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余秋雨 (之一)

1、

在这秋雨萧瑟的夜晚,读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是会上瘾的。

今晚的秋雨,较前些日急了些,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窗户。屋外,昏黄的路灯透过枯枝错叶投向地面,留下斑驳的影。秋寒逼人,加之连日秋雨,平日里行人若织的沿江大道上寂然无人。

雨中的夜,愈发清净。这,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2、

于是,泡一杯茶,捧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又细细品读起来。

他曾“躲进小楼成一统”,在鲜有人迹的半山藏书楼里猜测黄帝、感悟神话,与中华文明的始祖们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诗意对话。

他曾是中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又毅然决然辞去职务,披一件薄棉袄,独自消失在大漠荒原整整十年,忽而“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忽而又顶风冒雪西出阳关,在沙漠中废弛的石城土墩前驻足扼叹。

他还曾与结发妻子相扶相持,行程数万公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恐怖主义蔓延的北非、中东、南亚,只为把古文化的荒路全部走遍。

用余秋雨先生自己的话说:“中华文明的组成,除了一堆堆的文字之外,还靠一排排的脚印。”而他自己,正是身体力行者。于是,他用脚步丈量着文化,用自己温情的胸膛紧贴着苍凉的大地,开启了“文化大散文”一代文风。

3、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是二十多年前。

刚刚初中毕业考上中等师范的我,才15岁。课堂上,听老师讲我国出了个大散文家,叫余秋雨,其作品十分耐读。于是,便狠下心,从本就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买了一本《文化苦旅》,研读起来。

然而,《文化苦旅》这样的“大部头”,对于年纪尚幼、出身农村、几乎没有接触过课外读物的我来说,无疑是晦涩艰深的。一遍读罢,云蒸雾罩,满眼迷蒙,难解其意。只觉得作者真是了不起,居然能把散文写得这么长。

这,便是我与余秋雨先生著作的第一次“触电”。

4、

之后,毕业工作,辗转了多个岗位,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遭遇许许多多的事,读了各种各样的书,经历愈多,竟愈是彷徨。常常自问: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路遇老人摔倒,扶或不扶,竟让人如此纠结;他人有难,本该施以援手,但路人往往视若不见,甚至避而远之。

理性的思考在蜂拥的谣言前毫无还手之力;乐善好施、推己及人等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在极度的私欲面前竟如此狼狈不堪。

影视剧被“伪娘”“渣男”霸屏,黄金时段动辄数小时的节目只为博人一笑……

诸如此类,本该口诛笔伐的事,大多数人只是选择沉默。即便有少数“真的猛士”奋起疾呼,但猛士们立即会被更猛的谣言群起而啄之。最后,猛士狼狈不堪,鲜有胜出者。

我百思不得其解,欲从书中找寻答案。

但我所读之书,或过于浪漫,朦胧如空中楼阁;或过于偏颇,容易走向新的极端;或过于自我,作者本人沉溺其中尚不可自拔,又如何推至于众?

5、

日子,在煎熬、反复、矛盾中一天天度过。

终于,在重读了余秋雨先生的著作后,心中豁然如秋雨荡霾,顿时尘埃扫尽,只留下雨后澄澈的晴空。

这回,我一口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国文脉》《何谓文化》《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一系列著作。有时,反复读了三四遍仍难释手。

读之愈久,愈发觉得像是在聆听一位精力充沛、学识渊博,且又理性、大度、富于雄辩的长者的教诲。让我这名在文化殿堂外仰望、向往、徘徊许久的小学生受益无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读余秋雨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