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皇帝举国逃亡去高丽,却因多次惹怒高丽王,被高丽王诛杀满门

北燕大逃亡的男主角是北燕的第二任皇帝——冯弘。冯弘,字文通,是北燕最后一任皇帝。举国大逃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呐?这就不得不从北燕的建国开始说起。

北燕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从建国到覆灭也不过就短短29年。北燕的第一任国君冯跋,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明君,未曾受治世、治国的教育,但是冯跋善用权术,谋略策划过人,更是有大丈夫的胸襟。北燕建国没过多久,便得以在乱世中立足,很快北燕在冯跋的治理下,兵强马壮,国库充足。北燕的百姓也对冯跋十分满意,北燕百姓极度拥护冯跋的政权,毕竟在乱世中安定就是最大的幸福。

可惜的是,冯跋在创建北燕、登位称王时就已经是中年人了。果然好景不长,北燕后期遇到一场内乱,冯跋后宫干政,妾室宋氏想趁冯跋病危把太子冯冀拉下高位,继而扶持自己的儿子。于是宋氏买通内侍假传圣旨,软禁冯跋,禁止朝臣探视,全面封锁消息,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儿子必定会登上皇帝宝座。

事实并未如了宋氏的意,毕竟纸包不住火,还是走漏了风声,当时还是北燕骠骑大将军的冯弘也得到了小道消息。冯弘鲁莽,未对消息进行核实便立马召集亲信闯入内宫,打算审问宋氏。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冯弘一行人并没有去宋氏的寝殿,而是“误闯”了冯跋的宫殿,还径直走进了卧室。病危的冯跋看见金兵银甲的冯弘等人,顿时慌了神,激动不已,一口气儿没顺过来便一命呜呼了。

冯弘自知惹了大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乱处理了太子冯冀,借此登上了帝位。这样一来,冯弘武装闯宫就有些逼宫夺位的意味了,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巧合不巧合了,想来也是有意为之。

冯弘武将出身,为人耿直豪爽,但是在治理国家,平衡政权方面就有些不足了。更糟糕的是冯弘称帝时正值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时期。拓跋焘雄心勃勃,亲自领兵,不久征讨柔然大获全胜,收编军队,虏获牲畜。这次征讨柔然的胜利,让拓跋焘更加坚定要攻打北燕。果然,在延和元年北魏大军便在拓跋焘的带领下去攻打北燕了。柔然战败时就已经让三国失去了平衡,现如今二虎相争也是必然之势。

冯弘自知不敌北魏,便有意讨好拓跋焘,但是拓跋焘是铁了心要拿下北燕,又哪里会接受冯弘的服软,尽管他收了冯弘的进献,却丝毫没有撤军的打算。冯弘乱了马脚,在一系列求和被拒后,冯弘决定投靠邻国高丽,高丽素与北燕交好自然不能拒绝。在高丽与北燕联军战败后,冯弘便正式决定举国迁入高丽,投靠友军,这样便有了北燕的举国大逃亡。

冯弘带领前后绵延80条里的行军队伍,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向高丽出发,队伍中步履蹒跚的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由外围精兵强将守护,一路奔波,离开都城,离开故国一路向高丽绵延……场面壮观悲怆,凄凉荒唐……北燕正式宣告灭亡。迁徙途中,冯弘多次潸然泪下,故国不可归,故都已经是一片熊熊大火了,百姓也要随自己奔走他乡……

冯弘本就一介武夫,比不得他哥哥冯跋的雄才大略。他本可以安分地享受剩余的时光的,至少可以保住性命,然而故事并非就此结束。冯弘到了高丽不知收敛,忘了自己已然是亡国之君,依然把自己当做北燕之王,不肯放低姿态,常常欺压到高丽王的头上,在内宫做事高调傲慢,多次惹怒高丽王。高丽王实在憋屈,一气之下撤了所有侍奉的人,不再把冯弘当做贵宾对待。冯弘不满,上表刘宋,刘宋也是不想搭理这个“烫手山芋”,下旨叫高丽王遣送冯弘,实则在推脱冯弘的求助,这次彻底激怒高丽王。高丽王爆发,诛杀冯弘满门。

德不配位,必遭祸姎。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冯弘也算是自作自受了。本可以安度余生,却不知夹着尾巴做人。北燕本可以更加富强,却在冯弘的带领下一路走向灭亡,倘若当年他不是贪念权位,而是依照正统,扶持冯冀,不知道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变呢?人贵在自知,重在养德!

作者:序密

编辑:匆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燕皇帝举国逃亡去高丽,却因多次惹怒高丽王,被高丽王诛杀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