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看日期,谁能想到这样平凡又普通的日子下包含着那么多的悲伤?
一周前,就看到各种营销日历上写着这周日——母亲节。又是一个可以借势卖货的好日子。女性的钱是比较容易挣的,她们总有各种各样的消费欲望。
母爱是超越语言的存在,花再多的钱都不为过。一个再好不过的由头。借东风比自己造风要容易多咯~
各种商家、各种促销活动铺天盖地,只知节日却忘记了日期。
直到下车时忽然听到鸣笛声,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接一阵,悠长又高昂。迟钝的神经好似被狠狠撞击了一下,立马拿起手机看了看:2019年5月12日。
图书馆入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清楚地写着“全国防灾减灾日”。
是了,没错。
十一年前的今天,再过四个多小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将降临世间。那惨重的代价,不要说11年,即便是110年也不应该被遗忘。
但是,人是善于忘记痛苦的,何况那是别人的痛苦?
就好像,小学5年级第一次骑自行车载别人,结果刹车失灵狠狠摔在路边,当时的痛我以为会记一辈子,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不过是摔倒后狼狈不堪的模样。
那一年我还在上初一,已经不记得是如何得知的消息,无非是新闻或老师同学的消息。
但所有寄宿学生挤在大厅,比考试还认真地看悬挂在墙上的电视新闻的场景,屏幕中地震后各处的衰败和废墟,温总理慈祥又哀愁的面容,却像电影海报般永久地定格在脑海中。
我也分明记得自己的难过和心痛,但那只是记忆里的一种印迹。如同汗渍留在衣服上的痕迹,你知道它存在过,但它的味道和水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块微微发黄的印迹。
大概是因为情绪本身没有记忆点,就好像一面没有棱角的镜面,能看到它的形状,但是如果没有依靠在某个物体上,它根本无法独立存在。
而事件本身则容易记得多。
就好像我清楚记得后来班级组织捐款,一向“小气巴拉”的我竟然一次捐了50元,当然是人民币。08年,对于一个初一寄宿的学生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连背后的原因我都记得异常清楚——我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外婆家,也是灾区之一。我想着,这也算是我的一份力了吧。14岁少女天真又烂漫的幻想,在回忆里都不忍心戳穿。
但是当时的情绪却丝毫没有残留。
闭上眼,我拼命回想每一个能记起的细枝末节,像是看一场黑白电影,很完整,但没有颜色。失去的颜色就是我丢失的情绪。
在photoshop里,原来有颜色的图片一旦变成黑白,再也恢复不了。一般做图之前为了防止丢失,可以先做备份。我们的人生,如果也能备份多好啊。这一遍“做”得不好,回到“原图”换种方式从头再来。
扯远了,思维总是这样发散,导致每次写东西抓不住重点。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不删掉这多余的部分?
但是那真的多余吗?
人生如果能备份,不需要太早,从11年前的5月11日,或者12日的中午开始重新“设计”就好。
5月的太阳照常升起。
上学的人按时起床,上班的人准时打卡,农民们依旧躲开最闷热的时段,扛起锄头下地干活;
马路上急躁的司机还是会隔着窗户叫骂,路边卖凉皮的小摊前照旧排了好几个人;
阳台上五颜六色的衣服随风飘动,点缀了千篇一律的居民楼;
不知谁家的肉香味飘出窗户,馋坏了中午放学回家的儿童……
12点,13点,14点,14点20,14点25,14点28,14点29,14点30,14点40,15点……
和往常一样平淡的日子,唯一的区别就是下午天气转阴了。
没有那一场惊天动地的地震,没有那么多悲怆的生离死别,我们爱的人依旧在身边,还有无数个“来得及”,而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会好好珍惜。
时间、生命和爱,对世界、对自己、对生命中来去匆匆的行人,我们都,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