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也许是更先进的

2022-10-31
今天早上在车上听到如下新闻:

把“问天”送上太空,她的“金手指”是这样炼成的——记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师刘巾杰

我对此类新闻比较敏感。这也缘于自己的经历。
但更为敏感的是其中的一个细节:

在普通人的眼里,“金手指”最后按下按钮的那个动作很帅,但这个小小的动作背后,绝不只是单纯听着01指挥员“点火”口令后手指一动那么简单。
  发控台作为火箭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有一百多个按钮,每个按钮都代表一条控制指令,四个显示器上有近三百个参数和状态灯,每个参数代表了前端不同设备的状态。这不仅要求“金手指”对整套火箭测发流程了如指掌,更需要一种全局性思维。
  为了满足问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的需求,此次火箭发射选择了“零窗口”发射(指火箭发射时间和预定点火时间偏差不能超过1秒),这也是我国首次进行大推力火箭“零窗口”发射。“‘零窗口’发射的意思是需要预先计算好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这对‘金手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意味着我要更熟悉相关的应急处置情况,每提前一秒发现异常,就能给发射窗口争取到更多时间去修正。”刘巾杰解释。
  刘巾杰说:“这次任务对我最大的挑战是快速识别异常参数。”通俗地说,就是要能迅速发现问题。人在高压的情况下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可能都会是愣神、“一下蒙了”那种感觉,这是人本能的生理反应,很难避免。但面对火箭发射任务,刘巾杰需要克服掉一切生理反应,当异常参数出现时,要能直接进入理智的处理系统,去思考“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冷静并非几天能练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地钻研。刘巾杰和她的同事在工作中秉持着这样一句话:宁可想到没遇到,不能遇到没想到。“在任务准备阶段,我们会对每一个节点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预设、推敲,最终形成几百上千个预案,以确保在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时,我都能迅速地从脑海中调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早上的新闻中,我听到人有提议使用计算机来控制点火而不是用人控制。这表面上更科学了。但看上面的文字,就知道人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在应对突发情况、确保万无一失方面有更大优势。

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件事情:
早年我看到师傅为了确保设备关键器件位置的固定和稳定,一点点的试着垫多层的垫片。我“自作聪明”地提议:这里为什么不用液压装置呢?师傅轻轻地回了一句:万一有油渗漏发生呢?

以上两个案例,相同的一点在于,表面看似做法落后,但实际上对于实际需求来说,这种落后的才是满足需求的、更为先进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落后的也许是更先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