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收钱引争议?醒醒吧,收钱的测评才最靠谱

前段时间,爱否科技主笔质疑华为P30 Pro拍月亮造假掀起了不小的黑华为浪潮,本以为爱否科技的道歉和开除王跃琨的决定会让大家更老实。没想到最近又有某司KOL在微博带节奏,认为华为有钱,一切对自己不利的情况都是用钱解决。言下之意就是爱否科技的道歉和开除行为都是华为花钱搞定的,顺便还有一帮人声讨支持华为的测评机构都是收钱的。我觉得这个事情蛮有意思的,测评收钱不是天经地义吗?难道不收钱的那帮人就是公证?

收钱的测评才是最靠谱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测评机构无分就两种,一种是收钱办事,另一种是收不到钱蹭热点吸引客户的。那么不收钱的测评机构就很公正吗?其实不收钱的测评机构最可怕,自身没有品牌约束,为了流量基本不存在底线。比如华为P月亮这件事,免费测评机构有哪个会和华为的手机团队调研一圈在发声?还不是为了流量直接就上了,甭管真的假的先蹭一波。最后证明不是自身测评技术存在短板就是测评结果过于主观。

反过来看收钱的测评机构呢?能有客户认可证明其还是有一定美誉度的,无论是测评技术还是测评设备都比较完善,并且为了自己的品牌也会有约束力,整个测评过程会相对公正些。如果无法做到相对公平,也很难吸引更多的金主爸爸。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质疑了,收钱测评能客观评测吗,肯定会有倾向性啊。其实测评这个事情不存在客观,都是主观的。就算是免费的机构也有自己的品牌喜好,比如喜欢雷军和小米的肯定测评时倾向小米,喜欢罗永浩的测评时就倾向罗永浩。

所以我们说,测评机构从来是主观的,不存在什么客观。收不到钱的测评机构还是水平有问题,没有甲方认可说白了还是对你的测评方式、技术、观点等不认可,甚至觉得毫无亮点。而能收到钱的测评机构相对来说还是好很多,还是本着对产品了解,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进行测评,最终的结构虽然有倾向性,但起码不是胡扯。

测评机构的底线

收钱办事会有倾向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们要看下测评机构的底线是什么。测评结果一方面是传递产品信息,另一方面是一种背书。你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产品的优势,但最低限度是必须说实话。比如线上有很多测评软件,鲁大师、安兔兔之类的。背后一样有厂商投资影响其输出的结果,手机厂商可以和测评软件进行深度优化,或者采用优势场景进行测评,虽然稍有作弊但起码是相对真实数据。很多数据报告的机构也是如此,同样的数据我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输出结果,帮助金主爸爸展示好的一面,但底线就是不能篡改数据,因为这属于无节操的行为,丧失测评机构的意义了。所以我们说,真相不重要,只有事实和角度。可以从不同角度掩盖自身缺点,突出自身优点,但你不能造假。

比如你去一家公司面试,招聘信息上写的要求是本科学历。而你是专升本的学历,所以你在简历上不突出专科的事情,只写本科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以此求得面试机会,这属于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隐藏自己短板,但你在简历上不能写你是北大毕业的,然后面试时告诉HR,北大是简称,全称是北京联合大学,这就属于无底线了。

传递信息与品牌背书

当然,作为媒体除了传递信息,更多的还是品牌背书,这也是很多金主爸爸最看重的。比如你说这个产品好,那就是真的好,你的粉丝会因为你的影响去买这个产品,最后出事了你肯定是要负责任的。比如你给P2P平台进行背书,最后平台暴雷了粉丝肯定会找你。所以测评机构不仅是收钱发信息,更多的还是用自己的品牌为产品背书,你把红米Note 7吹成iPhone XS Max,结果单纯的米粉还真信你的,买完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那你的公信力就会下降,所以这么来看也证明收钱的测评媒体还是相对公正的,起码比免费那种蹭热点自嗨机构要有保障。

最后还是要说下,无论是KOL还是测评机构都有个站队问题,这也是商业化问题都能理解,不过为了未来发展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理性,总归金主爸爸不是亲爸爸。没准哪天不投你了,平时积点德还能被其他甲方看重。还真不至于为了黑谁而去黑,你看华为天天被人黑,结果2019年第一季度手机销量还是暴涨50%,事实证明某司那点黑公关稿意义不大,而作为媒体人和测评机构你那点没含量的黑法也不会改变什么,更多的还是改变粉丝和厂商对你的看法。所以,KOL还是别那么卖命搞臭了自己名声,厂商被黑能靠公关团队挽回,你名声黑了就真没未来了。


科技银狐

知名科技自媒体:推荐作者,百度动态红人。

信息安全专家:多次保障春晚、世界杯、欧洲杯等直播安全。

你可能感兴趣的:(测评收钱引争议?醒醒吧,收钱的测评才最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