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一、遇见他,你就将属于他

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人们称为“世俗的圣经”。他的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叙事长诗,都值得反复阅读,尤其是《哈姆莱特》。因为哈姆莱特展现给我们的,是用自己的智慧挣脱可怕的处境,他教我们不要同遭遇混为一体,而是与理想并驾齐驱。

歌德曾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博尔赫斯也曾感叹,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哈姆莱特》就是这样一本让我们的一生都属于他的书籍,就是这样一部像上帝梦见了世界的戏剧。

命运为什么要让一个倒霉的人重整乾坤

有人说哈姆莱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为面对复仇,他在坚决而笃定的同时,又似乎在不断地思考和犹豫。我同意他是思想的巨人,却不认为他是行动的矮子。因为他从没停止过行动,更是在巨大的内心冲突中,思考着行动的意义。

他的复仇也实在不像小福丁布拉斯和雷欧提斯那么简单。他们的想法就是谁杀死了我的父亲,我就要杀死那个人,无论是通过战争还是决斗;而哈姆莱特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克劳狄斯一个人,而是克劳狄斯所代表的政权,时代和伦理秩序。所以在第一幕的第五场中,哈姆莱特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的任务是重整乾坤,而不仅仅是杀死一个人。克劳狄斯破坏了伦理秩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灵魂上负着一个元始以来最初的诅咒,杀害兄弟的暴行”。

、最可怕的莫过于对伦理的破坏

《圣经》故事中,始祖亚当与夏娃的儿子该隐,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在第五幕的第一场戏中,哈姆莱特把该隐称为“第一个杀人凶手”。该隐这种对人类伦理的破坏,更甚于对政权的破坏和对生命的伤害。因为他直接撼动人类社会的基石,它使得什么东西都不再能够如原来般牢固。所以,哪怕是一个小偷杀死了老国王,都不会让哈姆莱特如此伤心与忧郁。而亲弟弟杀死亲哥哥并娶了嫂子,且不说杀兄,仅仅娶嫂这件事,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属于乱伦。这也就是为什么哈姆莱特对自己的母亲在态度上如此严厉的原因。

“生活之恶”的掘墓人

为什么说莎士比亚馈赠我们的《哈姆莱特》,给予我们除去“生活之恶”的力量?

在第五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与掘墓人的谈话让我们知道他出生在“掘墓人”开始干这营生的那一天,而且掘墓人还强调“这是每一个傻子都知道的”。我觉得莎士比亚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安排,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哈姆莱特的人生使命就是要做“生活之恶”的掘墓人,把那些丑恶与肮脏、龌龊与不良全部都深深地埋葬。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点,那就连个傻子也不如。

所以,在《西方正典》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母写莎士比亚的那一章叫“经典的中心”。他说,莎士比亚成为西方经典的中心,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哈姆莱特》是经典的中心。没有它就没有西方经典。再冒昧点儿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