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Land30是30米空间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目前可供下载使用的有3年的数据:2000-2010-2020,本文主要讲述GlobeLand30的官网下载地址和数据集简介。
数据处理方法、成果数据下载:
【ArcGIS风暴】ArcGIS平台实现中国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预处理(批量投影、拼接、掩膜提取)
【ArcGIS风暴】ArcGIS生成GlobeLand30土地利用数据集中国区域行列号shp格式对照图
GlobeLand30数据采用WGS-84坐标系。
南纬85°-北纬85°之间的区域,投影方式采用UTM投影, 6度分带,坐标单位为米,坐标不加带号。
南北纬85°-90°之间的区域,投影方式采用极地方位投影,投影面切于地球南北极点。
GlobeLand30数据共包括10个一级类型,分别是: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湿地、水体、苔原、人造地表、裸地、冰川和永久积雪。分类系统定义见表1。
GlobeLand30分幅数据由地表覆盖数据文件、坐标信息文件、分类影像接图表文件、元数据文件4部分组成。其中:
- 地表覆盖数据文件是指存储分幅地表覆盖分类信息的文件;
- 坐标信息文件是指记录分幅数据坐标信息的文件;
- 分类影像接图表文件是指记录分类所用的主要影像范围及获取时间的矢量文件;
- 元数据文件指记录分幅数据元数据信息的文件。
为便于数据拷贝和下载传输,将分幅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形成了一个zip格式的压缩文件,压缩文件中包括上述4类文件。
根据所位于的纬度情况,GlobeLand30数据采用3种分幅方式存储,具体如下:
- 在南北纬60°区域内,按照5°(纬度)×6°(经度)的大小进行分幅,其中央经线与其所在6度带一致;
- 在南北纬60°至85°区域内,按照5°(纬度)×12°(经度)的大小进行分幅。由于分幅跨2个6度带的图幅,按照奇数6度带的中央经线进行投影。
- 在南北纬85°以上区域,保存为1幅。
数据名称由16位字符组成,具体规则如下:
南北纬缩写(1位)+6度带号(2位)+“”+起始纬度(2位)+“”+产品年代(4位)+LC(地表覆盖缩写)+分辨率(3位)。其中:
- 南北纬纬度缩写:N表示北纬,S表示南纬。
- 6度代号:图幅所在的6度分带的带号值。对于跨2个6度带的图幅,代号应填写奇数带号。
- 起始纬度:在北半球填写图幅下边缘线的纬度值,在南半球填写图幅上边缘线的纬度值,见图1。
- 产品年代:表示地表覆盖产品年代版本,如2000年、2010年等。
- 分辨率:LC产品的分辨率,只表示整米,不满3位的在前面加0。如30米用030表示。
对于南北纬85°以上区域,数据命名按:南北纬缩写(1位)+00(2位)+“”+85(2位)+“”+产品年代(4位)+LC(地表覆盖缩写)+分辨率(3位)。
例如:N49_25_2000LC030图幅,表示的是北半球49带(经度范围东经108°-114°)北纬25°至30°矩形区域内的2000年期30米地表覆盖数据。
不同类型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 地表覆盖数据文件命名:分幅数据名称+“.tif”
- 坐标信息文件命名:分幅数据名称+“.tfw”
- 分类影像接图表文件命名:分幅数据名称+“_IMG.shp”
- 元数据文件命名:分幅数据名称+ “_MAT.xml”(2000和2010版) /“_MAT.xls”(2020版)
GlobeLand30 V2000版和V2010版分幅总数均为853幅,其分布如图2所示。GlobeLand30 V2020版分幅总数为966幅,其分布如图3所示。
GlobeLand30数据研制所使用的分类影像主要是30米多光谱影像,包括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的TM5、ETM+、OLI多光谱影像和中国环境减灾卫星(HJ-1)多光谱影像,2020版数据还使用了16米分辨率高分一号(GF-1)多光谱影像。
影像选取原则是:在保障影像无云(少云)前提下,择优选择数据生产基准年或更新年度年±2年内植被生长季的多光谱影像。对于获取困难区域,可放宽影像获取时间,确保影像全球覆盖的完整性。
GlobeLand30 V2010数据精度评价由同济大学牵头完成。从全球853幅数据中抽取80个图幅,布设超过15万个检验样本,得出GlobeLand30 V2010数据的总体精度为83.50%,Kappa系数0.78。
GlobeLand30 V2020数据精度评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完成。基于景观形状指数抽样模型进行全套数据布点,共布设样本超过23万个。得出GlobeLand30 V2020数据的总体精度为85.72%,Kappa系数0.82。
官网地址:http://www.globallandcover.com/
官网上下载数据之前需要注册账号,提交申请,下载,拼接等工作。
需要原始数据,或者处理好的成品数据,请联系原作者。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刘一哥GIS」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ucky51222/article/details/112606068