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装进头脑里的知识有多大用?

当今这个时代,每个人差不多都有“知识焦虑”,而解决这种焦虑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不断往我们的头脑中输入新的知识点——头脑中装的知识越多,我们在应对世界变化时就越有把握,至少不至于那么恐慌。

但是,我们装进去的那个知识在多大程度上是有用的呢?有人作过一个假设,说有朝一日,认知神经科学已经到了非常发达的程度,可以专门往你的脑神经里存储一个知识——这有点儿像吃了科幻小说里的药丸,一下子就可以把一门学科装进我们头脑中。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往头脑里装一个特别小的知识,甚至可能就装一个信息,比如“我有一个弟弟”(你本来是独生子,现在被装了一个弟弟),这个信息在你头脑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如果有人问你:

“你们家里有几口人?”

本来你家里只有3口人,爸爸、妈妈和你,而因为有了新信息的加入,现在你会马上回答“4口”。

“除你之外,你家里是有个哥哥、姐姐、弟弟还是妹妹?”

这个问题你也能回答——弟弟。

“你弟弟现在上几年级了?”

问到这你一下子就慌了,因为这个知识忘了装。在你头脑当中,虽然“我有一个弟弟”的信息是明确的,但是,他上几年级、学习成绩好不好,爱不爱跟人打架……所有这些东西没有和“我有一个弟弟”这个信息同时装进去,你自然就会破绽百出。

那么,或许可以“多装一些”,比如把年龄、学习成绩这些常用信息都装进去,但是,关于“你弟弟”的信息是没法穷举的。比如有人问你:

既然你有一个弟弟,那在你的性格形成中,你和你弟弟的关系是怎么影响你的?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假如有一个心理学家这么问你,你肯定一下子又慌神了——这个信息又没装!

“我有一个弟弟”这个信息的背后包含着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而且是一个非结构性的、边界非常模糊的数据库——在特定的场景下,那些你认为没有关联的东西都是有关联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你没办法简单地将一个信息和知识装到你头脑里。

任何一个信息和知识,都有无穷的相关性。

“我有一个弟弟”这么一个简单的关联都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那么,任何一个稍微复杂的观念得是多大的一个数据库?

“工程师=写E-mail的人?”

关于某个东西的知识点,表面上看,这个点就像地图上的某个点,但当你把比例尺放大的时候,就发现了道路;再放大,发现主干道之外还有一些小路;如果这个比例尺足够大的话,继续放大,你会发现很多胡同,以及道路周围有一个面包店或者咖啡店。有人说“最好的地图是跟这世界一样大”,因为它足够详细。

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观念,其实就是一个知识网络或者一个观念网络。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点,那你只能应对非常小的场景,这样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比如“今天天气不错”是一个判断,也是一个命题,但有多大用呢?除了作为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以外,其实是没用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问他,“爸爸,工程师是不是就是写E-mail的人呢?”

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呢?后来他想清楚了:他是工程师,天天在家里跟别人打电话的时候,经常会说“哦,我给你发E-mail”,或者是“你给我发E-mail了没有?”在他女儿听起来,第一,她知道她爸爸是工程师;第二,据她的观察,她爸爸整天就是写各种E-mail——所以她就认为“工程师就是写E-mail的人”。

如果他女儿去幼儿园,别人问她,“你爸爸是干吗的?”她会回答,“我爸爸是工程师”——这是一个有用的应对。如果再问,“那他每天干什么呢?”她回答,“写E-mail”——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表达,哪怕她的这个命题是基于她真实的观察。

“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在以前的课程里讲过:任何一个命题和概念,经不住连续问5次——一下子问到“形而上学”那一级,你完全没法应对。

我们开发产品都是基于对一个问题的回答:用户需要的是什么?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比如你开了一家早餐店:

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早餐——这个问题你可以回答。

用户为什么要买早餐?

这个问题你觉得很无聊,但是就是不好回答。你可以说:因为客户早晨起来要去上班,他饿了就要买早餐——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这样回答的话,那你在商业上很可能就要出问题了,因为你和所有的其他早餐店没有差别,或者,你不能决定你的早餐店的主打产品是什么,豆浆油条,还是汉堡包奶昔?

颠覆性创新理论(Clayton Christensen's Disruptive Innovation Theroy)创始人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曾经分析过一个很著名的案例。

有一家店除了奶昔卖得特别好,其他都不怎么样。店主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去看其他的店,发现别的店不是这样的:他的店是奶昔卖得好,别的店是别的东西卖得好——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经过反复调查和琢磨,他渐渐有点儿明白了:用户表面上买的是奶昔,实际上买的是“在车上的一种方便性”。

购买一般饮料,会有几个问题:如果车开得足够快,很容易晃荡出来;纯液态的饮料喝起来特别容易一下子就喝完了,或者一下子喝了一大半,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车的人就没东西可喝了。

所以,用户希望购买的是一种既像是饮料,又不是饮料的饮料: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饮料担当了类似于香烟的角色——他不抽烟,但开车的时候比较无聊,时不时就要拿起一个东西喝一下;

这个饮料还要有一种自动阻止一下子把它喝完的功能和机制;

这种饮料相对的热量也要比较大,因为它代替的是类似甜甜圈这种吃的东西。但吃的东西拿着吃会掉渣,而且拿起来也麻烦。

在场景足够细分以后,你发现奶昔就是应对这个特定场景下的一种解决方案。那么,“用户买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不是早餐,至少不是普通的早餐和饮料等等,而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方案。

总结:从“知识点”到“知识网络”

我们今天讲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任何一个看似简单的知识点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携带着一个你看不见的、隐形的、巨大的,而且边界很模糊的数据库。

哪怕是一个很微小的知识点,都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 佛教讲,“微尘中见大千,刹那间见永恒”,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听完今天的课,大家应该有一个意识:掌握一门知识,获得某种认知,是一连串的事件。你小时候知道你爸爸是医生,长大以后知道爸爸是医生,到后来你当了医生,这三个阶段理解的“医生”好像是一个东西,其实有天渊之别。

知识真正的特点,不是量的扩张,而是它背后的网络的复杂性和丰富度。这就像我们买一个房子,表面上房子是供你住的地方,实际上,一个房子最大的价值在于:你住在这个地方的同时能够跟所有的地方发生关联——你离开这个地方的可能性、方便度有多大。好地段的房子特别贵,是因为这个点包含着一个发达的、带宽巨大的网络。别人在荒郊野外给你一个房子,哪怕你特别需要房子,也不会去住,原因很简单:它只是一个房子,不是包含着丰富、发达网络的一个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