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彭凯平(2)

大鱼小池塘效应”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在中国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俗语,如果你是一条优质的大鱼,那么你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投向小池塘的怀抱,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具体怎么走,根据你的目标而定。


如何刺激快乐神经,提升幸福感。

      与愉悦感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四种: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每种神经递质的触发机制不一样,了解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找到激发他们卖力干活的方法。

      第一种能引发愉悦感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它能激发我们的欲望,换句话说,当你有特别强烈的欲望去完成某件事情,做出某种行为时,你的大脑就会分泌大量多巴胺,驱使你继续追寻欲望,并在此过程中给你带来快乐与满足。

      人类很多的成瘾行为都和多巴胺的分泌有关,比如吸烟,吸毒,酗酒,性行为等,都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的人感到特别开心和兴奋。人们在很多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做出实际行为,仅仅想到相关场景就会促使大脑分泌大量多巴胺,产生欲望。

      第二种会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是内啡肽,它是大脑内部可以自行生成的一种类似吗啡的生物化学物质,促使内啡肽生成的因素很独特–身体的疼痛。当然疼痛无法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但是内啡肽可以,内啡肽可以帮你隐藏身体的痛苦,让你坚持某个任务或者。某种行为。

        如果你经常跑步,那你一定就可以体会到运动给人带来的快感,你在不断的推动自己超越自我极限,咬牙坚持多跑100米后,得到的快感就是内啡肽带给你的。我们常说的奋斗之后的快乐,有很多其实源自于内啡肽的作用。

        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答案是:保持定期的、有规律的运动。很多人都知道运动的好处,但因为种种原因坚持不下来。运动如果没有成为习惯,那么对促进内啡肽分泌的作用不大,只有在不断重复运动这种行为,让它内化成我们自愿、自然的一种习惯时,内啡肽才会分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耐心,也要有意志力,持之以恒的运动,才会有持续激荡的快乐。

      任何能够增强我们的爱、归宿感和信任感的人际互动行为,都会促使大脑分泌催产素,让我们感到快乐幸福。这种人际互动行为包括温暖的拥抱,富有同理心的对话,温情的陪伴,与他人的联系,与支持自己的家人、爱人或者朋友待在一起。特别是每天来自爱人的拥抱可以促使催产素形成,能对抗抑郁症。

      第四种能引发愉悦感受的神经递质叫血清素,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情绪的调节剂,我们常说的“寝食难安”,从生理角度而言,就是由于体内血清素水平比较低,血清素影响我们的胃口与情绪,提高血清素含量有助于增进食欲、改善睡眠、振奋心情,防止情绪低落和抑郁。

      当我们对生活有自主感、掌控感,在人际关系中能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时,这都会激发大脑中血清素的产生,让我们产生幸福满足的感觉。比如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和能力边界,先把能做的事情做好,获得自信和愉悦的感受后,再挑战“舒适圈”外的任务,同时根据过程中的感受和反馈等及时调整目标和期待。此外,多跟他人互动,为周围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让我们获得价值认同与归宿感,这样的愉悦感受持续的时间往往更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彭凯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