路。

  他发现或许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人生:永无宁日的工作,建立在利益关系上乏味的爱情,远方日渐苍老远去的家人,被冷落后迅速凋零的友谊。

  这个大城市被塞满无数东西,尤其是人。形形色色的人走在每一个角落,想要拍一张背景空旷的照片都十分艰难。可是呢,这个城市又是那么孤单——所有人都顶着面具,偶尔在谈笑间你以为打动了彼此,却很快失望地发现,面具之下还是面具。

  苏皖无处诉说他的感悟,在论题没有答案以前,人生就像城市中央的表那样继续机械前进。于是,日子又过了几天。

  苏皖不清楚究竟是自己变得敏感了,还是一切都在崩塌。在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身上是有这样的可能的:主观的情绪解释了原本可以接受的一切,印证了脑海里那道关于“活着”与“死去”的命题——于是一切意义深重,连带着原本稀松平常的事也重如千金。

  苏皖的身边一切都在崩塌,似乎是那张纸条带来的蝴蝶效应。他被卷入难测的麻烦与误会之中,公司有人蓄意栽赃,再加之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作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眼看被按在苏皖头上。领导几次暗示他伏罪,但他不能伏罪。那有悖他的真诚,他最开始相信事实胜于雄辩,但在社会“老姜”的舆论操纵下,事情很快超出了苏皖预期的走向。等有一天他急于解释这一切时,他才发现在已然腐朽的体制下,在众人皆亲朋的潜关系下,他说什么都像是笑话。

  苏皖感到绝望,不是对自己的境遇,而是对这个他曾经热切想要了解的世界。此刻他已全部明了了,心中那关于死亡的叫嚣更加张狂,可他依然活着,这一点令他不解。

  他总在濒临绝望时想起那张古怪的纸条,有时候他觉得此刻的绝望都是它带来的。可细细回想那些不安的种子,早在更早以前就无声无息的植入了他的生活——在大学毕业之际,在工作之初,在第一次徜徉在奢侈与虚荣里的时候。在那些时候,生活已染尘埃。

  最终,苏皖决定离职了。他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买了许多关于旅游方面的书籍。他太困惑了,在已经结束的那一小段职业生涯里他的确感受到了死亡的召唤,并且肉体上的摧残远不及精神上的折磨。从未笃信任何宗教的苏皖感觉到信仰的动摇,在它摇摇欲坠的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每一个活着的人,活下去的意念都依托于信仰。

  “苏皖…”

  “苏皖?”

  “嗯?”苏皖睁开眼睛,他并没有安然的睡过去,他这时正与女友坐在远行的飞机上。

  关于他的离职女友并没有表现出不满,但也只是在表面上。苏皖留意到她常常回避他的眼睛,或许她只是怕在四目相交的那一刻忍不住吐露心声。

  她开始常常欲言又止,比如现在。

  苏皖没有力气也没有兴趣去探究那些,他放弃了闭目养神,翻开一本符号学书籍,里面夹着那张已经被他搓皱了的纸。

 

你可能感兴趣的:(【悬疑】声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