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岁的孩子尿床,你觉得这很正常。三岁孩子尿床,你会觉得意外,但也可以理解。如果七八岁,还会尿床,大便失禁。十六岁了,还会尿床、尿急,你肯定会说:这是病,赶紧去找医生治疗吧。
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发现,孩子并没有任何生理性疾病,这怎么办?
疑难杂症?这几个字会第一时间跳进你的脑海。你开始关注那些专治疑难杂症的信息和广告,孩子的这个不是病的病成为压抑你心情的一块大石头,你会越来越焦虑,孩子却没有丝毫好转,还越来越严重。
英国有位医学博士,布拉夫曼。他是英国国家健康中心(简称NHS,英国权威的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师,50多年,专业从事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就是说,布拉夫曼博士是专门诊治所谓的“疑难杂症”的“神医”。他诊治过的小病号数不胜数。有的小病号只要跟这位博士爷爷见一面,就会彻底好转。
布拉夫曼博士的诊治手法很特别,不打针不开药,只是跟你的父母聊聊天,看着你随意涂鸦几张画,也会陪着你玩一会儿,你想让他配合你蹦跳时候,他还会开心蹦一蹦。
就是这样,跟他见一两次面,你的症状就会神奇地消失。
他专治什么病?对,他专治这种医院高级仪器诊断不出来的疑难杂症,也就是心理问题造成的疾病。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布拉夫曼博士从医50年的经验之作。他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他们就会通过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苦恼。比如尿床、便秘、大便失禁、无来由的身体疼痛……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感受,做出不合适的反应,孩子就会重复这种行为,这样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就是我们普通人看到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我们具体来看看布拉夫曼博士是如何诊治这些疑难杂症的。
十二岁的狄安娜极度恐惧蜘蛛。一只小小的蜘蛛就会让她大哭好几个小时。这种恐惧没有随着她的长大逐渐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除此之外,这个孩子其他一切正常。
布拉夫曼博士认真听着小姑娘诉说她的童年琐事,就像一个慈祥的爷爷一样。然后请小姑娘画画,画什么都可以,并和她慢声细语地交谈。
画完了,狄安娜就和家人一起回家了。自此后,她再也不恐惧蜘蛛。
是不是很神奇?布拉夫曼简直就像武侠小说中有盖世奇功的神医一样。不过这种神功是有科学依据的。
病人无意识找到一种表达焦虑的方式,就像狄安娜害怕蜘蛛,其实就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她内心的焦虑。她的焦虑是来自姐姐严重的心肺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她看到蜘蛛就会想象,蜘蛛巨大的爪子如果抓住我,我就会像姐姐一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布拉夫曼博士就是通过狄安娜画的巨大蜘蛛爪子,替孩子表达出她内心的恐惧。解救了这个孩子。
狄安娜的焦虑是来自姐姐的病症。但多数情况下,孩子的焦虑是来自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亲人。比如十岁的亚历克斯,表现症状是梦游,颤抖,半夜里惊醒。
亚历克斯很可怜。小小年纪,父母离异,母亲有了新的宝宝,父亲生活不规律,他更多的时间是和外公外婆住。他的梦游,颤抖和半夜里惊醒被家人解读为遗传疾病。因为他外公小时候有这种症状,外公的外公小时候也有这种症状。家人对此看法深信不疑。布拉夫曼博士和孩子见面后,对此却另有说法。他不认为孩子真的有病。让外公和孩子约定,只要他有七个夜晚都睡在自己床上,就可以得到一份礼物。外公认为这根本不可能。但是布拉夫曼坚持让他这样做。
结果是亚历克斯真的做到了!是不是不可思议?这个看似严重的无法治愈的遗传疾病只要一个约定就好了?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中是这样解释的:孩子会找到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这种方式肯定会被父母或者照顾者理解并做出积极回应。不同的孩子表达焦虑的方式不同,这跟孩子的性格有关,也跟父母或者照顾者有关。
亚历克斯的梦游和颤抖,其实是孩子在有意无意地“习得”成人的说法和做法。外公说这是遗传病,外婆自己就有手颤的毛病。孩子很聪明地懂得他只要表现出来这些症状,就会得到父母和外公外婆的更多关注,
当布拉夫曼博士站在孩子根本没有问题的立场来解读孩子的症状时,孩子自然就不治而愈。
如果你认为只有稍大一点的孩子,会有意识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引起父母的关注。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我们来看这样的病例。
法提玛只有二十一个月大,经常会出现“呼吸骤停”的症状。儿科医生全面检查了她的身体,没有发现任何生理性异常。
这位妈妈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生,在公司有很高的职位。爸爸也是一位公司高管。他们有一个女儿已经八岁,健康方面没有问题。法提玛是他们第二个孩子。
儿科医生从生理上检查不出孩子的病症原因后,就把她转诊给了布拉夫曼博士。博士第一次和这对父母见面,除了F女士有点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生怕她出现危险之外。没有发现其他任何异样的地方。
经过几次集体的父母见面活动之后,F女士意识到自己的过度保护行为,布拉夫曼博士也更多了解到F女士复杂的家庭背景。
F女士有个大龄未婚姐姐,家里人都希望F女士能够生育一个孩子给姐姐抚养,姐姐也为此辞掉工作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F女士虽然不很乐意再次怀孕生子,但为了满足父母和姐姐的期望,最终生育了法提玛。
F女士潜意识里不想这个孩子给姐姐抚养,孩子小时候睡眠困难,她认为孩子还不稳定,不适合交给姐姐抚养。十个月时,孩子第一次出现意外,从床上摔下来(这是正常现象,十个月孩子会爬,偶尔从高处摔下是正常现象)她认为孩子随时会发生危险,更不能离开妈妈。
其实,F女士是在无意识夸大孩子的危险,孩子明确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焦虑情绪,很聪明地表现出来“呼吸骤停”“用头撞墙”等危险行为,以此来回应妈妈的焦虑。
当布拉夫曼博士让母女分开后,这种焦虑感降低,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没有出现任何危险。F女士的姐姐也重新开始工作,放弃收养这个孩子。F女士的顾虑没有了。孩子从此再也没有出现“呼吸骤停”的危险状况。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无论孩子多大,都能感知到父母的情绪,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身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降低自己的焦虑情绪,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我家二胎宝宝二十二个月时,有一天我跟老同学在家里聊天,说到当时怀孕时,因为犹豫不决,差点流产,而且生下来后,一直不觉得这是我家的孩子,很多时候还想起老大小时候的样子。正在旁边玩儿的孩子回头盯着我看,我同学提醒说,别对着孩子说这些了,看小人精看你呢。
晚上睡到半夜,孩子突然哭闹、呕吐,拉稀,各种折腾。我抱着他不停地安慰:妈妈爱宝宝,妈妈爱宝宝,……孩子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事,孩子是聪明的小精灵,即使不会说话,他也能清楚地感知到父母的情绪,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啦。这种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如果父母不能看到症状背后的原因,就会让孩子这种症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很多父母不具备专业知识,看不出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我们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例如布拉夫曼博士这样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布拉夫曼博士指出,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提供“正确的建议”,而在于理解孩子症状背后的意义。很多父母,包括我刚开始接触心理咨询时,都会出现这样的行为,追问咨询师我应该怎么做,让咨询师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其实,心理咨询师帮助我们解读出孩子症状背后的原因,自然就帮助孩子和我们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