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更新——
chap1—chap10
这几章主要写了孙少平去大牙湾煤矿当煤矿工人的情况,以及双水村在改革后天翻地覆的变化。
晓霞去到少平工作的地方,两人的关系进一步确认。每当读到他们俩的谈话的时候,我便感受到一股爱情的力量,一股和谐的氛围。那是促使双方都更向上的力量啊。身份上的悬殊对于他两来说不那么重要,他们一起读过的书、看过的报,让他们树立了相似的价值观、人生观,这种观念上的相符是他们感情的催化剂和助力器。
正如追的电视剧《想见你》中,李子维爱的不是那个躯壳,而是灵魂。这种爱注定天长地久。
——2.10更新——
chap11-chap20
这十章的内容丰富多彩。
晓霞的爱慕者登场了,他是高官的后代,和晓霞地位相配。
少安的扩建后的砖厂破产了,秀莲回娘家借钱付村民工资。
润生离家去和郝红梅开始生活了。
妹妹们兰香、金秀也在大学里遇到了自己的那个他。
有酸有甜,最苦涩的就是班长王世才为了救安锁子去世了,留下老婆孩子。
少平不是一般的青年,他在煤矿工这个岗位上尽职尽责,却也心怀抱负,他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他要走出这暗无天日的黑色世界。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看书,他心如磐石,淡定沉稳。
最令我动容的一个心理描写是,少平和妹妹们及她们的男朋友在公园游玩时,少平心中的羡慕以及难受。是啊,和他一起玩耍的一群大学青年人前途光明、朝气蓬勃,而他,作为坐火车都要被歧视的煤矿工人,欢笑后又要去到那黑色世界中了,他是无助的、渺茫的。
这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悲凉。但是,正是这些鲜活的故事构成了历史。
——2.11更新——
chap21-chap45
今天超出了计划,有点停不下来。
这几章里写到了晓霞被洪水卷走,虽然篇幅不上,只是简单地抒情和描写,但是意味深长。
田福军从女儿的日记中得知女儿在生前和孙少平的爱情故事,他很高兴女儿已经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并找来孙少平,将女儿记录他两的日记本送给少平。这是一个多么明智,多么包容,多么善良的父亲啊!班长走后,少平也承担起了照顾惠英嫂和明明的任务,他让惠英嫂逐渐走出阴影。少平和惠英最终会走到一起,组建一个家庭吗?
我不敢肯定我的答案,因为这部小说里有那么多出乎意料的爱情故事。
——2.12更新——
chap45-全书终
终于看完了这部百万字的巨作,有些不舍。
不舍是因为我没有看到主人公的美好结局,结尾处,渲染了很多悲伤事。
秀莲得了肺癌;少平为救人受伤,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疤;金秀不满与顾养民的恋情,求爱少平受到拒绝······
那些在他们生命中出现过的花火好像又渐渐消逝。可能人生就是这样吧。
就像这段时间的我,像泄气的皮球,没有一点动力。很多时候,我不喜欢一个双子座两面的性格,那简直能把人逼疯。在你安静时,羡慕热闹。在你热闹时,又向往安静。就是不管在哪种状态下,你总觉得自己应该是另一种样子。在做自己和做更好之间要找一个平衡点很难,“做更好的自己”真是一门学问,首先你得做自己,再谈更好。
突然想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其他人,你会爱上你自己吗?
不,我或许不会。因为我太多缺点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我,将“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作为自己的人生箴言。
如何过好这一生是一门学问,大多数人很难有少平的那种透彻又实干。不由得想起歌德的那句,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回到这部作品上,路遥先生给了田福堂、王满银等人从坏变好的机会,却也给一些善良的人设置了悲凉的结局。这不就是不测的生活吗?人就是在一次次被打倒后又一次次站起。
我想,下一次翻开这本书,或许是我26、27岁的时候。或许接下去几年我也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人知道。
很幸运,能珍藏这样一个故事。
精选摘抄
——2.9更新——
别了,黄原!我将永远记着这里的一切;你留在我心间的无论是忧伤还是欢乐,现在或将来对我来说都已是甜蜜;为此,我要永远地怀念你,感谢你······
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贵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利?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没有爱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设想。爱情啊!它使荒芜变为繁荣,平庸变得伟大;使死去的复活,活着的闪闪发光。即便爱情是不尽的煎熬,不尽的折磨,像冰霜般严厉,烈火般烤灼,但爱情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男女永远是那样的自然;同时又永远让我们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议·······
——2.10更新——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
——2.11更新——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至遥远的未来。
五十岁六十岁实际上应该是一个人重新开始生活的另一个起点。
人往往到此时才心平气静地回顾自己已经走过的生命历程,洞若观火地审视自己半个世纪生活中的那些失误和不当;同时更广阔和透彻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即所谓“知天命”。
——2.12更新——
的确,有时候,往往一个极偶然的因素,就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