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无声告白》,英文名叫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第一本读完之后,贴满便利贴的书。
一、看法的改变。
先讲讲三天时间的想法的改变,第一天读到的是各种固有的印象偏见便签等等,心里感觉这本书看来是很大胆写的阶层歧视吧,不过心里也揣测,写人种性别职业等等歧视的书也很多呀,称不上书皮上那些评价呀;
第二天,看到三分之二处,明白了作者的意图了,家庭啊,终归是家庭的中心思想啊。混血家庭中,父母子女所面临的各种别人的有色眼镜和固有印象。(还一直在不忿的一句,也就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停滞不前,中国人竟是被就几百年历史的国家,歧视到如此地步。)
第二天,也是拍案叫绝的一天,家庭里几人所面临的期待、标签,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每个人。也知道想去努力维持家庭圆满和父母期待的Lydia,有多么的……
同时,自己深信不疑的觉得,作者想让我们知道的是,人生可以改变,你只要迈出去就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并且还看着Lydia的痛苦,深信不疑的支持这个主旨。
第三天,一下子意识到,作者写詹姆斯,玛丽琳,内斯,汉娜,莉迪亚,每个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别人的区别对待,不是为了告诉我们,要去改变什么。
读到玛丽琳对Lydia说,“你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你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而莉迪亚只能做的事情,却是母亲希望Lydia去替她实现的事。
“我爱你,我爱你,但是,她的措辞让莉迪亚无法呼吸:等我死了。”“她要实现母亲的所有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身边。”读到这里,浑身有点战栗。
那么,父亲詹姆斯的期待:“你觉得怎么样?你喜欢吗?”“大家都喜欢。”“大家都去跳舞,大家都在留长头发。”只有肯定的回答,让詹姆斯高兴,自己压抑到崩溃。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就是主旨啊。
二、角色的苦楚
詹姆斯,作为第一批到美国的中国人,从小就想让自己变成大多数人。心里自卑情绪泛滥,甚至都绝对忍受不了妻子和儿女的稍微的看法。最后想想才知道,他对儿子内斯的严厉甚至厌恶,是有几分觉得内斯跟他自己很像。
玛丽琳,作为丈夫眼中的大多数人(很美国的人),却是一大些人眼中的少数人(女人),在为了丈夫放弃自己一直身为女性为自己抗争的同等甚至优秀于男性权利的时候,便一直压抑着。母亲的死和莉迪亚的死,改变着她的想法。母亲去世,让她离家想重新过自己的生活,莉迪亚的死让她知道自己理想的无法实现。
内斯,想证明自己,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莉迪亚,想让自己的努力,获得家庭的圆满。
汉娜,那么真实的小心翼翼,很真实的小情感。清楚的知道家庭里发生的所有事,小心翼翼的不去破坏任何东西。
三,情节
詹姆斯由于是华裔,从小便有着被歧视的自卑,和只能靠自己的学习获得外界认可的顽固。
巧合的遇到很美国的玛丽琳组成家庭,玛丽琳在母亲去世之后,想过回自己原本想过的生活,在知道无法实现之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为了让母亲不再离家,为了让破碎的家庭能一直圆满,努力去接受母亲的希望和父亲的期待,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兄长内斯,想获得家庭的认可,对莉迪亚有种嫉妒,在知道莉迪亚的付出之后,成了莉迪亚在家庭中的情感慰籍。但是上大学想离开这个家庭,不想再承担莉迪亚背负的压力时,让莉迪亚无法接受。
妹妹汉娜,最没用存在感的小孩,小心翼翼的不去破坏任何事情。“不去移动扶手上的胳膊,仿佛不动就能让父母不再争吵。”多么真实的小心翼翼,好像所有人小时候都有这种简单单纯的小心。
四,最后的感慨
1,百年孤独让我知道经典,围城让我感慨博学,杨绛的我们仨读的感叹命运,人生让人感慨选择,活着展现充沛的生命力,岛上书屋温馨的让人舒服。
而这本无声告白,作为随手抽出来的一本未拆封的书,的确让我惊讶。
直到读完才终于信了书皮上的那么多赞美。
2,书中的细节描写真的让人赞叹,每个动作和场景,都是像真实经历的复盘。
细节不是无关紧要,而是真的需要真实才能打动人。
3,这本最大的收获,也是最近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心中的矛盾所在,家庭和周边人的影响真的很重要,那么多的期待,好像去完成他们的期待,自己能获得满足??
不是的,终归还是要做自己才行。
记得,在19年手帐的扉页,没有经过多少思考,就写下“而立的年纪,做你自己。”而且还反复描边。
做自己,很重要,不偏激不沉沦,好好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